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其中心理健康占有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经受挫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多年的探索,我感到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有效地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挫折教育,对学生成才和成才后的操守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海薇 《考试周刊》2012,(10):158-159
本文介绍了我国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的现状,对"挫折"与"挫折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对我国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团体行为训练"的含义,指出团体行为训练在培养小学生抗挫折能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挫折教育点滴谈南通市河东小学洪宝炎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难免遭挫折,少年儿童在成长的道路上也存在着受挫现象,所以,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对于全面提高素质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对于他的一生也将是受益无穷的。近年来,我重视对学生进行挫折...  相似文献   

4.
孙培忠 《文教资料》2010,(24):47-49
挫折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一部分,同样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在教学中通过教导、疏导、引导三种形式的抗挫折教育渗透,在"润物细无声"中达到磨炼学生意志、提高学生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我们常用"吃一堑,长一智"来比喻:一个人经受一次挫折,就会增长一份智慧。学习也是如此,当学生在学习中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后,他对知识的记忆会特别深刻,掌握也更加牢固。教学中,教师若能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置一些小"陷阱",诱使学生出错,再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教学,既生动有趣,又富有成效。笔者以"一元二次方程"为例谈谈再数学教学中设置"陷阱"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芝 《学子》2012,(6):40-41
我们常用"吃一堑,长一智"来比喻一个人经受一次挫折,就会增长一份智慧。学习也是如此,当学生在学习中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后,他对知识的记忆会特别深刻,掌握得也特别牢固。教学中教师若能针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设置一些小"陷阱",诱使学生出错,  相似文献   

7.
"90后"高职学生具有关注心理健康但不能正视心理问题;生活成长顺利而挫折承受能力弱;信息涉猎广泛却缺乏信仰;早熟与叛逆并存,人际关系网络化;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矛盾心理突出等心理特点。对"90后"高职学生的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注重人文关怀,消除"90后"大学生的情感障碍;开展健全独立人格的心智教育和情感教育;进行挫折教育;建立健全心理疏导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90后"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90后"高职学生具有关注心理健康但不能正视心理问题;生活成长顺利而挫折承受能力弱;信息涉猎广泛却缺乏信仰;早熟与叛逆并存,人际关系网络化;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矛盾心理突出等心理特点。对"90后"高职学生的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注重人文关怀,消除"90后"大学生的情感障碍;开展健全独立人格的心智教育和情感教育;进行挫折教育;建立健全心理疏导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在科学探究性学习中要领悟"假说——演绎"等研究方法,教材也多处让学生沿着科学发现过程,应用"假说——演绎"的实验方法尝试对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和论证,得出相应的结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安排学生尝试应用"假说——演绎"的实验方法来学习相关知识。本文就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应用"假说——演绎"进行科学探究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可满足学生爱动手、动脑的愿望,在进行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不怕挫折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1.
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物品做实验,可满足学生爱动手、想动脑的实验愿望,在进行各种化学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不怕挫折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2.
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物品做实验,可满足学生爱动手、想动脑的实验愿望,在进行各种化学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不怕挫折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3.
打开心窗     
霍泽棠 《中国德育》2013,(16):58-59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困难与挫折是难免的,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会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如何应对和调节。基于此,我校申报了广东省"十一五"规划心理课题"培养小学独生子女抗挫能力的研究",获得立项并顺利开题。学校德育处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凝聚一切可能的力量,使每一个孩子打开自己的"心"窗,增强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学生在遇到困难或挫折后,能否重新站起来面对一切,  相似文献   

14.
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可满足学生爱动手、动脑的愿望,在进行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不怕挫折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5.
挫折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就是根据当前中学生的挫折心理表现及成因,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认识挫折、预防挫折、应对挫折等方面进行训练和教育,达到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历史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挫折教育因素,因此,历史学科应发挥其独特的学科优势,在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16.
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可满足学生爱动手、动脑的愿望,在进行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不怕挫折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7.
学生在综合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挫折,教师不应该为学生全部承担,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让学生遭遇挫折,感受挫折,并在教师的指引下找到化解挫折的方法.文章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例阐述了学习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物品做实验,可满足学生爱动手、想动脑的实验愿望,在进行各种化学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不怕挫折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9.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和教育改革创新的推动,挫折教育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中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极易受到挫折,有的学生可以在挫折中越发勇敢、积极面对,但有的学生遇到挫折后就一蹶不振、消极生活。基于此本文将对中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必要性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引起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帮助更多学生走出挫折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一生物学前6个实验结束后,笔者对学生实验的成功率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蛋白质检测"、"核酸在细胞中分布"的两个实验成功率达85%以上;"还原性糖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