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桃是中国重要的水果之一,经丝绸之路西传至古波斯。作为丝路重镇的吐鲁番地区,晋唐时期的桃树栽培是否存在却始终未能确定。《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曾出现"桃"字,学界对其释读说法不一,主要分为"无桃说"和"有桃说"两种观点。本文从历史记载和实物证据两方面入手,结合《吐鲁番出土文书》及吐鲁番木尔吐克萨依戍堡出土的桃核遗存,通过文献梳理、年代测定和植物学鉴定等研究,认为至迟在唐西州时期,吐鲁番地区已经存在桃树栽培。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古代朱家尖的地理环境、历史记载、文化遗存等多方面进行考证,提出古代朱家尖是浙东"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朱家尖、普陀山、沈家门构成浙东"海上丝绸之路"的"普陀金三角"。  相似文献   

3.
辽阔的新疆维族地区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它的歌舞艺术绚丽多彩。历史上的新疆人民伴随着他们的游牧生活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特别是丝绸之路所带去的商业贸易等方面的繁荣以及农业的出现,使新疆地区的舞蹈出现过历史上最极盛的时期,特别是富有代表性的维吾尔族民间舞蹈。而维吾尔族民间舞训练要素贯穿着整个教学训练体系,有相当高的训练意义。因此,在把握知识点的基础上再结合生活,把更有价值的专业知识运用到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我国劳动人民和学者对豚类资源的认识和记述有着悠久的历史,大量不同的名称记载以及与相似豚类的辨析,体现着不同时期的人们对豚类认识的差异,地理分布多集中在长江中下游陆地近海,豚类的生活习性已经广泛地被人们熟知,利用方式也被人们掌握并逐渐丰富多元。本研究旨在更好地把握古代豚类资源历史的研究进展和动态。  相似文献   

5.
普陀山是古代东亚"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是古代中国自明州出海的必经之地,也是各国商船候风候潮的泊地和增加补给的港口;普陀山自古以来就是东亚海域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是海商祈福求平安的佛教胜地,因此留下了高丽道头、新罗礁等我国独一无二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实体遗存。  相似文献   

6.
武山水帘洞石窟壁画艺术是古代丝绸之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陇右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其丰富多彩的壁画遗存体现了我国古代石窟壁画艺术的发展进程,其绘塑结合的艺术形式极具可资借鉴的艺术价值。对于它的研究,可从与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等石窟壁画艺术进行的比照性研究入手,结合水帘洞石窟壁画艺术所处的自然环境、形成的历史文化条件以及当地的民情风俗进行综合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古代四大石窟之一。石窟艺术源自古代印度文化,在中国及世界各地有着许多古代石窟艺术的历史遗存,而在众多的石窟艺术的历史遗存中,麦积山石窟有着许多不可替代的惟一性。和国内外比较著名的石窟相比较,麦积山石窟在人文环境、地理风貌和佛教造像风格等方面的独特性就会突现出来,这正是麦积山石窟的价值和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8.
玉石之路     
在丝绸之路形成以前,我国北方至中亚一带就已存在一条繁荣的商道。这条以玉石贸易为主的商道被称为“玉石之路”、“玉石之路”的路线大致是;由现在的新疆和田出发,向东一支经罗布庄、罗布淖尔、敦煌、  相似文献   

9.
新疆维吾尔族民间釉陶是新疆独特的地理生态和人文历史的产物,它的存在与发展是与维吾尔族的传统生活相适应,其独特的造型与装饰,不仅谙合着维吾尔族的精神信仰和审美取向,而且还凸显出多元文化相交融的文化合成特质。从陶瓷艺术的角度诠释新疆维吾尔族民间釉陶的造型与装饰,不仅能够更好地认知维吾尔族的手工文化,宗教传统和生活习俗,而且,对研究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梳理河西走廊出土的汉至魏晋时期的伏羲女娲画像,比较它们的异同。发源干天水的伏羲女娲文化顺着丝绸之路往西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伏羲女娲图案各不相同的情况,表现出大众对道教阴阳五行等思想认识的神化,同时也是希望借由道教的神仙满足人们到达逍遥极乐生活的向往,最终把这些认识付诸于图像之中。  相似文献   

11.
“丝绸之路”是誉满全球的中西交通要道。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强调,要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在此背景下,有必要明确“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格局的传播意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现实布局的功能关涉、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民俗文化视像传播的互动关系、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民俗文化视像传播的创新路径。其中,民心相通是中西丝绸之路经济带传播的关键,民心相通、心心相印是根基,才能起到政策沟通的诱导作用,而文化先导、信息沟通是桥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地区民族体育文化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价值观、自然条件、经济方式、社会体制等方面讨论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地区民族体育的文化模式及类型,指出了它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美、日、韩、俄分别推出各自的基于亚欧经济合作的“丝路战略”,并希望以此为契机带动各自国家经济的发展。各国的“丝路战略”均聚焦于中亚地区,但覆盖范围不同,战略意图和目标也不同。中国的“丝路战略”拟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具有合作共赢的内在价值;美国的“丝路战略”强调其主导的“中亚-阿富汗-南亚”经济体;日本的“丝路战略”谋求在中亚和高加索站住脚跟,实现能源重心转移;俄罗斯的“丝路战略”试图恢复其传统政治影响,由“俄白哈关税同盟”逐渐向“欧亚联盟”过渡;韩国的“丝路战略”意欲通过中亚经济的繁荣寻求能源合作。中国要积极搭建同其他经济体的合作平台,扩大“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力;要加强与中亚国家的联盟,并重视人文交流。  相似文献   

14.
绵延7000多公里、延续2000年的丝绸之路给世界和人类留下了灿烂辉煌的文化。丝路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游客前往丝路沿线去体验和领略它的博大精深,丝路旅游成为世界的旅游精品。丝路沿线各国、各地区在进行着大规模的丝路旅游开发,同时多层面地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尤其在丝路旅游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我国海上运输体系一体化建设,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简称港口)进行类型化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港口竞争力进行评价与排序。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港口进行分类。港口竞争力的排序结果表明,运用聚类分析对港口进行分类的结果是合理的。对各类港口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角色定位与内容分工进行规划,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及港城关系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及港口城市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推动沿线国家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基于Google Earth和Landsat遥感数据及集装箱吞吐量统计数据,采用GIS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分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38个重要港口(不包括中国港口)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相对集中指数(RCI)进行改进(引入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作为城市发展的表征参量),评估沿线港口及港口城市的港城关系状况。研究发现: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港口面积区域化特征明显,港口面积整体呈"西部大东部小"的区域分布格局;2)港口面积变化(0.01~4.93 km2)及面积变化比例(0.01~5.07倍)分布情况均存在区域分异特征,各区域(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非洲)港口面积变化差异较小,港口面积变化比例差异较大;3)港城关系状况存在明显的区域化特征,欧洲地区港口对城市的作用关系相对较强(2017年平均RCI约为2.98),亚洲地区港口对城市的作用关系相对较弱(2017年平均RCI约为1.51)。研究结果可为海外港口及港口城市腹地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盐碱化土壤限制植物的正常生长,明确禾本科草本植物对NaHCO3和Na2CO3胁迫的适应机制对于盐碱土壤的开发利用以及作物的种植具有重要意义。以碱茅和披碱草为材料,用NaHCO3和Na2CO3混合物胁迫处理,测定碱茅和披碱草的种子发芽率、幼苗干重、叶片细胞膜透性、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以及叶片和根系Na+、K+离子含量。结果显示,胁迫处理降低碱茅和披碱草种子发芽率、幼苗干物质积累、叶片净光合速率和电子传递量子效率,并提高两种植物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胁迫处理下碱茅叶片质膜的受损程度大于披碱草,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受影响更大,而披碱草更能维持SOD酶活性,相同混合物浓度处理时其叶片MDA含量低于碱茅。综上,NaHCO3和Na2CO3混合处理抑制碱茅和披碱草的正常生长,但披碱草的抗逆性强于碱茅。本研究通过生理特性分析筛选出潜在的更具耐盐碱材料,能够为盐碱地区土壤的生物修复以及禾本科作物的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二千二百年前由汉武帝的臣下张骞所开辟的“丝绸之路”对于沟通中原汉族和西域少数民族的政治、军事、经济、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对于中华古代体育的形成发展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表明中华民族的古代明是各族人民共同发展完成的,中华古代体育也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晶。  相似文献   

19.
产生于明清期间的克拉克瓷,是中国古代对外出口的瓷器。该瓷器源于16世纪葡萄牙一艘克拉克商船的沉船——出水——考古事件,其原产地在福建平和县,以青花瓷为主打出口产品,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遗存。文章以克拉克瓷为切入点,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探寻克拉克瓷之所以能够潮水般地涌入东南亚、南亚、非洲、欧洲等市场的原因,分析其历史沿革、文化效应与文化元素,梳理其错综复杂的文化脉络,指出王阳明对克拉克瓷文化的提携与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