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友勤 《上海教育》2004,(2X):28-29
又是一个崭新学期的开始。对于那些初为人师来说,已经拥有了一个学期宝贵的教育教学实践经历。在这一个学期的实践中,新教师一方面初尝成功的欢乐,体会“为人师表”的崇高;另一方面,他们也感受到了教学工作的苦恼,特别是对未来发展规划的困惑。新教师怎样迈出坚实的一步?以下专家学和优秀教师的建议将会给他们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对新教师培养要有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校今年新聘教师中,80后教师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岗前培训和一个学期的课堂教学,从班级管理到教学教研,笔者接触了许多80后新教师,从他们身上折射出许多问题。我们教育管理者对他们的培养必须采取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敖周萍 《生活教育》2014,(16):99-100
正本学期开学的时候,从撤并的几所中学分配来两位教师。这两位教师在原来的学校曾担任计算机及美术教学。刚好学校有两位语文教师休产假,就安排新来的两位教师分别担任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一个星期后,我问这两位教师是否适应当前的教学工作。他们告诉我没问题,学生很喜欢上他们的课。我暗自高兴,萌生了亲身领略他们成功课堂的想法。于是,我走进了他们的课堂。没错,课上得很热闹,孩子们举手的举手,发言的发言,情绪  相似文献   

4.
金秋九月,迎来了又一个崭新的学期,又有一批新教师走上了工作岗位,为桃红柳绿的校园增添了勃勃生机。但是,在通过一段时间的跟踪听课学习后,也发现了新教师由于刚刚从事教书育人的职业,缺少经验的积累和方法的灵活运用。今天,笔者想结合多年工作在教学一线的经验和新教师一起来探讨一个问题,那就是:新教师,课堂上你会说话  相似文献   

5.
2010年学校来了十几位从其他学校轮岗来的"新"教师。半个学期后,为了了解他们在学校的工作情况和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我召开了一个座谈会。  相似文献   

6.
陈平 《中国教师》2004,(8):24-28
每到新的学年,学校总是会迎来一批新教师,给学校带来新的生机及活力。学校期中考试结束后,就意味着半学期过去了,半个学期来新教师过得怎样呢?他们有什么新的感想,又出现了什么新的问题呢?为此,学校教科室组织新教师举行了一次座谈,听新教师讲自己的课程故事……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山区教师的教学水平 ,这是我们近年来一直探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实践 ,我们探索出了一条提高山区小学教师教学水平的可行途径———开展“四课”活动。下面谈谈我们的做法和体会。起步课。所谓起步课 ,就是指刚参加工作的新老师 ,在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 ,上的起步时的第一阶段的课 (一般指第一学期前半段的课 )。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可塑性大 ,他们工作热情高、干劲足 ,但他们缺乏教学实践经验。我们认为 ,对他们的培养抓早抓好 ,为他们引好路 ,使他们成为教师中的“合格教师” ,就要注意指导和帮助他们上好起步时的第一阶段的课 ,…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程面临的几个问题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新课程省级实验已于2002年9月在全国各省部分地区开展。深圳市福田区是实验区之一。从一个学期的实验情况来看,学生和教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语文教材(我区选用的是人教版)非常欢迎。他们认为:新课标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吹进了一缕春风,给语文教师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是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之幸,也是千千万万学生之福。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教师的教学观念、课堂教学流程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广大教师正在以满腔的热忱和加倍的努力进行着这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当然,实验中教师们也碰到了一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六单元“高新科技”是“自由读写”单元,这是在七年级课本基础上的一个新变化,同时又是对教师的一个新的挑战。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如何进行“自由读写”的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师对“自由”的不同理解,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容易出现“过度”自由和“少有”自由两种教学倾向。这个单元是课本的最后一个单元,由于学期教学已经接近尾声,迎考工作日益紧张,再加上教师和学生头脑中固有的“讲解”观念,使得一些教师仍旧按照课文顺序一课一课地教学,以完成常规性的教学任务。他们在教学中也给学…  相似文献   

10.
上海大学的短学期制作为一种独特的新型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与科研,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短学期制的推行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结合自己对于钱伟长教育思想的理解以及近两年的教学和科研经历,谈谈短学期制下新教师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材已在全国普遍使用,由于新教材着眼于加强基础教育,注意到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其可读性、趣味性、直观感都使人耳目一新。但新教材同原教材相比有较大的变动和发展,对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不少教师只重视课堂教学授课计划,不重视宏观上掌握教学进程,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学期教学计划是完成一个学期历史教学任务的具体实施方案,新、老教师都要认真写好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12.
谈谈听课     
听课是学校行政领导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听课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以便总结推广好的经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达到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目的。我们的听课工作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的。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为了一般了解情况的听课:上学期,我校有六位新来的教师,开学后,我们就听了他们的课。听课后,肯定了他们在教学中的优点,加强他们的工作信心;也指出了他们  相似文献   

13.
我校英语学科组43名教师中有三分之一是新教师。大量新教师的进入使得学科组内教师之间的差异变大,这不仅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不利于和谐团队的形成。因此,我们仔细分析英语学科及教师队伍发展现状,以专题形式开展教学实践研究。在专题的引领下,我校英语学科组关注一个学期乃至多个学期的校本研修的内在关联性和递进性,即在更为"长程"的意义上关注多次校本研修的"前移后续"。  相似文献   

14.
这个学期快要结束了。辛苦工作了一个学期,每个教师都必须写好学期教学总结。这是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也是每个教师的自觉要求。根据了解:有些语文教师对教学总结重视不够,采取敷衍塞责的态度;有些语文教师只写阅读教学总结,不写作文教学总结;有些语文教师虽然写了作文教学总结,也是蜻蜓点水,没有具体作法,也没有经验教训。这样对待作文教学总结,怎能提高教学的自觉性、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呢? 众所周知,作文是学生思想认识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它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师对一个学期或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应有周密考虑与安排。在学期初要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在教一个单元以前要制订单元教学计划。有了周密的教学计划,教师在确定自己的具体教学任务,进行教学工作,检查自己教学情况时,才有依据。下面简单谈谈如何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制订学期教学计划一、在制订教学计划前,教师要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钻研教材。《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计划制订的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而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大批的新教师到教育战线上来了。他们的文化业务知识不足,学校领导人应该在多方面给予热情的帮助,使他们能顺利地进行教学工作。这儿学期来,我校开始注意了这项工作。现在举例谈谈:帮助新教师树立专业思想祁老师对美术很有兴趣,向往着进美专学习,想将来成为画家。初参加工作时,对小学教育工作不安心,经常在工作时间进行写生练习和创作,放松了对学生的教育,因而学生的纪律越发混乱。学校行政研究分  相似文献   

17.
上学期,笔者有幸参加鹤山市青年教师优质课评课工作,听了不少教师的高水平的数学课,他们的教学设计大多别出心裁,对例习题的设计更是"新、巧、活、难",使我受益良多,但美中不足的是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忽视课本例题的教学!对课本例题特别是一些貌似简单的例题往往是一带而过,未能引导学生作一些深刻的讨论,更不要说充分发挥它的潜在功能了,让人觉得着实可惜.  相似文献   

18.
论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本崭新的语文教材发到了学生手里的时候,孩子是那样的兴奋,兴奋的不是老师要求的包皮儿,而是迅速的翻阅,狼吞虎咽般将小说作为首要的阅读对象,读完之后,又会很快地翻阅一下其他文章,心满意足之后,才按照老师的要求来给新书包皮儿,因为包好皮儿的新书必须学习一个学期。由此想到了阅读教学的现状:学生一个晚上就能阅读的材料,教师必须利用一个学期完成教学任务。“一个晚上”pk“一个学期”,这是极具冲击力的一组对比,但让笔者思考的则是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这里的“全学期的学科教学计划”,是指学期或学年初,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制定的某个学科全学期教学工作的计划,有的也叫“教学进度计划”。 制订全学期的学科教学计划,是教师备课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凡事预则立。”在学期初,对全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出一个完整、全面的计划,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上学期我听了两位老师教学“学会尊重别人”一课,他们使用的评价方式引起了我的思考。 【案例一】 上课伊始,教师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并提出问题,连续3个学生的回答老师都不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