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消费具有享乐主义倾向。炫耀消费、超前消费、时尚消费、精神消费价值的缺损和消费需求与价值的背离是其主要表现。享乐主义在大学校园的滋生蔓延,腐蚀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专业学习和身心健康,导致理想信念淡薄、道德素质下降,冲击社会生活。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型的影响、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主导和商品符号象征意义的诱导是享乐主义对当代大学生产生影响的社会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2.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导向杜明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们在人生价值观的选择上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他们中有些人骚动不安,议论的话题也由一贯地追求“理想”转向了一味地追求“实惠”。在思想意识方面,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  相似文献   

3.
由于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部分大学生思想和观念仍不成熟、不稳定,其“三观”仍在逐步树立的过程中,极易受到不良意识形态、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权力至上等影响,出现价值困惑。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价值困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需要我们认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取决于经济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对人的精神需要的重视和尊重的程度。在多元化社会的今天,多样性发展的背景下,部分大学生身上集中表现出来的更多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倾向,也对大学生素质的整体提升产生极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5.
付相源 《学周刊C版》2014,(12):239-239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统称为“四风”.“四风”问题不但违背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也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严重危害.大学生有必要了解、认识“四风”,并进行自我反思,从而在破除“四风”中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学生网红”现象中存在着一种以消费主义为价值内核的“泛娱乐化”倾向。这种倾向的形成主要受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隐含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消解情势。“大学生网红”现象中的“泛娱乐化”倾向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具有双重破坏力:一方面是以“消费主义幻象”破坏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另一方面是以“意见领袖的梦想”破坏大学生的自我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关切“网红”主体利益诉求,建构价值观防御体系是抵制“大学生网红”现象中“泛娱乐化”倾向对高校意识形态隐蔽性冲击的思想政治教育三重进路。  相似文献   

7.
【话题设计】在当下享乐主义有所抬头的背景下,有能力“尽情”消费似乎成了一种拉动经济增长的“进步”行为。然而,在鼓励“消费”的喧嚣声中,浮华与奢侈制造的虚假繁荣,也带来大量的浪费,其给社会造成的伤害不仅仅是物质上“紧缺与亏空”,更是道德伦理上“礼崩乐坏”。因此党中央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请以“节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诗歌除外)。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8.
对大学生"负翁"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大学生消费心理的不成熟性以及家庭和学校对大学生消费缺乏教育和监管,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负债消费,成为校园“负翁”。如果任其发展,校园“负翁”会给整个校园和社会带来危害。学校应采取各种措施,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合理理财”和“适度消费”的教育,以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采用人格健康调查表“UPI”对师专484名一年级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一年级大学生中有16。7%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有34.1%可能有某种心理障碍,这些学生中女生多于男生,文科学生多于理科学生。一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强迫、抑郁三种神经症倾向,占31%-51%左右,其中男生焦虑症倾向高于女生,女生强迫症倾向高于男生,女生有比较明显的抑郁症倾向;文科学生强迫症倾向高于理科学生,理科学生焦虑症倾向高于文科学生,文科学生抑郁症倾向明显。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学生中的享乐主义现象越来越多,存在的享乐主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它成为制约大学生提高自身思想素质的一大障碍。因此,深入了解享乐主义在大学生中的具体表现和严重危害,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积极探讨消除享乐主义的有效对策,这为高校营造有利于克服享乐主义的育人环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的价值观及其导向,是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具有核心和实质性的课题,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基本格调是积极健康的、务实向上的,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不容低估,这与社会舆论导向的失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不响大有关系。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导向,必须把爱国主义作为基本主题,把集体主义作为基本原则,把社会主义作为根本方向,把社会实践作为根本途径,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作为契合点。  相似文献   

12.
大学学习阶段是广大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现形成的重要阶段,作为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一个方面,我们要认真分析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将在大学生中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到学校的“两课”教学及其它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使大学生增强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增强对社会腐败现象的认识,树立坚定的反腐倡廉的思想观念,为将来走向社会打好牢固的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思想多元化,责任意识淡漠,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倾向严重。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对策,发挥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无疑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快乐观的教育是我国当前道德教育中容易忽视又十分重要的教育,它是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快乐说不是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不是利己主义,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我们既不提倡“禁欲主义”、“苦行主义”,也不提倡“享乐主义”、“纵欲主义”。我们提倡一种“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快乐观,并对学生进行“选择、享受快乐、创造快乐”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偏离主要表现为幸福主体上的个人主义倾向、幸福取向上的享乐主义倾向以及幸福手段上的机会主义倾向.对大学生幸福观的教育政策,一是注重学生追求幸福过程中的智商培养,使其具有认知幸福的能力;二是注重学生追求幸福过程中的情商培养,使其具有体验幸福的能力;三是注重学生追求幸福过程中的逆商培养,使其具有创造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加强高校爱情道德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恋爱是高校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但由于大学生受人生观、爱情观、道德观不成熟、不稳定及各种错误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其恋爱出现了三种较为突出的不良倾向:“追形势、赶时髦”的盲目性倾向;“寻求刺激,消除寂寞”--褒读爱情的倾向:“失恋、失志、失德”--丧失理智的倾向。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为此,高校对大学生恋爱,决不能放任自流,而应加强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7.
从大学生的学习取向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全国万名大学生的随机抽样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取向上,倾向于“实用技术”,严重忽视“人文知识”的学习。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技术主义和狭隘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由此,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吴彬 《教书育人》2007,(9):49-50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的价值观趋向功利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竞争衍生出来的损人利己、唯利是图、金钱至上以及享乐主义在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致使“个人奋斗、自我实现”成为不少学生的价值取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围绕国家教委《意见》精神,着重剖析当前对大学生影响较大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并对深化“两课”教学改革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20.
依恋群体: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斌 《江苏高教》2004,(6):54-56
人们往往以不低于其所处阶层的价值尺度为评价“得失”的基本标准。尽管大学生属于“幸运儿”,但是他们体验到的竞争氛围会比其他同龄人更加强烈。大学更看重个人成功的教育设计强化了大学生的“原子化”倾向,大学生心理问题过多的主要原因是过分“个体化”实践的结果。要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需要学校拓展自身的教育角色,为大学生发展出可以依恋的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