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学习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以师生的情感为基础,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一旦学生对老师感到亲切,才敢于独立思考,才敢于交流思想。所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认为做到“近、尊、爱”能有利的促进情感教学。  相似文献   

2.
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之间能以一种真诚的态度去传递情感,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而且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的数学智慧在真情互动中生成呢?现从一些微小视角,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探究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是师生共同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兴趣浓厚,学习效率高,智慧就能得到充分发展.这就要求教师  相似文献   

4.
情境教学是通过营造一定的课堂情境,创设适宜探究学习的教学环境,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从而激活学生的情感思维,使学生在情感思维中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培养能力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情景教学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转变(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李杰 《辽宁教育》2018,(1):89-90
新课标确立了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核心的教学目标,情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根本动力与心理支撑。没有情感参与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是不会主动、积极的。教学过程中,以师情激生情,以师情唤生情,实现师生情感共鸣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最根本的方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情感这一教学的生命线,营造浓浓的情感氛围,让教学进入情感世界,课堂才会生机盎然。  相似文献   

6.
特殊时期要通过新颖的网课教学创新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加强师生沟通,提升学习效率,收获更多的学习成果。在网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信息双向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的过程。师生情感共融,是思维共鸣的前提,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本条件。有了情感就能使学生提起对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科学的热爱和献身,往往从兴趣开始。一般来说,学生总是把老师与所教的学科联系在一起去表现他们的情感。当学生喜欢这位老师时,  相似文献   

8.
教师与学生之间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心理学证明.兴趣和情感是密切联系的,有情感才肯能有兴趣,学习不仅是理智的活动,更是理智与情感的交织。教学过程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又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  相似文献   

9.
韩宝林 《教学随笔》2007,(12):23-23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所以如何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证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发掘学生情感的积极因素,它可以促使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和参与数学活动更加积极主动。  相似文献   

10.
孟诚 《中学教学参考》2010,(29):121-121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需要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的及时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课程的教学形态。利用探究性学习促进生成性教学,在探究中促进学生各种能力和情感的生成,创设适于学生成长的生态环境,无疑更能让不同禀赋的学生,通过教育教学过程,闪现人性、张扬个性、生发潜能。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谈对于新教材中探究实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一、巧妙使用各种激励方法引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激励是一种有艺术的教学方式。激励就是创设一种适宜的教学环境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在德、智和人格方面得以健康的发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恰当地使用激励手段,就可以有效地引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1.运用情感激励手段,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关注情感教学,通过教师指导,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情感互动将有利于增强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自信,端正学习  相似文献   

12.
冯玉娥 《河北教育》2005,(24):39-39
课堂教学是师生间信息交流的过程,在教学中运用情感信息培养学生兴趣,创设一种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正初中美术课程是全体初中学生必修的课程,是学校开展美育的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对美术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掌握,能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感知能力与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学生学习的效果如何,不仅受美术学科本身特征的影响,还与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体验有关。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这是美术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一、架设情感交流桥梁,实现师生情感沟通情感是感知美的第一要素,具有很强的感染性。以情动  相似文献   

14.
从事英语教学多年,笔者认识到:教学不仅是教和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教学过程中师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为教学活动提供动力源泉,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那么,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本人认为:激发兴趣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1.以情激趣。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情绪会随之高涨,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师生情感融洽能使学生敢想、敢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何渗透情感态度,凝聚学生价值观的呢?一、师生心融,增强学生学习的意识1.思想上的心融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每个学生否有自尊心,特别是  相似文献   

17.
姜宁 《天津教育》2000,(9):35-37
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热情与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体现。因此,在教学中大胆放手,积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给学生创设一些参与的情境,多一点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增强信心,体味成功的愉快。   一、 多种手段,激发参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进取动机,改善学习态度,实现“乐学”。 1.情感共振,诱导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情感应置于前提位置,它是教学过程和谐的最基本条件。教师要重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使情感信息交流和知…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而课堂提问正是信息交流的主要形式和重要途径。通过提问不仅能够表达教师的教学要求,了解学生的认知状态,而且可以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情感,实现师生间包括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交流,在交流中实现相互沟通、相互影  相似文献   

19.
情感,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兴趣、感触等内心体验。历史情感教育,是指在历史教学中充分挖掘情感教育中的各种因素,通过师生情感  相似文献   

20.
情感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态度体验,它反映着学生学习和需要之间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心情舒畅、乐观、思维开阔、活跃的情感,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反心情沮丧、悲观、思维消极、被动的情感,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情感变化,积极创造美好的情感境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