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庄子创作论》,阮忠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出版。这是一本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庄子散文创作及其风格特征的专著,另辟蹊径,使庄子的研究领域有所扩大。庄子散文,汪洋辟阁,仪态万方,而其拓意,则玄远高迈,文思奇幻,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葩.然而,对庄子其入其书,自秦汉以来虽研究者甚繁,但大多侧重在其丰富的已想内容上,困于庄老并称,就其玄深的哲学观和人生观进行闲场与探讨。明清之际,庄子散文作为文学作品,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清人刘熙载说:“庄子离真于延,离实于玄”。“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又说:“文…  相似文献   

2.
刘磊 《学语文》2016,(4):33-35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庖丁解牛》中出现的语言现象。2.分析《庖丁解牛》的文本构成,掌握散文文本细读的鉴赏方法。3.感知庄子的"寓言",明确庄子写作本文的目的。过程与方法:1.结合庄子的生活时代背景和思想认知,把握本文的内涵。2.通过诵读,了解散文内容、情感倾向。3.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赏析散文,注重提高学生散文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由于先秦诸子阐述不同学派的哲理和政治主张,所以他们的散文大都以论辩为主,属于哲理性散文,在众多的诸子散文中,就语言表达来说,尤以《孟子》、《庄子》、《韩非子》最为出色。  相似文献   

4.
孙鸿 《安康学院学报》1999,11(2):31-36,7
《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杰出的代表作。自古论庄者多从文学及哲学两方面探讨,而论庄散文者多着眼于《庄子》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很少注意其现实主义精神。本文从《庄子》的现实主义内容、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及其批判现实的根源三方面研讨《庄子》散文的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庄子》的散文艺术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鲁迅和闻一多以其精辟而新锐的理论洞察,于哲学与文学的会通处,抉发《庄子》独特的审美意蕴和散文艺术成就,以前瞻性的成果和富于现代色彩的学术理路,奠定了20世纪《庄子》散文艺术研究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庄子文章的风格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丰富的想象力等方面,简要分析了庄子散文的文学艺术成就,揭示了庄子散文对中国文学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苏轼的散文无论在创作风格还是在思想内容上都深受《庄子》影响。苏轼的散文构思奇特新颖,使作品呈现出《庄子》般的奇诡恣肆、幻化多变的创作风格,主要表现在想象力的丰富超然和说理方法的新奇独特。在思想内容上,苏轼的散文大多表现出了一种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这与庄子的脱弃一切物累,超然物外的哲学思想对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8.
邹小千 《语文知识》2014,(12):84-85
《庖丁解牛》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里的一篇著名散文。赏析庄子的这篇散文,一定要抓住他灌注其中的哲理性和文学性,只有这样,才能说是赏析到位。笔者在此试着解读一番。 众所周知,庄子吸收神话创作的精髓,大量采用和虚构寓言故事,将之作为阐发其哲学观点的论据,这些寓言故事又常常以人物间问答的方式出现。由于庄子写作“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因此故事人物的描写极为生动形象,如《逍遥游》中的许由敝屣功名的形象、《人间世》中楚狂接舆的形象、《养生主》中庖丁的形象等。  相似文献   

9.
《逍遥游》     
自读导言1.了解庄子及其作品。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3.赏析本文精巧的构思,奇特的想像,以及借寓言形式、综合多种论证方法,阐述深邃思想的写法。4.品味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说理形象化的语言特色。(解说:庄子的散文构思精巧,语言瑰丽,想像奇谲,论证严谨,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只有抓住难点,突出精要,恰当引导,方能化难为易,提高自读效果。)自读程序1.简介庄子及其作品。(解说:简介庄子生活的时代背景,为理解文章的思想作准备。)2.借助注释自读课文,并归纳文言词语和句式。文言词语:怒、…  相似文献   

10.
《逍遥游》位居《庄子·内篇》之首,是庄子散文的代表作,历来的中学语文教材都把它列为必修必选篇目。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其本身的艺术特色,以及教材选法失当等诸多因素,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鉴于庄子的散文属于典型的象征型文学作品,它是象意思维的产物,从理论上来说,教学《逍遥游》毫无疑义应该用综合同构教学法。但是由于这种方法目前尚未为人们所熟知,教材对该文的选法又由来已久,因此,这里笔者想着重强调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庄子》散文对艺术变形方法的运用是极为广泛的,该书以此法描写事物、塑造形象,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本文对其艺术变形现象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庄子》一书存在着化丑为美等多种变形描写方式。本文还重点从文艺美学的角度,论述了《庄子》散文艺术变形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2.
刘辰翁是最早以评点形式评论庄子的学者,其所著《南华真经点校》从“画”、“味”、“奇”等审美范,畴对庄子文学性进行了欣赏,别开生面,在庄子散文评点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历来被人们所推崇。长期以来,读者多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来评价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而对它作为辩论文的论辩特色却没有给予应有的评价。其实,庄子首先是一位思想家、哲学家。他写作散文的目的主要在于提出和论证自己的哲学思想。庄子散文所表现出来的高度的文学技巧,实质是一种思想表达的需要。论辩只是手段,是一种因有“论”而巧“辩”的特殊表达手法。巧“辩”中生“论”,更加丰富了庄子的精神世界。庄子散文可以说是深邃的哲学思辨与优美的散文形式完美结合的产物,是论辩的抽象性与形象性有机统一的杰作,从而构成了先秦诸子论辩散文中的独特类型。  相似文献   

14.
<正>《庄子》以其独特的言说方式成就了其“文学性”,作者庄子也成为诸子中真正的“文学家”。道家对于形而上与终极性问题的思考在诸子中也最为突出,庄子被牟宗三称为“半个哲学家”。实际上,《庄子》的文学性衍生于哲学性。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有必要依据《庄子》哲理散文的文体特性,恢复其文化经典的地位。具体到《逍遥游》,就要发挥其在语文课程中“定篇”的作用,将语言和哲学思想的关系作为教学重点,随之调整阅读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南华雪心编》是《庄子》散文评点的集大成之作,该书从多种角度展现了庄子的人格美以及《庄子》的艺术美。综观《南华雪心编》,《庄子》的文风可以概括为五大状貌:雄奇警辟、飘忽俊逸、谐趣幽默、醒快犀利、冷隽危峭。  相似文献   

16.
清代《庄子》散文评点对《庄子》散文艺术进行了全面的解析,表现了出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如以"时文之法"解庄,以诗解庄,因声求气,文理并重等。这些特征大大开拓了庄子散文的审美空间,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庄子》散文历来为人们所称道,金圣叹称之为“天下奇书”,闻一多先生称之为“干真万真的文学”。《庄子》散文究竟美在何处?清末评论家刘熙载曾用一个“飞”字来形容,可谓得《庄子》散文的神韵。他说:“文之神妙,莫过于能飞,庄子之言鹏曰‘怒而飞’,今观其文,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殆得‘飞’之机者。乌知非鹏之学为周耶?”《庄子》散文正是飘然而来,忽然而去,既断而续,既续又断,其间留下了许多的“空白”让读者去想象,去揣摩,去欣赏他那诡奇的风格,去体悟他那玄妙的思想。 想象的奇特,思维的跃动,思想的玄妙使《庄子》散文在行文上形成三个明显的特点:意象  相似文献   

18.
文学史上常以“庄骚”并称,人们注重《庄子》的散文价值和《楚辞》的诗歌地位。然而,作为先秦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镶嵌于《庄子》文本中,且长期以来未引起足够重视的哲理韵文,亦具有独特的艺术风貌和重要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庄子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变形艺术大师,其变形艺术达到了很高成就。这突出表现在他所创造的众多怪诞、离奇的艺术形象。无论是在散文创作上,还是在小说和诗歌创作上,历代的许多作家、诗人都有意识地吸收和借鉴《庄子》的变形艺术,因而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20.
《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第一篇,亦是庄子散文的代表作。它的中心思想是说: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空、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所谓“逍遥游”就是无拘无束地绝对自由地活动。我认为,庄子的思想基本上是消极的,他的政治主张一般说来也是反动的,但是《庄子》散文作为文学作品却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庄子》散文一般都想象丰富,宏放雄肆,壮丽瑰玮,有很浓厚的文学意味。《逍遥游》这篇文章集中体现了《庄子》散文的艺术风格。首先,《逍遥游》在构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