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自编的“小学生家长参与家庭作业行为调查问卷”,抽样调查宁波市1736位小学生家长,结果发现:第一,家长主要通过“作业辅导”“提供支持”“作业监督”等行为参与孩子的家庭作业;第二,“双减”政策要求的“家校沟通”“引导孩子自主管理”的行为水平相对较低;第三,子女的类型与就读年级显著影响家长的参与行为;第四,家长对孩子的作业参与时间是影响参与行为的重要变量。从“双减”政策需要家校合作的视角出发,提出两方面建议:第一,家长应根据孩子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五种参与行为;第二,学校应多途径协助家长提高参与行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最近,不少幼儿家长致电本刊,反映一些“教育商人”们打着“神童教育”的旗号,鼓吹什么“0岁识字,3岁脱盲”;“儿童个个都是神童、天才、大师”;甚至吹嘘“让神童进入千家万户’’等等。面对这些“狂言广告”,许多家长真假难辨,不知这些说法是否科学、合理?为了帮助家长朋友消除困惑、正视此类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3.
家长会初探     
在升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压力下,家长会原有的功能已经丧失,正在“变味”。为了使家长会起到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交流,探讨教育孩子方法的“舞台”的作用,笔者认为:①做好规划追求实效;②分批召开家长会;③让家长感知孩子的优点与不足,让家长成为家长会的主角。  相似文献   

4.
每次开家长会,学生紧张,怕挨批评;家长不来,怕丢面子;我更头痛,怕没效果。怎样才能使家长会真正起到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教育学生的作用,变成学生欢迎、家长企盼、老师满意的会呢?经过思考,本学期我进行了大胆尝试。在家长会上,我没有“一、二、三、四”地对家长提出过多的要求,也没有像介绍劣质系列产品似的批评后进生,更没有训斥家长。我把家长会大致分为三步。第一步:让由学生推选出来的我班的“小名星、名家、功臣、进步生”与家长见面,介绍自己的优点,展示自己的才艺。“故事大王”刘西洋、“小作家”赵放、“…  相似文献   

5.
家长的玩具观有益在园幼儿顺利升入小学,实现幼小衔接,但其认识上的个体差异明显;家长普遍重视玩具“开发智力”的价值,表明“学习”仍被认为是首要的;家长对玩具寄予过多期望,却较少关照儿童生活质量的提高,又可能给儿童玩玩具平添压力。  相似文献   

6.
丁亚平 《江西教育》2023,(23):16-17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和贯彻实施,部分家长在面对新的教育形式时感到焦虑和不适应。针对家长的这种焦虑心态,本文提出了“双知”的应对策略:从知“己”的角度出发,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家长自身的认知水平;从知“彼”的角度出发,让家长有更多机会了解课堂、参与课堂,提升对学校教育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家长代言人”制度的理论依据、具体运行模式及其成效。本文认为,“家长代言人”制度是现代议会代议制度在学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它为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搭起了沟通平台,加强了学校的管理督促工作;让家长真正参与学校管理;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共同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形成教育合力,是提升办学水平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8.
日前,天津市妇联和家庭教育研究会对1000多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8.9%的家长不同意“孩子学习课本知识是学校的事,家长没必要管得太具体”的说法;  相似文献   

9.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障碍的成因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曾与部分幼儿教师、家长就“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问题进行了访谈。下面是部分访谈记录:教师A:“沟通问题重在老师,重在老师的观念。家长一般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家长比较主动,但不多;另一种是家长本身很内向、很忙的。因此,教师主动与家长沟通尤为重要。”“早晨,家长送幼儿入园时,一般没时间进行长谈,因此下午家长接幼儿离园时,教师让家长等半小时后进行长谈,或是电话家访,或教师与家长约好时间交流。”“家长比较欢迎面谈和电话谈两种方式。”教师B:“幼儿园的家长工作比较难做,教师本身教育技能和与人交往的方…  相似文献   

10.
扫描     
《小学教学参考》2004,(12):24-25
家长别犯“疑心病”;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掌握双语的人更聪明;别让孩子嫌贫爱富;中国家长比美国家长易怒 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爱笑;英国的“餐桌课堂”;富翁的财富;清点你的财富;培养孩子金钱观的五个步骤;珠宝商的“别出心裁”;谁将孩子的消费吹胀。  相似文献   

11.
杨苗 《教育》2006,(7):48-50
教育乱收费究竟乱在哪里?家长、校长、县长,人人都有自己的苦衷;治理乱收费的良方何在?国家、地方、家庭,对教育投入的分担比例怎样才算合理? 与招生入学挂钩的高额“赞助费”,让家长们有苦难言;公办学校中看似平等自愿的“择校费”,被家长们深恶痛绝;名目繁多的车费、矿泉水费、零食费、过节费、活动费等等,则使家长们防不胜防……家长们不禁要问:供一个孩子上学,究竟要花多少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过“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生活中最快乐的日子。为了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节日里尽情地游戏、表演,充分体验节日的快乐,我园老师做了大量的工作,这其中包括不容忽视的家长工作。一、进入5月份之后,我们便向家长做问卷调查。目的之一是了解家长的需要,即家长希望在“六一”活动中看到些什么,如孩子的表演、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游戏活动等。目的之二是广泛征求家长对幼儿园组织“六一”活动的建议,如组织形式、顺序安排等。问卷的内容有:1.您希望幼儿园组织什么样的“六一”活动;2.您对“六一”活动的形式、内容有哪些设想和建议;3.…  相似文献   

13.
一线来稿     
《四川教育》2007,(11):46-48
素质教育是高水平教育;耳朵,不能简单地长在脑袋上;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化学“化”教师讲为学生“学”;“创新作文”的实质是学生个性展示;班主任是“退居二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上海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德育室的孙永清老师近来总在想一件事,怎么把班主任培训教案里新增加的“教师与家长沟通技巧”改得更好。经常有青年教师向他“诉苦”:自己对学生一片好心,却不时被一些家长误解和指责;有些家长还会搬出“教育新理念”给他们“上课”,老师的权威似乎正受到挑战。  相似文献   

15.
每年新生编班时,很多家长都会提出:“把我的孩子编在年轻点儿的老师班上吧!”家访时,有的家长甚至会很惊讶地问:“你们幼儿园也有三四十岁的‘老’师?”三十出头,就被家长认为是幼儿园的老教师,这也难怪家长,你瞧:电视上的少儿节目,清一色的少男少女;代表幼儿园形象参加社会活动的,也以年轻漂亮的教师居多。作为家长眼中的“老”师,怎样赢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欢与欢迎呢?  相似文献   

16.
丛慧丽 《班主任》2008,(6):13-15
时间过得飞快,期末就要来到了。回想这一个学年,我教的三年级学生收获不小,学习、品德、习惯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教师收获颇丰,从国防知识到电视制作,从每日新闻到儿童急救,广博的社会知识丰富了教师的“库存”;家长受益匪浅,“小雨点”班级博客的开通,“与孩子同参与、共成长”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改变了家长陈旧的教子观念,  相似文献   

17.
“自暴自弃”儿童表现为“破罐子破摔,对其心理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做好预防工作;训练儿童进行正确地归因;实施榜样示范法;积极创造成功的机会;家长注意合理的教养方式”是彻底改变此类儿童的不错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8.
考“父母执照”,值得推广! 《今日早报》报道,前不久,义乌某幼儿园对家长们进行了一次“父母执照”考试。考题包括一些保育、教育和生活方面的常识,有80%的家长达到合格线,获得了“父母执照”;其余20%的家长因为成绩不过关,被通知明年重考。园方表示,想用这个方式向家长们传达一个信息:要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加强家庭教育的责任心。据了解,这个“父母执照”并非终身制的,每年还要“年检”一次,若父母们不好好学习,很可能还会“亮红灯”。  相似文献   

19.
在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孩子正在兴致勃勃地玩玩具,而家长却出于某种原因把玩具拿走了。这时.有的孩子不吭声了,而有的孩子却哭闹不停。许多家长都喜欢前一类孩子,认为这类孩子“乖”、“听话”,是好孩子;而后一种孩子却太“犟”,不听话.因此.常常遭到家长的斥责和批评.  相似文献   

20.
桂文 《广西教育》2006,(6B):4-4
日前,南宁市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招生工作,决定在今年中小学招生工作中实行“五制度”、“六不准”和“十公开”。“五制度”即:公示制度、诚信制度、监督制度、重大问题民主决策制度和违规责任追究制。“六不准”即:一不准违反国家有关招生规定;二不准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三不准采取任何方式干扰招生工作正常秩序;四不准协助、参与任何中介组织或个人组织非法招生活动;五不准索取或收受考生及家长的现金、有价证券;六不准违规向考生及家长收取与招生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