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是生命的事业,生命是教育的原点,对生命尊严的捍卫和生命质量的提升是教师角色转型与开掘的根基和动力。教师生命的意义及价值不仅是在其教育的轨迹中显现和张扬的,而且也是在生命的对话中成就和丰满的。然而,教师角色话语的纷繁与教师角色表达的冲突,导致教师在角色的虚化、泛化和钝化中走人踽踽独行的坚冰之旅。重新保持对教师角色的生命追问,意味着我们必须帮助教师在角色发展的语脉和坐标中,敞亮和澄明教师身份存在的方式和教师主体实践的方向。唤醒教师的生命自觉,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打造教师的专业文化,这将是从实现教师角色到超越教师角色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根据教师对教育意义的觉解程度,我们将教师发展分为三种境界:以教育为职业的匠师境界、以教育为专业的能师境界、以教育为事业的人师境界——生命自觉的发展境界。教师生命自觉有利于教师潜力的最大发挥,有利于教师主体性的发展。教师生命自觉要求教师有思考生命的自觉、尊重生命的自觉、成长生命的自觉。  相似文献   

3.
初中思想品德课情感课堂的构建,要贯穿生命化教育的理念,努力在课堂中创建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在场。我们提倡"生命在场",那么,如何体现教师的生命"在场",如何实现学  相似文献   

4.
张玲 《中国教师》2014,(3):60-62
<正>"教育这个领域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用生命去进入的。教育,究其实质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相互对接与交融,也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相互摄养。"[1]近年来,对师生生命成长的关注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长期以来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同时也引发了教师发展的"工具化"、"技术化"乃至"功利化"的倾向。关注教师的生命成长,强化生命教育意识,是走出教师专业发展桎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生命化教学追求的是一种充满生命体验与生命关怀、感悟生命意义、富有生命活力的教学境界。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活力。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来重新认识语文课堂教学。一、充分挖掘教材,渗透生命教育在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对生命意识的体验与思考,处处蕴含着"生命情感的信息",我们语文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些极好的生命教育的题材,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学,解读文本,解读生命,领悟生命的意义。首先我们要利用教材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热爱生命。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感受生命的可贵和美好,感受人们甚至是自然界生物对  相似文献   

6.
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教师往往更多的注重学生的阅读考试成绩,而忽视了他们具有生命的阅读的个性化体验,作为教师应该把教生命和有生命的教结合起来,把生命教育和语文阅读教育真正的融合在一起这同样也正是新课标所体现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认同感的绝对化和外在化,强化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工具化和技术化,在教师专业发展与生命发展的价值取向上出现了背离的危险。因此,我们在强调教师"工作体"的同时,强烈呼唤教师"生命体"的回归,切实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命价值取向,反思教师职业生活的价值意蕴,引导教师专业发展与生命发展共生共存。  相似文献   

8.
我说的教师精神面相,更重要的就是要反醒:我们每一个人成为教师之前,我们的生命状态是什么样的,我们的生命中哪些关键词对我们一生而言是最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正>深化教学改革首先需要我们关注教师的生命成长,然后才能谈得上学生的成长。如何让教师热爱教育工作,如何体现教师的生命价值,已经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一、关注教师的生命成长(一)加强对教师的思想引领让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完成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校领导要以身作则,用自己对教育事业和对学生的爱去影响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感召教师。通过学习优秀教师的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育研究》2017,(6):16-22
赋予学生生命理想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教师是传递生命理想之人。在资本和技术构成的现代文明中,教师普遍遭遇生命理想缺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师主体性不足、专业化带来教师信仰的失落、劳动分工消解了教育意义、功利主义下的学校教育"只见事实不见人"等是造成这种缺失的主要原因。重建教师生命理想,我们需要改变教师在校生存方式、关注教师主体性回归;重视教师个人化的哲学观形成;引导教师阅读经典;加强榜样人物的宣传和学习。  相似文献   

11.
帮助每一位教师拥有成功的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人追求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今天,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教师仅仅看做是一种职业的表征,教师的发展不能简单地仅仅从职业的需要和职业的特点出发,而要首先高度关注教师的生命价值及其实现,引导教师发现追求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之间的必然联系,认可并鼓励教师去追求和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众所周知,人的一生,最灿烂、最辉煌的年华是在工作岗位上的岁月。  相似文献   

12.
鲍坚勇 《考试周刊》2008,(5):186-187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生命教育是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的教育,是引导人生走向美好和完美的教育.我们谁也不希望如花的生命过早地凋谢,那么,作为一个历史教师,让我们把生命教育渗透到我们的教学中去,让我们不断地探索与完善生命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以史为镜,照亮年轻一代的生命旅程.  相似文献   

13.
教育直面人的生命,是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的社会活动。在我们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与个性差异,努力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舞台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作为"生命体"的存在,应该多视角关注"光环"之下的教师的生存状态,并对教师给予生命关怀,努力提高教师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人人追求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今天,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教师仅仅看做是一种职业的表征,教师的发展不能简单地仅仅从职业的需要和职业的特点出发,而要首先高度关注教师的生命价值及其实现,引导教师发现追求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之间的必然联系,认可并鼓励教师去追求和实现自身的生  相似文献   

15.
刘蔚芳 《考试周刊》2009,(19):200-201
由于种种原因,在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发挥,普遍对政治课缺乏兴趣,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缺乏互动,课堂不和谐。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迫切要求我们摆脱传统课堂的束缚,建立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命课堂,使得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价值在课堂教学活动力的生命课堂.使得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价值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共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生命视角下的教师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的起点是“人”的教育,教师的责任是教人做人。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也需要关注教师的生命成长。在以往的教师教育中,我们过分注重教师的技能化培训,而忽视了教师生命的完善与发展。因此,要实现人的完整性,使之走向完美境界,就必须完善教师的生命价值,使其在帮助学生完整实现自己的同时也创造着属于教师自己的生命意义与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作为基础教育的行政管理者,如何使学校成为教师的另一个家园.成为教师力量的源泉和教师成长的生命平台.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在新课改中必须面对的挑战。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的生命价值往往被挤在学生的生命、国家的行政指令和教师职业角色的夹缝中而变形或萎缩。这种现象不得不说是教育中生命意识的叉一缺失和屏蔽。教师维系着千百万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作为基础教育的行政管理者,如何使学校成为教师的另一个家园,成为教师力量的源泉和教师成长的生命平台,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在新课改中必须面对的挑战。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的生命价值往往被挤在学生的生命、国家的行政指令和教师职业角色的夹缝中而变形或萎缩。  相似文献   

19.
生命教育的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琪  张锐 《贵州教育》2005,(4):25-26
近年来,我们经常可以见到有关青少年自杀或杀 死他人的报道,这种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和对他人生命 的漠视与残忍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作为教育的重 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加强生命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 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和珍惜生命。 一、教会学生自我保护,使学生安全地、健康地生 活 生命的价值首先是基于生命的存在,在此基础上 学生才能发展和提升生命的价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 会面临各种成长的考验,有些甚至是灾难性的。尽管 绝大多数不是直接来源于教师,但作为学生成长的守 护者,教师既要关注学生自身精神发展的规律,又要防 …  相似文献   

20.
董慧蕴 《教师》2013,(18):43-44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把"争做智慧教师、构建生命课堂"作为努力的方向。文章分别从五个各方面对"智慧教师"的品质做了分析说明,又对生命课堂的标志做了五点分析。继而将二者结合,得出智慧教师是构建生命课堂的前提,生命课堂是锤炼智慧教师的熔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