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随着新课标的下达,"减负增效"成了校园里十分流行的词语,且众多矛头均指向了作业。教师给学生预留作业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如此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同时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然而假如教师不能以"减负增效"思想为基点,科学进行小学英语作业的精品化,就会适得其反,加重学生的负担。至此,笔者依据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有针对性地对基于"减负增效"思想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精品化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可以提高其学习与研究等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农村初中英语作业质量不容乐观的现状,笔者将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按照时间严格划分,并按此严格遵循,不随意给学生"加餐"或"节食"。经过实践教学证明,五类作业法,对于一线农村初中教师,是一种减负与提质,对于学生来说,更是轻负高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公布《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减负十条"一出,热议一片,有关部门当天就收到上千条意见。记者随即采访本市小学多名校长和教师后发现",不留作业"一条争议最大。(8月26日《北京日报》)"减负十条"让家长们怎么办?其实,给孩子留不留作业不是大家争论的中心,问题是应该给孩子们留多少作业?不留作业,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如何体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要求必须减轻中小学生的作业负担,这样的要求与学生的个体发展是非常符合的.在给学生减负的大背景下,我对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心得.我认为,初中数学作业在进行量减的前提下,还必须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让初中生可以主动、积极地完成作业,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那么,减负背景下究竟如何有效设计初中数学作业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作业的布置应适当。《现代教学》:"减负"新规中提出要"减少作业",有不少教师和家长对此并不认同,您对此有什么看法?纪明泽:作业有其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它能帮助学生巩固、衔接、复习和预习所学的知识,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不可缺少的。目前,作业成为小学生"减负"的重点之一,是因为有些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确实太多了,形式也比较单一,有不少重复性作业。为  相似文献   

6.
邱翀 《新教师》2022,(4):32-33
"双减"之前,小学生作业负担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这些作业多为机械式、重复性的作业. "双减"政策一实施,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减少,这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也给一线教师出了"考题":如何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时,摒弃以往机械、重复、一刀切的作业模式,优化作业内容,改变作业形式,增加作业内涵,设计有特色...  相似文献   

7.
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导致学生作业量一直居高不下,进而高负荷的作业量也给学生和老师带来了诸多问题。如何"减负增效",体现作业的科学性?从教育实践的数据、传统作业内容的比对及完成方式等要素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历经了历时20多年、总共49道"减负令"之后,如今的学生依旧苦唱:"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每天起得最早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的确,"减负"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当更多的人在关注学生的书包、关注学生的课业负担时,我们是否应该换个视角来审视这个问题?在笔者看来,最本质的"减负"问题应该先从课堂"减"起——如果  相似文献   

9.
《上海教育》2012,(Z2):96-97
减负增效的思考与探索作业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常见的学习活动,同时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减轻小学生不必要的作业负担已经成为广大教育界有识之士和管理部门的共同追求。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落实作业减负增效?这就需要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质"上下工夫,在"量"上做文章。作业布置如何关注学生的差异?作业评价该如何发挥教育功能?我们觉得,突破口在于解决以下两个问题:让每个学生做对他来说需要练习的习题和题量,即改原来布置"统一量"作业为现在推荐"自定量"作业(见图1);养成自主"习得"的态度和方法,学会作业的自我管理。这两个问题也成为了我们探索作业减负增  相似文献   

10.
2009年秋,新学期伊始,湖北省武汉市一小学宣布成立首个"终身发展实验班",该班学生一到六年级没有任何书面家庭作业,取而代之的是学会家务劳动等6项素质作业.该校的校长表示,"终身发展实验班"的开设是为了给学生减负,把时间还给孩子,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全面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无家庭作业"的举措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被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这究竟是学校顺应素质教育潮流、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破冰之举,还是拿学生的前途与应试教育进行的一次冒险博弈? 的确,这个"无作业班"的开办顺应了"减负"潮流,是一项大胆的探索尝试.  相似文献   

11.
以减负增效为导向构建高效化学作业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的作业是学生学习负担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减负增效"最重要的抓手,减负是增效的手段,增效是减负的目的,两者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笔者结合高中化学学科特点,以"减负增效"理论为导向,分析造成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原因,并提出构建高效作业管理系统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2.
我们对如何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进行了思考,并实施了具有我校特点的"两减两加"减负新举措:第一减是"不同学生不同减"。如我校三年级在减负上采取了作业自主选择的举措。教师把机械式的抄写作业改为预习式作业、自助式作业、活动式作业、互动式作业,允许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完  相似文献   

13.
"减负增效"是我们现在提得最多的话题。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在课堂上该如何"减负"、怎样"增效"呢?许多教师认为,只要在课堂上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能当堂完成作业,就是"减负增效"了。对于"减负增效"的实质理解不透,不能很好地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方法,去真正地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由于教师片面地追求形式上的"减负增效",学生学得不够深入,练得不够充分,课堂教学匆匆收场,教学质量不能真正得到保证。如何真正做到"减负增效"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笔者以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落实"减负增效"。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关注作业的设计,在给作业减"量"的同时,要注意提高作业设计的"质"。教师可以从给作业增添"趣味""人情味"和"生活味"三方面优化英语作业设计,从而点燃学生做作业的热情,让学生在愉悦中作业,实现减负增效。  相似文献   

15.
许多无效重复的作业挤占了小学生的课外生活,有时作业实在太多,大多时候都要家长帮助完成,家长和孩子都煎熬在作业的痛苦中。"给学生减负,还孩子一片天空",是一个老生常谈又迫在眉睫的话题了。我们要切实转变"一切围着考试转"的教育方式和理念,给学生课外作业插上轻松的翅膀,让素质教育首先从减负开始。  相似文献   

16.
一、减轻学生负担忌两个极端 (1)忌放松式的"减负" "减负"不等于降低教学要求,"减负"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少学,而是使学生学得更好."减负"是减轻沉重的负担,把学生从大量"无效劳动"的作业中解脱出来,使其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25年走出的“轻负高效”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经20多年,49道"减负令",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仍然是困扰教育的一大难题。"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学生还在唱自己创编的儿歌,家长依然在左右为难,人大代表们也仍然在不断呼吁,可是,减负之路到底该如何走?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问题进行了特别强调,减负已成为当务之急。课业负担指的是超出学生可承受能力的课内和课外过重的作业;减负指的是减掉超出学生可承载的作业,回到学生可承载的范围。那么,课业负担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认为: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一、减轻学生负担忌两个极端 (1)忌放松式的"减负" "减负"不等于降低教学要求,"减负"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少学,而是使学生学得更好."减负"是减轻沉重的负担,把学生从大量"无效劳动"的作业中解脱出来,使其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20.
最近,关于"减负"的话题在各大报纸和网络上每每多见,大家各抒己见,众说纷纭。但是,对"减负"工作的意义,并非所有人都很清楚。有个别地方、个别学校在"减负"中采取了简单的"剪"法:不是说"作业太多"吗?那就干脆不布置作业了;不是说"考试频繁"吗?那就干脆取消考试;不是说"课业负担重"吗?那就只管讲课,也不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了;"在校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