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世界通史》课程是大学本科阶段的基础课程,也是主干课程。但近年来大学《世界通史》课程与《中国通史》一样受到极大的冲击,面临着尴尬的生存状况。课时数减少、学生兴趣淡薄,教材单一、内容陈旧等等困扰着大学的《世界通史》课程的教学。因此,在目前的形势下,有必要对大学通史课程,尤其是《世界通史》的合法性、课程特性和发展途径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教育史研究开始步入繁荣时期。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教育通史》是第一个标志性成果,它在中国教育史学科的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迄至90年代末,《中国教育史研究》(陈学恂总主编)、《中外教育比较史纲》(王承绪、张瑞瑶总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王炳照、阎国华总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李国钧、  相似文献   

3.
近日拜读了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夏诚先生的新著《近代世界整体观》一书,颇见新意,深受启发。夏诚教授在该书中以其新颖独到的见解和对世界近代史精辟的宏观分析向我国世界史学界提出了挑战。《近代世界整体观》(以下简称《整体观》)是我国世界近代史研究的一个可喜成果,显示出我国近代史研究已开始突破传统的框架,走向世界。建国以来,我国世界近代史的研究和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走了许多弯路。50年代我们开始受苏联《世界通史》体系的影响;60年代中  相似文献   

4.
周谷城的《世界通史》是一部观点极为反动,影响极为恶劣的著作.从去年年底以来,全国各地报刊发表了不少文章,对这部反动著作进行揭露和批判.现将这些文章谈到的几个主要问题综合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5.
我校历史系副教授张跃发和地理系副教授刘养洁合著的《民族国家与世界经济》(1500—1900)已由时事出版社于1999年5月出版,全书共35万余字。著者在高校从事世界史教学与研究20年,深知苏联科学院多卷本《世界通史》和“以阶级斗争为纲”对我国教材的影响。本书把世界通史近代部分的重点放在欧美民族国家的成长和世界经济一体化上面。对近代史的开端、民族国家与近代民族主义、历史人物评价、拿破仑战争性质、林肯总统与废奴运动的关系、所谓“第二次工业革命”等问题都作了新的探索。针对国内通史教材在计划经济年代里偏重于罗列各国工农业产…  相似文献   

6.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自出版以来,在国际史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该书的全球视角为人们认识世界历史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框架,打破了中外传统世界通史编慕的局限性。《全球通史》在谋篇布局、结构、研究方法、观点方面有颇多创新,同时也存在抑中扬欧、否认中国文明的本土起源、对弱势种族关注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世界史学者无不知道周一良、吴于廑主编的《世界通史》(四卷本),这是60年代初问世的新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的世界史著作。它比较系统地叙述了世界从人类起源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历史,体现了中国学者当时对世界史的认识和研究水平。这部通史在培养新中国一代世界史学新人方面功不可没。时隔20余年,年逾古稀的著名教授吴于廑和齐世荣教授共同接受国家教委的重托  相似文献   

8.
我国世界史学科发展的里程碑─—高教版六卷本《世界史》评介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方宪我国的世界史学者无不知道周一良、吴于廑主编的《世界通史》(4卷本)。这是60年代初问世的新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的世界历史著作,它比较系统地叙述了世界从人类起源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50年代,安作璋先生即开始从事山东地方史与齐鲁文化研究,先后发表了《山东古代社会初探》、《历史上的山东》与齐鲁文化研究等系列论文、并主编多卷本《山东通史》、《齐鲁文化通史》、《山左名贤遗书》等书。其主要贡献,一是继承发展了中国古今各种史籍的编纂体例,创立了编纂地域通史的新体例,为地域史研究开了先河;二是提出齐鲁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形成的原因、基本特征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三是对保护、整理、研究山东地方文献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李纯武、寿纪瑜等同志编著的《简明世界通史》一书,即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中型的通史读物,上起原始社会,下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简要地讲述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全书插图丰富,上册约四十万字,附有历史地图五十余幅,形象图二百余幅。下册随后出版。本书主要供中学历史教师备课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文科学习世界通史的读物,并可供其他历史爱好者学习世界历史知识之用。  相似文献   

11.
一、10组容易混淆的作家1.司马迁、司马光与司马相如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司马光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相如是西汉辞赋家,代表作有《子虚赋》、《上林赋》。2.李白、李贺与李煜李白是  相似文献   

12.
一、10组容易混淆的作家1.司马迁、司马光与司马相如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司马光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相如是西汉辞赋家,代表作有《子虚赋》《上林赋》。  相似文献   

13.
李纯武、寿纪瑜等同志编著的《简明世界通史》上册,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本册包括《上古篇》、《中世纪篇》、《近代篇》,起于"原始社会",迄于"1848年欧洲革命",近四十七万字,有历史地图五十多幅,插图二百多幅.下册将随后出版.  相似文献   

14.
南北朝化研究是范澜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地讲,它是由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心雕龙》研究、40年代通史背景下的南朝化研究、五六十年代通史背景下的南北朝化研究等三个阶段构成,范澜就南北朝化的历史地位问题提出了完整而科学的认识,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  相似文献   

15.
我校历史科胡伏苔老师参加了全国几所大专院校共同发起组织编写的《世界简明通史》的工作,现选载他撰写的上古史部分中的第七章《古代中国》中的一部分《中国历史的特点》,以飨读者。是书陕西人民出版社已列入出书计划,可望于明年上半年出版问世。  相似文献   

16.
一《大学世界史》是为普通高等学校非历史专业(含理工科)的本科生进行通识教育而编著的世界通史教科书。通识教育的理念源于19世纪初,最早在美国的一些大学中以不同形式推行。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克服当时高等教育中过分  相似文献   

17.
《一千零一夜》(以下简称《夜》)这部在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的故事集,生动地描绘了阿拉伯帝国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闪耀着阿拉伯古老文化的光芒。《阿拉伯通史》(以下简称《通史》)说,“世界上大概没有任何民族象阿拉伯民族这样能热情地赞扬文艺,而且为口头或书面的文艺所感动”。这句话的含义,只有打开《夜》集,方能有滋有味地体  相似文献   

18.
萧一山的民族革命史观及其清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一山(1902-1978)是找国现代著名的清史学家。他本名挂森,号非字,江苏锡山(今徐州市)人。自二十年代初在北京大学就读期间,即开始研治清史;并发表《清代通史港上,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几十年来,在清史研究领域纵横驰骋,先后写成《清代通史》三大卷及《清史大纲》、《曾国藩传》、《清史》、《中国近代史概要》、《洪秀全传》等专著,同时搜集整理出版了《太平天国丛书》第一集、《太平天国诏渝》、《太平天国书翰人《近代秘密社会史料》等文献汇编,其成果之今且乐宫,可谓独步一时。鉴于他对现代清史学的开创性贡献以及在海内…  相似文献   

19.
李勇教授撰写的《西方史学通史·近代时期(上)》是张广智先生主编的六卷本《西方史学通史》中的一卷,其既统一于《西方史学通史》总体的撰述理念和著述宗旨之下,又独具特色,体现通史精神和整体意识,历史地评价历史学家,注重历史与文学的融通。  相似文献   

20.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世界中世纪史研究工作由初步恢复进而取得可喜的成果。一些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普遍恢复了中世纪史的教学和研究。1979年建立了全国性的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现已有会员300多人,曾举行过4次小型专题讨论会,编辑出版以介绍外国学术成果为主的学术通讯和反映会员研究成果的论文集,编写了新的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教学参考书。其中有胡玉堂、王正平编写的《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朱寰编的《世界中古史》,李纯武、寿纪瑜编的《简明世界通史》,孙秉莹、赵连泰、冯兴盛等编的《世界通史纲要》(古代部分),刘明瀚、海恩忠主编的《世界史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