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意义]测度美国科技评价体系的发展进程,有利于从全局视角把握美国科技评价的发展方向,对我国建设新时期科技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方法/过程]基于政策文献计量分析,以1945年7月—2022年1月美国联邦政府、国会等部门发布的国家科技评价政策为研究对象,探究科技评价体系的发展阶段和不同阶段下政策焦点主题的演变。[结果/结论]美国科技评价体系的发展进程可分为初建探索期、规范修正期、创新发展期和改革完善期4个阶段,当前正处于科技评价体系的改革完善阶段;美国历年来科技评价的焦点是项目评审、科研机构管理和科研资助,政策重心已逐渐从围绕科技人才、项目资助的事后评价,转变为对科研机构、科技计划或项目的事前、事中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分析30年来我国科技评价研究态势,对相关学者把握科技评价研究前沿、更好地从事科技评 价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基于数据定量加工和主题定性判断与选择,从文献计量学角 度,利用知识图谱工具,对CNKI数据库收录的30年来我国科技评价研究论文题录数据和读秀数据库收录的170本 著作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30年来科技评价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由于我国科技评价研究工作起步较晚,评 价研究依旧存在很多不足。文章提出加强科技评价理论方法的研究和创新、加强科技评价立法工作、完善学科分 类和指标差异化的科技评价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科技评价机构、加强科技评价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科技评价推进 策略。  相似文献   

3.
明海  杨晓农 《情报科学》2022,40(9):130-136
【目的/意义】提高科技服务机构创新供给能力评价的指标合理度和结果准确率。【方法/过程】提出基于事 件树的科技服务机构创新供给能力评价方法,通过事件树分析法从技术创新能力、经济效益、未来发展潜力、示范 带动能力和产能利用状况五方面组建合理度较高的科技服务机构创新供给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网络分析法构 建科技服务机构创新供给能力评价模型,实现科技服务机构创新供给能力的评价。【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所 提方法选取的评价指标临界比率值、峰度系数和偏度系数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对科技服务机构创新供给 能力进行有效评价。【创新/局限】本文提出基于事件树的科技服务机构创新供给能力评价方法,选取了合理性较高 的评价指标,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将有效推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方法的局限性在于研究对象的 全面性不足,未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行业性信息机构进行创新供给能力评价,评价结果存在一定偏向性。  相似文献   

4.
王冲 《情报科学》2019,37(5):47-52
【目的/意义】作为科技创新主导力量的高校科技人才,是实现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新一轮东北老工 业基地振兴战略中全面提升的重要保障。【方法/过程】研究以吉林高校为例,针对影响高校科技人才流动的宏观经 济运行、产业结构、财政投入、劳动报酬和研究环境等五类影响因素,借助灰色关联分析算法对各影响因素与高校 科技人才流动的关联度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通过建立多元引才机制、注重本土人才培育、完善人才激励 机制、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和规范人才流动管理五个方面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实现对吉林高校科技人才流动失序问 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王璐  马峥 《情报科学》2019,37(2):14-18
【目的/意义】学术实体合作关系评估对于科技管理者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科研人员发现潜在合 作对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以合著科技文献数量作为关键评价指标,利用作者、研究机构、国家 三类实体间的合作关系建立多层合作关系网络,提出支持同层级和跨层级实体间合作范围和合作强度的测度方 法。【结果/结论】对我国双一流高校国际合作情况进行实证,验证了测度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为了改善传统评价的主观性和模糊性,更好地体现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用户需求,在用户贡 献指标的基础上构建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构建GA-BPNN模型用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质 量评价。【方法/过程】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征询用户意见,提炼影响服务质量评价的关键要素,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 构建了一个相对科学、合理的初步评价模型。然后采集样本,以灰色关联度表征服务质量评价结果。最后应用 MATLAB 进行仿真实验,对比分析 GA-BPNN 模型及标准 BPNN 模型的表现优劣。【结果/结论】GA 优化后的 BPNN的性能得到改善,预测值更接近真实值,容错性高,稳定性好,期望对高校及其他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服务 质量评价及服务创新研究有参考作用。【创新/局限】提出一种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质量评价 方法,主要局限是调查数据覆盖范围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7.
【目的】 依据结构功能理论和期刊数据政策的相关研究,科学设计评价期刊数据政策的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层次分析法打分赋值评价指标体系中4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计算权重。【结果】 构建的期刊数据政策评价体系中,提高期刊质量、规范数据质量、便捷读者应用等指标权重较高,在期刊数据政策中较为重要。【结论】 建立了较为系统、全面、可操作的量化期刊数据政策评价体系,有利于全面分析已有期刊数据政策实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科技人才评价是我国科技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科技人才评价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有助于未来科技人才评价政策的制定和相关工作的开展。【方法/过程】以政策文本计量为视角,构建政策工具、政策要素、政策目标、政策效力四维分析视角,借助NVivo11 Plus软件,对我国1978-2020年间115份科技人才评价政策文本先进行历时分析和出台部门分析,然后重点围绕四维分析视角进行单维度分析、以政策工具为基点的交叉分析。【结果/结论】科技人才评价政策文本总体上存在政策工具内部要素不齐全,政策工具可操作性有待加强;目标设置与工具选择部分错配,目标导向需更明确;部门合作相对欠缺,政策工具结构失衡等不足。未来科技人才评价政策文本的优化,可从要素-工具、目标-工具、效力-工具三个匹配维度,完善政策要素比例,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纠正目标与工具的错配,完善政策工具的配套;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优化政策工具结构。【创新/局限】从多维度视角对科技人才评价政策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后续可从政策协同角度对科技人才评价政策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国外学术期刊科学数据政策展开政策评估分析并提炼政策内容要素,以期为制定与完善国内现行学术期刊科学数据政策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方法】选取国外学术出版商和学术组织两类学术出版机构最新发布的学术期刊科学数据政策,利用质性文本分析法构建政策文本分析类目体系、展开政策评估分析并提炼政策内容要素。【结果】依据国外学术期刊科学数据政策评估分析结果,针对国内学术出版机构的政策制定与完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结论】建议参考与借鉴国外学术出版机构的科学数据政策实践,尽快制定与调整国内现行学术期刊科学数据政策,补充与完善其科学数据政策的核心政策内容要素,并注重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制定的科学数据政策之间保持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科研诚信政策是政府治理科研诚信问题的重要手段,其演化特征展示了我国科研诚信政策的 发展历史。近些年来,我国科研失信事件层出不穷,对科研诚信政策发展进行深度分析有利于总结经验,为我国未 来制定科研诚信政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选择1981-2020年中国政府出台的75份科研诚信政策,对政策文 本进行深度挖掘,分析总结科研诚信政策的发展变化趋势。【结果/结论】我国科研诚信政策发展划分为科研诚信政 策萌芽期(1981-1999 年)、初步发展期(2000-2006 年)、快速发展期(2007-2016 年)和科研诚信政策发展新时期 (2017年至今);我国科研诚信政策发展越来越呈现精细化特征;科研诚信政策力度已经形成一套完备的体系;我国 科研诚信概念逐渐清晰,但仍存在定义不明确的现象;我国科研诚信政策侧重点在于约束个人和处理学术不端行 为,对评价制度缺乏关注;我国科研诚信政策发布部门合作性有待加强。【创新/局限】本文从新角度总结我国科研 诚信政策的变化过程和演变特征,从而对我国科研诚信政策做出评价,进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陆丽娜  于啸 《情报科学》2020,38(3):119-123
【目的/意义】从科学数据监管的角度对高校新型智库建设进行策略分析,强调科学数据在高校智库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发挥科学数据的成果转化新形式,以智库产品的形式进行数据传播。【方法/过程】以黑龙江省高校新型智库建设为例,通过文献调研、网络信息搜索和访谈等形式,收集黑龙江省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基础、现状等数据,探索黑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策略。【结果/结论】提出:"以科技创新为目的"的高校智库服务理念;"以政府和高校政策创新为导向的"的高校智库建设研究;"以学科和学术为导向"的高校智库服务模式;"以协同合作为基础"的高校智库学术交流与学术传播方式的创新;"以数据为基础"的高校智库决策方式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程慧平  于欢欢 《情报科学》2022,39(1):102-108
【目的/意义】对现有政务数据安全共享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有利于促进政策体系的优化,为政务数据安全 共享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完备的政策保障。【方法/过程】从生命周期、安全保障要素和政策客体三个维度构建了政 务数据安全共享政策的三维分析框架。借助NVivo 11 Plus工具,对54份国家层面政务数据安全共享政策文本进行 内容分析。【结果/结论】我国目前的政务数据安全共享政策还存在对政务数据共享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安全重视不 平衡、各安全保障策略的使用不平均、各政策客体的参与不均衡问题。未来的政策制定应关注政务数据在其共享 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安全状态,明确各类安全保障要素的重要性,约束所有政策客体的行为活动,并且强调不同的政 策客体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数据共享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安全保障策略。【创新/局 限】从三维分析框架角度解读国家层面的政务数据安全共享政策文本,为政策体系的优化提供了新视角。未来研 究需拓宽数据源,分析地方层面的政务数据安全共享政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新时期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发生转化与提升,图书馆功能转化 与提升的途径与策略研究是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方法/过程】探讨了新时期图书馆功能转化与提 升的途径,立足于图书馆服务的理念,在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服务理念和服务内容上进行拓展和深化,同时根据社 会发展增加新的增长点,以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探讨了功能转化与提升的策略,从对接高校战略决策发展需求、 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科技的改革、创新与进步、文献计量分析、具有复合能力的新时期图书馆工作人员、用户需求和 特色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结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功能从传统的流通阅览、参考咨询等一般 服务功能转化为辅助学科建设、人才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文献计量分析、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教育育人、校园文化 建设等智慧型知识服务。并以北京化工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了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功能的转化与提升途径及策略 实践。  相似文献   

14.
蔡冬松  柴艺琳  田志雄 《情报科学》2021,39(12):139-145
【目的/意义】数字经济发展需要有效的政策体系支持,政策文本量化研究能够为吉林省数字经济政策的制 定与完善提供决策依据及路径优化建议。【方法/过程】利用文本挖掘和PMC指数模型,通过构建数字经济政策指标 体系,其中,包含9个一级变量和40个二级变量,结合PMC指数与PMC曲面对吉林省数字经济政策文本进行量化 评价与分析。【结果/结论】所选取的九项吉林省数字经济政策样本中,三项为优秀,四项为良好,两项为及格,表明 吉林省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相关政策的协同性较高。【创新/局限】本文开创性地确立了 数字经济政策评价指标,并利用量化分析方法对吉林省数字经济政策进行研究,减少了政策评估的主观性;后续, 还有待就政策执行效果展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于旭  项亚男 《情报科学》2022,40(4):64-70
【目的/意义】现有研究关注在稳定政策环境下,科技智库知识服务能力的核心要素和运行机制,而随着政 策环境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科技智库需要提升动态知识服务能力以满足多样化和异质性的政策咨询需求。【方 法/过程】基于科技智库理论研究和运营实践,明晰科技智库内涵和特征,结合动态能力理论构建科技智库动态知 识服务能力体系。【结果/结论】基于科技智库运作流程将动态知识服务能力体系核心要素划分为环境扫描能力、机 会识别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成果传播能力,并围绕组织结构、人员技能和沟通机制三方面提出动态知识服务能力 体系微观基础。【创新/局限】本文创新性提出科技智库动态知识服务能力,并围绕构成要素和微观基础构建动态知 识服务能力体系,跨领域对比分析和大样本实证检验是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如何对海量科技政策文本进行有效的分析,是大数据时代科技政务资源再利用与支撑科学决 策的关键问题,需要拓展目前政策服务平台的数据细粒度加工与深层分析的功能。【方法/过程】本文从政策分析服 务的需求出发,设计面向政策定量研究问题的文本分析模型,提出了政策外部特征与内容要素的文本分析方法,研 发了科技政策分析服务平台,支持用户从政策颁布特征、重点布局、政策工具、热点演进、政策衍生、机构合作等方 面对目标领域科技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结果/结论】以大数据政策领域的分析结果为例验证了平台的服务效果,为 政策服务平台向深度分析与科学决策支撑的服务转型提供了实践参考。【创新/局限】本文提出了面向政策定量分 析问题场景的科技政策服务平台架构,平台服务在多源数据融合与深度分析能力上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期刊评价指标的统计分析数据阐明目前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以下简称“高校学报”)在中国科技期刊中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指出新时期制约高校学报整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方法】 以进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遴选出的2017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自然科学卷)中高校学报为研究对象,结合同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期刊评价指标,统计分析高校学报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的占比,及其各项评价指标与其他核心期刊和非核心学报的差异。【结果】 2017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高校学报占比14.6%,与其他核心期刊相比,高校学报整体评价指标偏弱;不同层次、类别高校学报的评价指标差异明显。【结论】 以期刊评价指标衡量,高校学报整体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偏低。现阶段制约高校学报整体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办刊定位固化、主办高校综合创新能力不均衡、科研评价体系的偏向,以及僵化的办刊模式和缺乏竞争的办刊环境。  相似文献   

18.
刘健  王小菲 《情报科学》2022,(12):80-87
【目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探索、丰富和完善高校图书馆网站评价指标要素,构建兼具科学性和适用性的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图书馆网站服务模式创新和优化,有效提高图书馆网站用户满意度。【方法/过程】在梳理构建原则和特征的基础上,利用专家打分法进行满意度评价指标筛选并确立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回收的专家数据进行分析,对图书馆网站评价的重点指标开展量化研究和权重计算,着重突出研究样本科学性和代表性,推进评价指标体系要素均衡分布。【结果/结论】构建起一套包括五个一级指标和二十二个二级指标的高校图书馆网站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得出高校图书馆网站的友好性和用户的参与性对提升用户满意度至关重要的结论。【创新/局限】结合专家专业评价与层次分析方法构建更为完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因篇幅所限尚未展开对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探讨目前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与其世界上的主要合作伙伴在国际科技合作产出方面表现出 的特点和趋势。【方法/过程】运用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自然合作指数(CS指数)以及Web of Science 论文库作为 数据来源进行研究。【结果/结论】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自然指数排名优异的中国五所高校的国际科技合作情况, 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国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国际科技合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桂锋  聂云贝  刘琼 《情报科学》2021,39(11):13-20
【目的/意义】本文拟帮助学者在数据质量评价时如何为评价对象选择合适的评价视角、方法和技术,以期提 高数据质量评价结果的准确率和可靠性。【过程/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分析,依据“3W原则”,从评价对象、评价体 系构建视角、评价方法、评价技术等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内容述评。在此基础上,将评价对象与评价视 角、评价方法、评价技术或工具进行有机组合,寻求合适匹配。【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当前研究在评价体系构建和 评价体系应用上存在评价视角“墨守成规”、评价方法“形单影只”、评价指标“查无实据”、应用效果不“尽如人意”等 问题。【创新/局限】总结了国内外数据质量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在未来研究中还应进一步探索如何实 现评价对象与评价视角、评价方法、评价技术或工具间的最优匹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