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7 毫秒
1.
[目的/意义]基于知识图谱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是知识发现在数字人文领域的新尝试,为资源细粒度关联、语义化查询、个性化探索提供新路径。[方法/过程]以南京师范大学抗战老兵口述资料中心数据为数据源构建抗战老兵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基于图谱实例,从项目整体概况、事件主题关系、社会网络关系、时空网络关系等层面开展多维知识发现研究。[结果/结论]以知识图谱为代表的数字人文技术方法为知识发现研究提供有力的工具支撑,为人文资源深度开发注入了全新动能。  相似文献   

2.
贾琼  王萍 《图书情报工作》2021,65(10):105-112
[目的/意义] 应用关联数据技术进行历史档案资源聚合,以发掘资源数据的潜在关联,发现新知识并实现价值增值,进而优化知识服务。[方法/过程] 梳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和聚合的相关研究,从资源聚合的目标、原则、流程和层级关系等方面构建历史档案资源聚合框架,并采用"经史子集"实例分析资源聚合过程。[结果/结论] 构建了关联数据视角下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理论指导框架和检索服务平台,为历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网络生态环境逐渐成熟的当前,为提升我国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服务的能力,文章在介绍美国口述历史档案兴起和发展的背景下,通过网络、邮件和文献等调研方式对美国几个具有典型性和较大影响力的口述历史机构进行考察,介绍其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方式,并尝试分析总结其特点与经验,以期提供些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口述历史档案在复原历史、拯救历史及拓展档案领域等方面均有着极高的价值,实践中应提高对口述历史档案建设的重视度,积极开展并不断改进创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开发管理工作,促进我国口述历史档案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认识与行动:再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在对口述档案认识予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将"口述档案"改称为"口述历史档案"的学术见解。通过对档案界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建设行动的梳理,提出了口述历史档案访谈制作、对已有口述历史档案收集及资源整合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虽然口述历史档案是否属于档案资源正处于热议之中,但是它存在的价值却是毋庸置疑的。文章从叙事、历史、现实、情感等维度来讨论口述历史档案价值,为深层次认识和思考其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社会记忆不是一个复制问题,而是一个建构问题,选择是口述历史档案建构社会记忆的机制之一。考察口述历史档案在主体、权力、社会情境等因素的影响作用下如何通过选择来建构社会记忆,不仅有助于提高对口述历史档案和社会记忆建构的理论认识,同时也利于更好地开发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构建丰富立体的社会记忆。  相似文献   

8.
美国口述史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起步较早,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口述史建设机制和模式。在口述资源的建设、学科规范、队伍建设、口述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而我国口述历史档案工作开展较晚,近两年发展快速,因而美国口述史经验对于我国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唐蔚 《湖北档案》2013,(8):22-24
口述档案自20世纪80年代从国际档案界引进到我国以来,争议声一直不断。承认它是档案者有之,质疑者也大有人在。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对口述历史档案这一资源的认识也是如此。有人不认可口述档案的价值,他们判定口述档案只是一种辅助档案利用的重要参考资料,并不具备档案的本质属性。有人从历史、文化等角度来挖掘和肯定口述档案的价值。笔者从叙事、历史、现实、情感等维度来展开讨论,或许为认识口述历史档案价值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口述历史档案与传统文本档案不同,是构建于访谈的基础上的,通常表现为录音或录像的记录形式,访谈计划的执行效果直接决定了口述历史档案形成的质量,基于此,文章以口述历史访谈准备环节为切入点,对口述历史计划的选题、团队组建、程序规范、知识储备、法律文书等前期细节展开论述,试图建构更规范、科学的口述历史访谈准备机制,为访谈的执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朱令俊 《档案与建设》2020,(2):30-34,13
数据驱动下的档案知识发现以大数据为驱动力,探索档案数据结构转变,利用数据可视化、建模、算法洞察理解档案信息资源,从档案领域中创新知识生产方式。文章立足数据背景明晰档案知识发现的概念涵义,以数据驱动为主轴解析档案知识发现的基本程式,从数据层、逻辑层、应用层、表示层构建档案知识发现的内容框架,具体阐述档案数据转型的递进过程,以数据思维、网络思维、用户思维探讨档案知识发现的实现路径,助益档案机构推动知识共享与服务。  相似文献   

12.
红色口述档案记录着中共革命历史时期亲历者的话语,以生动的形式重现了历史细节。有效地采集和开发这一珍贵历史资源,有赖于对多元主体资源与能力的整合。通过对“东江纵队与中山大学”口述史项目的案例研究,本文归纳了多元主体合作采集与开发红色口述档案的运行与保障机制。在运行机制上,需要以共同目标为纽带吸纳多元主体资源;依托互补的跨界网络实施采集工作;以面向特定需求的开发为基础,逐步推进资源的利用与共享。同时,法律协议、执行标准、内容审核与风险管控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了多元主体合作开展红色口述档案采集与开发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王玮 《兰台世界》2021,(3):47-50
口述档案是对个体记忆的输出和整理,是联系个体记忆和社会记忆的桥梁,它扩宽了保存历史、回忆过去的途径,使得社会记忆层次更立体、角度更多元。构建社会记忆的大背景下,高校档案人员应诠释好"口述参与者、记忆守护者、资源整合者、服务创新者"的全新角色定位,不断加强意识思维、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自我提升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口述档案是特定群体构建和保存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各种口述史项目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口述档案数字资源。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标准,这些数字资源的元数据都存在一定的不规范现象,制约着后续的开发、利用以及共享。本文以都柏林核心元素集(Dublin Core)为基础,结合对国内15个和国外12个口述史项目数据库的网络调查,提出了一个由22个元素构成的口述档案元数据方案。通过对顺德图书馆“顺德·口述历史”项目的案例检验,表明这一元数据方案对于口述档案有着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数字人文视域下档案馆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是立足社会公众需求,通过行业融合,采用技术工具,深入开展红色档案资源整合、文本分析、关联挖掘和视觉呈现的行为过程。其时代价值体现为:视频图像展播红色记忆,传承革命历史;智能工具助力红色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数字元素驱动红色旅游,弘扬红色文化。本文通过访问31个省级综合档案馆官方网站,发现档案馆在红色档案资源开发上存在开发主体协同不够、开发技术应用薄弱、开发成果形式有限、开发内容延伸乏力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组织专业团队介入,促进红色档案资源开发项目化;运用视觉沉浸技术,实现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场景化;追求故事叙述形式,推动红色档案资源开发产品化;打造情感依赖内容,助力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空间化等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沈玲玲  李宝新 《兰台世界》2020,(5):77-78,82
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新媒体是传播档案资源的重要渠道。科技文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公民档案需要与档案意识增长的诉求以及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渴望,是推动档案资源社会认同的不竭动力。可以通过规避新媒体传播失范,确保档案资源真实有效,把握公众需求、塑造档案形象、弱化刻板印象等路径,保障新媒体时代档案资源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17.
陈蕾 《兰台世界》2020,(1):49-51
口述档案资源是我国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述档案是对个人进行有计划采访的结果,其特殊的形成方式使得口述档案采集流程直接影响档案本身质量。结合口述档案自身属性,分析采集流程,得到规范化的采集方法是提高口述档案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曾静怡 《档案学研究》2021,35(6):100-105
照片档案叙事在历史、文化、记忆的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下文影响着照片档案叙事功能发挥。上下文应用于照片档案叙事具有三个层面的价值:资源发现(Where)、内容理解(What)与意义阐释(Why);通过构建上下文嵌入的知识图谱能够实现照片档案叙事元素节点化表示与应用,探索了照片档案叙事的新思路。本文以吴宝康先生照片档案为例,进行了更为具体的说明。  相似文献   

19.
敦煌遗书图像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宗教与美术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单一线性的图像检索方式不利于敦煌遗书图像隐性知识的挖掘,影响知识发现的深度与广度。而关联数据能够连接多源异构资源,实现多种资源的语义互联,既能促进管理标准化与规范化,又有利于提升图像内容的深入整合,同时,将关联数据应用于敦煌遗书图像在理论、实践与技术上都具备可行性。为此,本文针对敦煌遗书图像的物理特征与内容语义特征构建敦煌遗书图像层次模型,使用元数据描述后将这些元数据进行关联;同时,本文基于关联数据设计敦煌遗书图像知识关联的组织模式,其自底向上分为数据收集层、语义描述层、数据关联层与知识应用层四层,旨在改善图像检索效果并利于敦煌遗书图像的知识发现与智能查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