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社会关爱是关注、理解、欣赏和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存、生活和生命状态的价值选择和实践行动。它是人类值得珍惜的一种智慧和境界,是人类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社会关爱是关注、理解、欣赏和尊重每一^h人的生存、生活和生命状态的价值选择和实践行动。它是人类值得珍惜的一种智慧和境界,是人类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策划者说社会关爱是关注、理解、欣赏和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存、生活和生命状态的价值选择和实践行动。它是人类值得珍惜的一种智慧和境界,是人类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名魂·命     
一个人的名字与一个人的灵魂存在着一种不可思议的联系,呼唤一个人的名字可以控制一个人的灵魂,这是梅山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巫术观念。而根据原始人类的共识,灵魂可以独立于肉体之外,控制了一个人的灵魂,肉体就等于死亡了。因此,原始人类把自己的名字看得特别神秘。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一直是人类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被喻为人类最美好的创造。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都凝聚着深沉的生命意识和人类精神。它总是在字里行间呼唤着人的思想情感,直指人性本身,以其丰富的诗意、情意对人的心灵进行潜移默化的陶冶,对人的精神领域进行净化、深化和拓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美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不可缺少的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向往美、追求美、热爱美是人类生活的一个目的,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心理需要,是全面发展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一个完美和谐的人的心理结构应包括智力、伦理、审美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孤独”是王安忆创作中的一个情结。在她看来,人类本质上是一个流浪与飘流的群体,人生在根本上是一次孤独的旅行。本文从“孤独”这一视角论述了王安忆对人的生存境遇与人类生存本质的追问。透过对“孤独”的深切体验与审视,寄托了王安忆对人生之谜、人的生存与命运的执著探寻与叩问,从根本上服务于她试图拯救人类于生存困境并在精神上实现救赎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6.
文艺复兴是西欧从中世纪文明向近代社会过渡的一个时代。作为这个时代最具渗透性的一种文化现象 ,人文主义必然打上时代的印记。“什么是人文主义”这个问题绝不会有一个人人信服的标准答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在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 ,人类对自身的精神处境愈来愈不满意。以人的能力、价值、尊严为主题的人文主义研究将是一个历久长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想象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必不可少的能力。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说:“想象”,这是一种物质,没有它,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思想的人、一个有理性的生物、一个真正的人”。文学艺术的创作,主要是通过形象思维来完成的,而形象思维的核心就是想象。十九世纪的德国大诗人认为:“每一种  相似文献   

8.
网络思维与教育主体的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千年前的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人是理性的动物”,将人类与动物界区分开来,并高于动物界。这大概是人类对自身界定最有影响的了,即使在今天也不能说它就没有价值。这里所谓理性,也就是指人类的智慧性存在。故而,智慧被喻为“人类最美丽的花朵”。而人的智慧的最集中体现是人的思维,因此人的思维,特别是人的理性的思维才是人类揖别动物界之根本。一个人思维能力的高低反映了他智慧的高低,智慧是思维过程的产品。集中反映人类思维积累的科学发展史,根本上也就是人类思维的发展史。 一、思维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9.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由此可见,感恩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感恩是一种先进的文明。如果我们人类有一颗感恩的心,人类与社会、人类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就会变得和谐美好,之间的关系就是更加亲切。我们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因为有了这样的一种感恩品质,就会变得快乐和幸福,个体的生命就会更加有意义。寻求实施感恩教育最佳途径和方法,对感恩教育的现状调查和针对目前的现状实施相应的策略,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生来就有一种内驱力,由它把人格汇成一个总目标,这个总目标就是追求优越,而人对优越的渴望,是起因于人的自卑感。“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人类地位所以增进的原因……,人类的行为都是出于自卑感及对自卑感的克服与超越。事实上依我看来,我们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他认为自  相似文献   

11.
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人类优秀文化的沉淀和积累,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语文教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是传承文化的主要方式,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主要手段。为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李航 《中学教学参考》2012,(24):101-102
正确的价值观是一个人心理正常运作的主要条件。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关注的是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提倡研究和培养人类自身存在的积极心理品质,而不仅仅局限于对心理疾病的矫正。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价值观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是万物之灵,人不仅具有可教育性,而且有对教育的需要性。教育是对人的成全。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指出:“有人说,人是一个‘可教的动物’,这是一个不坏的定义,实际上,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不论是整个人类,还是人类中的个体,都有对教育的需要性。我国古代教育著作《学记》一开篇就强调人对教育的需要性:“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相似文献   

14.
人的需要与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是相互依存的,人类创造了社会,也创造了体育,体育又促进了人类的发展。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人对体育的需要也表现为一种社会需要。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必须以人的需要作为研究的基础,鉴于此,本文试图对不同社会形态下人的需要与体育发展的关系进行社会学分析。一、人类的早期进化为体育的萌芽奠定了基础1.两足行走使体育成为可能人类的起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当类人猿利用两足行走时,就意味着人类起源的正式开始。两足行走的形成不仅是人体生物学上的改变,而且是人类适应自然的重大改变。正是人类的两足行走…  相似文献   

15.
人是万物之灵,人不仅具有可教育性,而且有对教育的需要性。教育是对人的成全。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指出:"有人说,人是一个‘可教的动物’,这是一个不坏的定义,实际上,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不论是整个人类,还是人类中的个体,都有对教育的需要性。我国古代教育著作《学记》一开篇就强调人对教育的需要性:"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什么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动物只有哺育,没有教育。动物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活着,但人不是。康德曾说过,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因此,教育只是人类独有的一种行为,是造就人的一种现象。作为教育对象的人,其人性有性善与性恶之说。教育的目的即扬善抑恶,使人不断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17.
<正>书,带我们进入知识的海洋;书,带我们畅游神秘的历史;书,带我们进入梦想的天堂;书是一种对人类有益的营养品,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读书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多读书,能使人心情愉悦。读书是对话的艺术,有位哲人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两人交换之后,每个人手中仍然只有一个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什么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动物只有哺育,没有教育。动物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活着,但人不是。康德曾说过,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因此,教育只是人类独有的一种行为,是造就人的一种现象。作为教育对象的人,其人性有性善与性恶之说。教育的目的即扬善抑恶,使人不断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19.
在古希腊曾流传过这样一个故事:上帝在创造人类时犹豫不决,不知道要创造几种人,他看到邪恶的魔鬼和正义的天使较量,便也决定在人间创造两种人———一种代表正义,另一种代表邪恶。突然一声巨响,天庭微微颤动,魔鬼和天使把宇宙打开一个大洞,怒气冲冲的上帝草率地把两种人结合起来,成为了一种人,这就是我们人类自己,一个躯体,两个灵魂,一个叫正义,另一个叫邪恶。从此就有了这样的说法:“矛盾的上帝在矛盾之时创造了人,人本身也是矛盾的。”是呀,不然怎么会有“意志”、“毅力”、“挑战自我”……的字眼。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的躯体内,正义…  相似文献   

20.
人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还是一种精神的存在。人的精神存在是一个相对于物质存在而言的主观存在和意识存在,即对存在的意识状态、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主观理解、感受、向往与追求,是人不同于物的根本标志,也是人不断超越物质世界,超越人类自身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