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意义】构建面向数据驱动的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精准服务框架,探求以数据驱动为中心的专利精准 服务模式,帮助高校图书馆从更系统的角度来开展专利信息服务。【方法/过程】结合现有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专利 服务内容,借助数据驱动的动力理念,结合大数据技术,提出数据驱动的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精准服务体系框架模 型。【结果/结论】构建三种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精准服务模式,强化数据驱动在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精准服务中的 重要作用,为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精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新思路。【创新/局限】由于高校图书馆的专利信息精准服 务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高校科研团队、高校图书馆、企业等积极参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杨仲基  王宏起  李玥 《情报科学》2017,35(7):132-137
【目的/意义】产学研协同已经成为新兴产业重要的创新模式,针对产学研合作专利技术情报的研究旨在通 过深入的技术挖掘,为新兴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与技术战略布局提供情报支持。【方法/过程】利用社会网络方 法,构建IPC共现网络和区域-技术2模网络,设计产学研合作专利技术发展趋势分析框架,借助Ucinet及可视化工 具Netdraw,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学研合作的热点技术领域 集中于充电装置、传动装置和制冷系统;电池及充电设备相关技术将成为未来新趋势;北京是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 的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弥补现有的专利丛林识别方法的不足,使其更加完善。为专利丛林的识别提供可借鉴的研 究范式。【方法/过程】分析专利丛林的含义及表现特征,将核心-边缘结构理论引入专利分析中,提出专利个体技术 基础价值强度和技术关联强度指标,以专利技术生命周期曲线为依据,对专利丛林的形态实现动态监测。【结果/结 论】提出专利丛林识别网络的构建方法,从微观的角度对专利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动态监测与分析,对已有专利丛林 识别方法进行改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宗俊  范炜 《情报科学》2021,39(7):186-192
【目的/意义】智慧数据是数据资源价值挖掘的承载,其中语义丰富化方法是促成智慧数据的重要手段。语 义丰富化方法及相关实践为智慧数据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从语义丰富化方法的技术角度出发,梳理 语义丰富化与关系型数据库、本体以及关联数据的关系,继而对语义丰富化在医学健康、数字出版、文化遗产等领 域的应用实践展开分析和归纳。【结果/结论】语义丰富化是利用语义网以及文本挖掘、相似度计算等相关技术将数 字资源中隐含的语义关系显性化,并在不同的资源间构建语义链接,促进数字资源的互通、互联与集成。由于数字 资源语义化层次、粒度与面向领域等存在的差异,智慧数据的实现需要语义丰富化诸多方法的有效集成框架。【创 新/局限】本文分析了数据网络中数字资源向数据资源转化的新方法,但仅局限于语义丰富化在部分领域中的应 用,还需丰富和扩展资料,总结语义丰富化的框架和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5.
韩丽华  魏明珠 《情报科学》2019,37(8):158-162
【目的/意义】根据大数据环境下信息资源管理的特征,对信息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探索,进一步挖掘信 息资源深层次价值,实现更健康有效的信息资源载体的支持。【方法/过程】以大数据背景的信息资源特征为基本研 究出发点,挖掘数据科学与信息资源管理的关联,利用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以及新兴的智慧服务,构建较为系统的 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结果/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构建了大数据背景下信息资源管理三种创新模式:①“物联网+ 大数据”创新模式;②“数据挖掘技术+信息资源”融合模式;③“技术框架+用户核心”的信息服务模式,为大数据 时代信息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及研究提供知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劲松  刘洪秋 《情报科学》2018,36(3):117-124
【目的/意义】随着语义网技术的发展,学者对于关联数据的研究及实践不断地深入,并获得了图情领域的 极大关注。适时理清关联数据的发展状况,并对国内外的研究、实践情况进行对比,可为关联数据研究指明发展路 向,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过程】以WOS和CNKI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中的图表统计、共词分 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通过对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数据的处理,对关联数据技术的发展及 在图情领域的研究、应用状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对国内外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结论】关联数据研究已成 为互联网的热门研究领域。国内外关联数据的研究在合作关系、研究主题、应用实践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一方面, 国内的学者和研究机构要打破机构限制,加强合作,不断开创研究新领域;另一方面,图书情报机构应积极利用语 义网技术进行资源整合与发布。  相似文献   

7.
王常珏  段尧清  朱泽 《情报科学》2022,40(10):171-178
【目的/意义】旨在有效解决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的数据融合交互问题,提升政府数据价值,以期为政府 数据治理提供新思路,为跨部门数据融合与治理提供有效借鉴。【方法/过程】通过软系统方法论,提出政府数据治 理的概念模型,并与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政府数据治理框架对比,得到优化策略,结合联盟链特征,构建跨部门、跨层 级、跨地区的一体化政府数据治理框架。【结果/结论】联盟链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数据确权及数据安全问题,实现 政府数据在纵向和横向上的融合、交互、共享。【创新/局限】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将联盟链的技术应用于政府数据治 理框架构建,但属于理论探索研究,还需结合案例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杰  高彦静  郭倩玲  秦颖 《情报科学》2017,35(11):108-113
【目的/意义】通过对全球聚酰亚胺中空纤维专利情报进行分析,揭示相关领域的发展方向,为我国在该领 域的技术发展提供信息参考。【方法/过程】本文利用Innography专利检索和分析平台,对全球聚酰亚胺(PI)中空纤 维专利情报进行分析,内容包括专利申请趋势分析、技术应用国分布、技术发明国分布、专利权人分析、专利价值评 价等。利用Innography新的分析功能对聚酰亚胺(PI)中空纤维专利技术申请量TOP5机构的研究热点、专利布局 进行了分析,对比国外竞争对手研发热点,为国内研发方向提供参考。对挖掘出的核心专利内容进行了分析探 究。【结果/结论】分析结果表明,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法国等在聚酰亚胺中空纤维领域的技术实力较强,拥有各 自独特的核心专利内容。中国虽然是该项技术的主要应用国和技术发明国,但尚未拥有核心专利。目前聚酰亚胺 中空纤维的研究热点主要为用于气体分离的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黄茜茜  杨建林 《情报科学》2022,39(2):133-140
【目的/意义】构建基于司法判决书的案件知识图谱是对司法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助于提升司法智能化 水平,积极响应国家“智慧法院”建设发展战略。【方法/过程】以“网络诈骗”领域为例,用“自顶向下”的方式构建知 识图谱。首先,结合文书内容与专家意见构建案件领域本体;接着,通过知识抽取、知识表示、知识融合等环节获取 实体、属性及关系;再利用Neo4j生成案件知识图谱。最后,提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司法知识服务框架。【结果/ 结论】基于 2015年-2020年的“网络诈骗”领域司法判决书,构建了含有约 3万个实体和 18万条关系的案件知识图 谱,并详细阐述了具备基础资源层、知识图谱层、服务应用层的智慧司法知识服务框架设计。【创新/局限】实现了案 件知识图谱的实体类型扩充,以丰富图谱应用场景,并将知识图谱技术与智慧司法知识服务框架进行融合;局限在 于仅使用网络诈骗领域判决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
韩娜  马海群  刘兴丽 《情报科学》2021,39(11):180-186
【目的/意义】从大数据驱动角度出发,探索采用人工智能方法实现对政策文本协同性定量分析的可能性。 【方法/过程】以政策全文本数据为研究对象,使用知识图谱技术实现不同主题的本体构建,并应用数据挖掘中关联 规则构建推理模型,对图谱表示的政策文本进行协同性语义挖掘和推理。【结果/结论】围绕“开放数据”和“数据安 全”主题构建知识图谱,实现对政策文本的本体表示,在此基础上使用关联规则完成单文本和多文本在两个主题间 的协同性分析。【创新/局限】本文将知识图谱应用于政策文本分析领域,并完成协同性分析,为政策的全样本分析 提供可能性,后续需扩大样本规模,提升推理效率。  相似文献   

11.
汤妙吉 《情报科学》2021,39(10):63-69
【目的/意义】分析智慧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驱动模式,促进图书馆数据资产开发及智慧服务提升。【目的/ 意义】基于数据驱动,围绕用户、内容、分析、服务、环境五大数据驱动元素,分析其数据驱动过程与维度,通过驱动 维度间的作用关系与相互关联建立动力机制模型。【结果/结论】从动力机制运行角度来说,数据驱动就是数据流 转,不同数据驱动维度间的作用力关系均为正向,通过数据输入→语义关联→可视化分析→反馈调整的数据流转, 实现与图书馆基础数据库、机构知识库、专家数据库、学科馆员库等数据库之间数据协作,并在数据收集方式、数据 挖掘技术、数据评价模式、软硬件条件方面追求数据智能化。【创新/局限】数据属性化维度关系着数据收集的实现, 价值转化力与主体智慧度维度决定着数据到知识的转化与提升,数据物质性维度是实现驱动直接绩效的来源,并 由此反馈关联到驱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专利引证行为是专利信息中的重要内容,专利权人间的引证关系可以反映出技术的流动扩 散、专利权人间的技术依赖、技术竞争、专利质量、专利布局等信息。【方法/过程】本文将技术领域发展的不同时间 阶段看作是桑基图中的多个域,将专利权人看作是图中的节点,将专利权人间的引用关系看作是链接,基于此,用 NodeJS编写程序解析、处理机器学习领域的专利引证数据,采用浏览器端可视化库 ECharts绘制出专利权人引证关 系桑基图,分析得出机器学习领域发展历程中的技术流动和各专利权人间的技术依赖等信息。【结果/结论】结果表 明,这一可视化方法可以有效地揭示技术领域发展过程中。技术在专利权人间的流动扩散以及专利权人间技术竞 争合作关系的演变历程,丰富了专利引证关系可视化研究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事实证明,发现产业创新演化路径对于产业链上的各个组织(公司、大学或研究机构)都非常重要,其作用是帮助理解和预测产业发展趋势,为决策者和企业提供指导。宏观层面可以揭示产业的发展规律、指导政策制定、引导企业战略决策、促进合作与协同创新。微观层面可以支持公司进行竞争分析,公司合作、兼并和收购。所说的专利关联数据是指存在于专利数据集中或专利数据集合之间具有相关性,或者存在因果传承、创新的相近性专利数据。在利用专利信息描述技术特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识别分类层面的共性来评估技术上的相似性。也就是说,专利数据集合中或集合之间某两项专利技术,比其他专利技术显现出更多的共同分类信息,这两项技术就更为接近,可称之为共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馆藏文物资源知识分散、异构、关联程度较低,本文提出一种馆藏文物资源知识关联的有效方 法,便于关联化的知识服务的开展和馆藏文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过程】本文在分析馆藏文物信息资源关 联和智能问答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关联数据的馆藏文物信息资源知识关联方法,构建了一个基于关联数据的 知识关联模型。通过借助关联数据相关技术、利用SPARQL以及HTML对馆藏文物资源知识进行访问和查询。【结 果/结论】将馆藏绘画类文物知识发布为关联数据形式后,馆藏文物资源知识得到充分的聚合,深度展现文物信息 资源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不同需求的用户浏览不同粒度的文物知识、知识实体关系的效率。【创新/局限】从关联数 据角度出发,提出基于多粒度语义查询的智能问答服务框架。下一步研究需要扩展馆藏文物资源的数据采集规 模,对馆藏文物资源的深层次关联发现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专利数据为基础,结合SWOT方法,整体上全面分析了我国生态修复产业的发展情况。基于专利数据对我国生态修复产业进行了发展趋势、专利技术地区分布、专利权人、专利技术领域、专利类型/法律状态/所属机构属性、专利强度和核心专利分析。最后,结合专利数据的分析与产业发展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对生态修复产业的发展作了SWOT分析,以期为我国生态修复产业发展战略提供情报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本文通过论文和专利两个层面的机构合作网络探测产学研的潜在合作机会。【方法/过程】利 用石墨烯相关领域产学研合作论文和专利的相关文献,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探究整体网络的相关指标,同时测度网 络中的重要节点;进一步使用LDA主题模型分析论文层及专利层的热点主题与主要研究热点主题的机构。为探测 潜在合作情况,利用链路预测和熵权法测度未来机构间的合作关系及合作主题。【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论文层与专 利层的中心节点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论文层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 室会在石墨烯结构主题研究上产生合作,专利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潜在合 作主题为石墨烯制备。  相似文献   

17.
胡泽文  周西姬  任萍 《情报科学》2022,39(2):183-192
【目的/意义】高价值专利识别与培育是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全面解读领域研究概况与进展 能够为科研和从业人员提供借鉴。【方法/过程】综合运用扎根理论和 NVivo 分析工具,通过领域主题的程序化编 码,识别出高价值专利评估与识别研究的重要主题,并从时间维度进行分析和综述。【结果/结论】专利质量与专利 价值是一对相互交融的概念,高价值专利可以从经济价值、市场价值、战略价值和法律价值等维度来衡量;高价值 专利评估数据主要来源于专利案例、专利数据库和专利行业数据;专利价值评估与识别研究主要涵盖三大主题:专 利价值的市场评估分析、专利价值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专利价值评估指标组合与模型构建。【创新/局限】扎根理 论能够系统梳理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和进展,未来可以通过科学知识图谱动态展示领域科研合作态势、研究热点 与前沿,以及从实践的角度分析高价值专利评估与识别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8.
温浩 《情报科学》2018,36(11):78-82
【目的/意义】目前的科技查新模式由于没有挖掘文献内容和关联发现机制,因此难以解决查新项目技术要 点的定位及查新周期过长问题。【方法/过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创新点关联发现的自助查新模式。该模式包括三 个部分:挖掘科技文摘的创新点,将创新点分解为问题、方法、结果实体;将实体进一步分解为主谓宾语义关系;建 立创新点语义知识库,实现在创新点语义知识库中自助查新。【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式易于定位查新点, 具有了隐含关系发现,提高了查新的质量和查新速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当前全球经济以及科技迅猛发展,作为国家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高速铁路更是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我国积极地抓紧这次机遇,大力发展高铁产业。本文对高铁领域专利技术的布局进行研究,为我国掌握高铁行业发展态势,把握技术热点提供可借鉴性建议,为专利布局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新思路。[方法/过程]本文从纵向、横向和深向三个角度宏观来观测专利布局态势,即专利申请的年度变化、专利国内国外布局和专利构成分析。在对高铁领域的专利技术布局进行全方位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高铁领域主要竞争者的专利布局情况。[结果/结论]发现高铁领域的专利技术处在快速发展期,我国在短时间内已经成为了高铁领域的专利高产大国,但仍然存在专利布局过于保守、专利技术投入过于传统等问题,而国际各国对我国专利技术已形成了包夹之势。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专利技术组合与合作潜力分析方法,针对特定机构或领域的专利产出,利用数据挖掘、主题识别、关联分析、可视化技术等方法与手段,挖掘专利技术特征,判断相似程度,从中寻找有望进一步构建专利组合的潜在技术、有望建立合作关系的专利主体。针对国内某科研机构开展的实验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映射出专利技术的知识单元,能够为机构挖掘自身专利技术组合可能、机构间寻找战略合作潜在方向等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在大科学时代的协同创新形势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