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意义】跨学科输入知识是指其他学科(跨学科)的知识被目标学科多次引用,并逐渐成为目标学科的研究内容,刺激知识创新与生长,进而促进学科发展。因此,识别跨学科输入知识,测量其对目标学科发展的影响力,有利于分析学科进步的跨学科来源及作用力大小,有利于把握学科创新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方法/过程】基于跨学科引用,从跨学科输入知识在目标学科的研究热度、研究广度、研究深度3个方面,构建跨学科输入知识对目标学科发展的影响力模型,测度影响力程度。并以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程度较高的6种期刊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通过影响力模型,测量跨学科输入知识对图书情报学的影响力大小,并根据趋势分析法将跨学科知识的影响力趋势分为上升型、稳定型和下降型。【创新/局限】本文构建跨学科知识对学科发展的影响力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后续将进一步分析跨学科知识对目标学科的作用点,识别跨学科知识生长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从引用与被引用两个角度全面分析学科的跨学科性。【方法/过程】以图书情报学18 种核心期 刊为例,从中国引文数据库检索下载该18 种期刊1996 年至2015 年载文的参考文献与施引文献期刊题录信息,以题 录信息中“刊名”字段与期刊-学科分类体系进行学科匹配,确定引文学科来源,从引用与被引用角度全面分析图书 情报学的跨学科性。【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基于引用与被引用文献信息,可以从知识输入和知识输出两个角度反 映图书情报学跨学科性特征。即:跨学科广度大、跨学科强度高、知识输入与输出表现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 和主要交流学科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以图书情报学部分核心期刊为例,以期刊论文的参考文献分类号为研究对象,分析图书情报 学跨学科知识输入特点。【方法/过程】首先,用定量方法评价图书情报学的跨学科知识输入现状,并测定各学科对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输入的影响大小。其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原文献关键词-参考文献分类号 2-模 网络,对现阶段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输入现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 输入程度低,主要知识输入学科为:计算机科学、经济学、法律及社会科学总论,其中计算机科学对图书情报学研究 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张瑞  董庆兴 《情报科学》2020,38(6):67-75
【目的/意义】知识流动模式能够动态反映知识形态在知识流动中发生的变化,体现学科系统中不同知识体 系的发展规律,因此从科学文献角度出发研究知识流动模式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图书情报学领域 为例,设计一种组合方法,首先采用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隐狄里克雷分布)主题模型进行领域内文献的主 题聚类,然后提取引用和被引用数据构成主题知识流入、流出特征,并作为HMM(Hidden Markov Model,隐马尔可 夫模型)训练模型的观测值序列,识别不同的隐藏状态,进一步对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评估,最后通过聚类分析将 隐藏状态序列与知识流动模式一一对应,揭示图书情报学领域存在不同知识流动模式的差异性。【结果/结论】实验 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知识流动模式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反映了领域内部主题研究的演变历程,为理解和认识科 学发展趋势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整合是交叉研究领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对交叉领域知识整合过程的理解有助于促进交叉领域的知识发现和知识创新。【方法/过程】本文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交叉领域文献题录数据、引文上下文和参考文献文本信息中抽取知识短语,以引证关系和词汇匹配关系为线索,提出吸纳知识和内化知识的识别方法,深入揭示交叉领域中“知识吸纳-知识内化”的知识整合过程。【结果/结论】以电子健康领域(eHealth)为例,揭示了该领域的知识内化总体特征和不同来源学科所提供知识的内化特征差异。【创新/局限】本文结合引文内容对交叉领域知识内化过程进行量化分析,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全文本量化分析方法,为理解交叉领域的知识生长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分析方法。未来研究可以结合参考文献全文以进一步优化这一方法,同时在更多的交叉研究领域开展实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打破学科界限、提倡学科融合是新文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该创新举措为我国人文社会科 学领域综合类期刊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方法/过程】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1999-2020年间发表的190万余 篇核心期刊论文为数据源,通过构建期刊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测度指标,对该领域综合类期刊的综合性与学科交 叉性进行计算。【结果/结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综合类期刊整体的综合性在不断降低,综合类期刊载文学科分 布积聚态势明显,专业化、特色化趋势不断增强。与此同时,综合类期刊载文的学科交叉性持续增强,越来越多的 刊物开始关注和组织跨学科研究选题,逐渐由“学科综合”向“问题综合”转变。但是由于我国综合类期刊数量繁 多,质量参差不齐,综合类期刊整体情况与个体差异仍存在较为显著的差距。【创新/局限】聚焦综合类期刊自身具 备多学科知识交汇的综合性特征和面向复杂问题研究的跨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特征,构建指标算法进行量化研究, 但是在期刊个体特征测度和学科交叉知识点的挖掘上仍有不足。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信息计量学是计量学重要的分支学科,揭示其研究动态对五计学的发展深化有重要意义。【方 法/过程】文章利用关键词共现网络与科学知识图谱,从信息计量学代表性期刊《Journal of Informetrics》刊载文献的 视角,揭示了信息计量学研究的知识结构和发展态势。【结果/结论】当前信息计量学研究主要分为评价指标的理论 与实践、网络指标对绩效的影响、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期刊影响力与跨学科性测度、基于网络数据库的引文分析、研 究的社会影响测度六个主题社区,其知识来源由学者科研绩效评价、引文绩效评估、影响因子优化、科学学与科学 管理四个知识集群组成。在未来发展上,高校科研绩效评价和基于网络数据库的引文分析是信息计量学未来的重 点;研究的社会影响测度有演化成计量学子学科的潜质。【创新/局限】这些结论为信息计量学研究的系统化发展提 供了科学、客观的参考,并为期刊发展提供了思路。未来研究应丰富数据,开展更全面的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8.
不同学科间知识扩散规律研究——以图书情报学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图书情报学为例,通过引文分析方法,利用CitespaceⅡ可视化软件处理数据,探讨该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知识扩散的跨学科特征,着重分析了图书情报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扩散的多样性和凝聚性,研究了不同学科间知识扩散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在学术论文中,引文内容句中的知识能够反映被引学科的知识在施引学科中的分布,跨学科知识流动研究能够揭示不同学科间的知识流动现象,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方法/过程]采用引文内容分析法,以PLoS平台的开放学术论文全文数据为例,选取其中的引文句为研究对象。自动抽取引文句中包含的知识(即术语),再结合学科以及位置信息,揭示跨学科知识流动现象。[结果/结论]跨学科知识在相似领域内流动较频繁,不同学科的术语在不同位置的流动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从国家和地区层面研究科技论文空间分布与地区差距的时空演变,有利于总结其发展规律, 对于优化科技资源的空间配置,缩小地区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以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CSSCI期刊 为例,基于中国知网CNKI引文数据,综合采用基尼系数、集中度、重心以及回归分析,研究了学科论文的空间分布 与地区差距的时间演化特征。【结果/结论】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近年来论文总量有所下降,地区分布相对集中;论 文重心总体向西移动但南北变化较小;论文数量的地区差距早期较小现在保持相对稳定;论文期刊差距呈现“缩小 —拉大—缩小”的长周期变化;论文期刊差距对论文地区差距影响不大。【创新/局限】本文首次采用基尼系数、集中 度、重心等研究论文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内部知识结构探索学术期刊跨学科性与其影响力的关系,为期刊发展及学者提供参考。【方法】以CSSCI图情档期刊为例,计算其知识多样性、知识均匀性、跨学科程度及影响力指标;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研究发展趋势;采用回归分析探索期刊跨学科性及影响力之间的关系。【结果】期刊知识多样性逐年升高,表明各期刊研究主题多元化程度逐渐提升;知识均匀性表现出较大差异,76%的期刊的知识均匀性呈下降趋势,表明大部分期刊形成优势主题并积极吸纳更多主题;跨学科程度逐年升高,期刊知识整合及创新性不断增强。【结论】期刊的知识多样性和跨学科程度显著正向影响期刊影响力;知识均匀性与跨学科程度存在相关性,但具体表现需要进一步探索。期刊应注重学科知识多元化发展,提高优势学科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程度,以促进期刊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揭示不同文献类型的学科ESI高被引论文科研特征,更好地促进不同文献类型的高水平科学 研究,共同推动一流学科与高校建设。【方法/过程】利用Sci2 tool 、Pajek、Spss等对不同文献类型的图情领域ESI高被 引论文从年代产出、科学影响力、合作多样性、研究主题等展开比较。【结果/结论】该领域ESI高被引论文形成AR? TICLE与REVIEW不均衡二分天下的局面。ARTICLE拥有较低的入选频次,更多高影响力科研创新与分布式创 新,科研合作更加趋于多元化与分散化,研究主题共现网络扩张较为明显,主题内容主要分布在研究对象、计量指 标与理论基础等,研究更加聚焦于某些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马赫  关心惠  沈思 《情报科学》2022,40(4):186-192
【目的/意义】通过梳理分析“十三五”时期国家社科基金图书情报学项目立项情况和研究进展,洞悉本学科 研究发展状况与研究热点,为本领域项目研究工作提供思路与方向。【方法/过程】以 2016-2020年度立项的 741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国内 CNKI收录的 283篇项目研究论文为样本,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可视化分析工具 Gephi,从 研究现状、项目立项数量、项目类型、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等层面进行解析,同时通过关键词分析“十三五”期间图书 情报学项目二级学科研究热点。【结果/结论】项目研究呈现以下热点和研究趋势:一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图书情报 学学科的交叉融合,二是时代特征下信息及舆情的重要需求,三是传统文化传承视角下文献整理与研究价值凸显, 四是图书情报学学科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创新。【创新/局限】结合论文与项目等数据样本,提供了一种基于可视化工 具分析图书情报学项目二级学科研究热点与特征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发表时滞与论文影响力的关系,寻找使论文影响力最大化的理想时滞区间,构建了发表时滞与论文影响力关系数学模型。【方法】采集2013年图书情报学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的发表时滞和被引频次数据,利用双参数威布尔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分别对采集到的3785篇论文的发表时滞的概率分布、发表时滞与论文影响力的关系曲线进行拟合。【结果】2013年能使论文影响力最大化的理想发表时滞区间为31至210天,当年论文发表时滞的实际分布区间与理想状态尚存差距。【结论】进一步分析认为论文的影响力与其发表时滞的长短存在相关关系,存在能使论文影响力最大化的理想时滞区间,但发表时滞并非越短越好,预测国内期刊论文发表时滞有进一步缩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参考文献中图分类号角度分析学术期刊的跨学科特征,拓展中图分类号在学术期刊研究中的应用。【方法】以学科交叉性较强的3种情报学期刊为例,利用实证分析法,通过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获取期刊论文参考文献的中图分类号。基于学科类型、学科间知识融合、学科间知识传播3个维度,组建用于学术期刊跨学科特征分析的指标体系,全面分析学术期刊的跨学科特征。【结果】基于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展示3种学术期刊的学科分布规律,识别3种期刊的活跃学科、边缘学科,探析3种学术期刊的跨学科知识融合度、知识创新力和知识传播潜力。【结论】相较于期刊内容分析法,本方法数据客观真实,数据获取与处理方法方便;相较于期刊自身论文学科分类号分析法,本方法可利用的分类号丰富,分析粒度更精细,效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对知识创造活动中知识共享空 间的学科多样性研究,有助于提高共享空间的学科丰富度,促进知识创造提升绩效。【方法/过程】通过调研的方法 获得被访者知识创造活动的原始数据资料,构建以被访者为中心节点的个体中心网络,将学科属性映射到网络中, 分析知识共享空间的学科分布特征,并提出提升知识创造绩效的策略建议。【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青年科技 人才的知识创造活动存在一定的隔离性,共享空间的跨学科需求高于跨学科资源,互喻模式对共享空间的学科多 样性具有促进作用。【创新/局限】针对硕士研究生层面的知识创造过程中知识共享空间的学科多样性研究尚属首 例,可能存在的其他潜在因素并未穷尽考察。  相似文献   

17.
魏明坤  袁伟 《情报科学》2022,40(10):74-81
【目的/意义】大科学时代,开放获取在学术交流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对学术知识传播和创新起到推动作用, 加快开放科学与学术成果的社会化进程,分析开放获取论文影响力扩散,有利于开放获取论文影响力的细粒度评 价。【方法/过程】本文从开放获取论文交流传播视角,通过开放获取论文知识网络、产出水平以及Altmetrics活跃度 对中美图情领域开放获取论文影响力扩散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中美图情领域开放获取论文在交流传 播过程呈现的知识网络、产出水平及Altmetrics活跃度方面存在差异性。【创新/局限】本文从学术交流角度出发,通 过论文发表后的使用情况及产出水平揭示中美图情领域开放获取论文影响力的扩散,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进行影 响力扩散细粒度分析,对影响力扩散呈现的知识单元进行全面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分析学科水平对用户知识交流行为和效果的影响,促进用户对学术虚拟社区的使用,提升用 户的知识交流效果,为学术虚拟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建议。【方法/过程】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例,收集 ResearchGate平台的用户数据和学科数据,运用描述统计法分析不同学科水平下的知识交流特征,运用因子分析法 和多层线性模型探究学科水平对用户知识交流效果的影响。【结果/结论】组织层次和个人层次的知识交流在不同 学科水平下具有不同的表现,学科水平对用户的知识交流效果具有显著的直接作用和调节作用。【创新/局限】研究 结论可能受学科特征、平台活跃度和样本均衡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商宪丽 《情报科学》2018,36(8):53-59
【目的/意义】首先构建主题之间的引用网络,在此基础上分析主题影响力,并观察科学知识在不同主题之 间的知识传播过程。通过这些分析研究交叉学科中跨学科知识传播的过程和规律。【方法/过程】借助社会网络分 析方法,在交叉学科内部和相关基础学科两个层次上构建交叉学科主题引用网络,并构建主题层次知识传播图 谱。【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在数字图书馆学科内部知识传播过程中,通过研究问题的关注和交流是主要的传播 形式,而且基础学科对于交叉学科的跨学科知识输出中研究方法的知识输出亦是重要的知识输出内容。同时,通 过构建主题层次知识传播图谱能够帮助用户可视化分析主题之间的知识流动。 关键词:主题引用网络;交叉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大科学时代,跨学科合作日趋普遍,准确把握跨学科相关知识配对成为跨学科合作研究的前提。基于学术社交媒体弱关系结构识别跨学科相关知识组合,一方面有利于科研人员选择跨学科研究方向;另一方面也是对科学文献数据识别结果的补充。[方法/过程]以科学网为样本来源,以图书情报学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首先,通过用户好友链接关系,构建目标学科用户—跨学科好友用户关系网络;其次,基于学者博文筛选能够代表学者主要研究对象、问题或方法的研究主题作为知识节点,基于好友关系构建目标学科知识节点—跨学科相关知识弱关系网络;最后,构建合作潜力模型,识别最佳跨学科相关知识配对。[结果/结论]识别发现“高被引论文—生态学理论”“科研合作—波士顿矩阵”等是图书情报学跨学科合作知识组合,并分析它们的合作可能性与合作方向,验证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