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为教育学领域内的“外来者”,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能否适应专业学习环境,建立专业认同,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对13位跨学科考入教育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建构了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专业声誉、专业学习效能感、专业培养环境是影响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主要因素,专业认同对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与专业归属感有显著影响。建议重视专业声誉的学科激励作用,加强积极的心理认知能力培养,营造良好的专业培养环境以提升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2.
硕士研究生跨学科报考和录取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越来越普遍。跨学科硕士研究生面临学科和专业背景的差异,给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提出了新的课题。跨学科硕士研究生也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了契机。本文以蔬菜学专业为例,分析了跨学科硕士研究生面对的不利条件及其优势,提出了提高农科院校跨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可能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着创新素质是地学研究生专业实践与应用基础研究的动力源泉这一原则,本文在分析地学研究生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围绕提高地学研究生创新及实践能力这一目标,通过强调培养过程中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互动,提出对地学研究生进行全过程跟踪、多层次、分阶段的强化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结合当前我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介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进行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改革实践的整体情况与方法。以土木工程学科为例,从搭建科研创新平台、制订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构建跨学科研究生知识结构等方面总结具有专业特色的跨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可为改进跨学科研究生的教育与管理水平、提高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地球科学(地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比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地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分析中加高校培养模式的优势及特色,吸收加拿大地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优点,为我国相关博士研究生培养、课程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武汉大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实践为基础,通过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特区建设,大胆探索并客观分析跨学科导师团队合作指导方式改革、跨学科招生方式改革、跨学科培养方法改革、跨学科课程共享平台建设以及跨学科奖助体系、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和学位授予等改革的具体路径与实施效果,进而形成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如何适应新工科建设需要,提高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建立优质的跨校跨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平台,是现今国内诸多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对中国矿业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从学生专业基础、教学模式、培养体系及导师知识结构等方面,指出当前国内高校推进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提出改进的对策及深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具有协同创新的生物学专业创新型高素质研究生人才的培养入手,重点围绕导师团队协同、跨学科协同、开放式协同培养等,探讨协同创新环境下提高地方高校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措施,旨在进一步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提高研究生综合素养,推动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积极有序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探索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呼唤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和初步成果对于推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 ,发展高层次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我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是整个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的一种补充模式 ,积极探索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新体制 ,培养跨世纪的复合型人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我国教育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生的特征,即他们多为自发地通过考试选拔进入硕士或博士阶段学习,其目标取向既有学术性追求,也有各种复杂的生活性追求.认为跨学科比例高、学科背景复杂是我国教育学领域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一个突出特征.学业适应需求与教师有限指导之间的矛盾、成长周期与跨学科优势体现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对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两大挑战.指出应加强前期合理选拔,注重考查研究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和原有学科基础素质;教师也要了解跨专业研究生的成长特点,掌握培养跨专业研究生的技巧;在院校层面则要通过跨学科课程和项目的优化设置,建立基础知识补充的有效督导机制,对跨学科培养给予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对美国大学计算机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必修和选修课程设置及课堂实施过程进行分析,并以河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为例,介绍我国应用型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对比中美计算机研究生教育特点,提出我国计算机研究生教育应该在交叉学科协同培养模式下,增加跨专业选修课程,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这将有利于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及应用能力,提高我国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面对学科间交叉融合日益密切的时代特征,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分析了特色行业大学开展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实意义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业特色大学着力推进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举措:以优势学科为主体,建立跨学科研究平台促进形成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与行业结合紧密和特色学科的优...  相似文献   

13.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新,迫切需要对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优化,这是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实施的现实需要,亦是推进知识产权管理“新文科”内涵式发展的必经之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应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社会需求为指引、以知识应用为导向,促进跨学科交叉、多主体协同,通过明确知识产权管理研究生人才培养定位,组建新时代高素质师资队伍,制定适应新形势需求教学体系,建设“资金+平台+基地”的教学资源,构建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实施路径,探索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研究生人才“教—学—用—评”一体化培养模式,为国家、企业和社会输送复合型、应用型知识产权管理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4.
在新形势驱动下,亟须对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进,对工科研究生的培养中,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同样重要.提出采用基础与应用相结合的新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从新形势下工科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求为切入点,对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修正;以导师导向机制为基础,建立相应的研究生引导体系和激励机制;最后结合北京理工大学培养环节...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利用高校内外、国内国外各方面的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开放、集成和高效的多主体协同培养研究生的体系。充分挖掘学校自身潜力,推动硕士生、博士生的基础研究和新药临床前研究等科研创新,构建2个学科交叉创新研究平台;将医院、药检所和药企的创新特色与要求纳入研究生培养内容,构建3个相应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强化学术氛围和加强交流,构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从而形成了开展研究生实践教育的立体网络,为培养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型药学研究生人才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美国研究生STEM教育核心能力框架为其高科技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对《21世纪研究生STEM教育》报告中美国硕士与博士研究生STEM教育的最新核心能力分析,形成2项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和26项三级指标的最新核心能力标准框架。跨学科多元教育要素整合的内生路径和多元利益主体协作的外促路径,构成了美国研究生STEM教育核心能力培养路径。我国研究生教育亟需构建基于类型和专业的研究生核心能力框架;强化学科能力各要素的关系研究,完善专业能力的内容与考核机制;明确可转移能力的具体内容,制定多元的培养路径;立足协同多元利益主体,建立研究生核心能力联动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论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人格塑造”三位一体的硕士研究生素质教育模式的意义、内容和形成背景,提出了“知识传授是提高硕士研究生素质之基础”、“能力培养是提高硕士研究生素质之核心”、“人格塑造是提高硕士研究生素质之保障”等基本观点,并结合海南大学诉讼法学科多年来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概括总结出了如何实现上述三位一体的硕士研究生素质教育模式的途径和方法,以及所产生的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学生有学业适应的问题,跨专业给研究生带来了更严重的学业适应问题。鉴于此,通过跨专业研究生学业适应心理问题的各种表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从加强对跨专业学生学业的指导;肯定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动机;加强对跨专业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三方面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以期能够引起各学校和学生对跨专业研究生学习心理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湖南省三所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研究生总体上政治觉悟高,政治素质较好,有明确的政治发展方向,爱国热情也很高;比较喜欢所学专业,对于自身发展方向有更理性的看法;注重人际交往,重视人际资源的积累,能正确处理多方面关系;婚姻与爱情的观念比较开放;对自我表现和导师的满意度相对较高;但存在承受的压力大,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出勤率较低、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相对缺乏,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满意度有待提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