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说:“语文课是教师在课堂上用教材作例子,教会学生说话、写话。”这给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导向。语文课上,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表达,教的应该是语文,而不是课文。那么,怎样用好一篇篇文质兼美、富有思想感情的文本例子呢?我在教学《沉香救母》这篇课文时,努力尝试把课文作为例子,结合低段语文教学目标,充分运用教材,让学生在具体而实在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触摸语文、感悟语文,向“藕花深处”漫溯。  相似文献   

2.
<正>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老师曾送给我们一句话:"有人说,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但问题是,你们要指给学生们一条河。"这句话,我至今不敢忘焉。语文教师的备课,经常是要上什么,就准备什么。比如要教一篇课文,教师就会将课文和与课文相关的问题研究透彻,了然于心。这就有了一杯水,可以走上课堂,教授学生了。这样的备课,自然有其意义。但  相似文献   

3.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说:"语文课是教师在课堂上用教材作例子,教会学生说话、写话."这给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导向.语文课上,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表达,教的应该是语文,而不是课文.那么,怎样用好一篇篇文质兼美、富有思想感情的文本例子呢?我在教学<沉香救母>这篇课文时,努力尝试把课文作为例子,结合低段语文教学目标,充分运用教材,让学生在具体而实在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触摸语文、感悟语文,向"藕花深处"漫溯.  相似文献   

4.
教了10年语文,做了七年语文研究员,东西南北听了数百节语文课,越来越觉得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在了一条艰难的道路上,我们的语文课程是以一篇篇课文为载体的,很多的一线语文教师虽然明白课文只是个例子这一理论,但如何将这一理论物化为科学的教学行为,让学生从学课文最终学语文,越来越成为语文专家和教师们研究的焦点。前段时间我听了一节台湾的语文课,授课内容是四年级许地山的散文《落花生》。这节课我认为很好的实现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下面谈谈这节课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难上,语文教师辛苦,这恐怕已成公论。原因之一就在于语文课文处理难度较大。那么,语文教师当如何处理语文课文呢?一、指导思想要正确教语文就是教教科书,上课就是讲课文,已成为眼下不少教师心目中不成文的规矩。课表上排的语文课一定是用来学课文的吗?一学期中课文学习到底应用多少课时?这是摆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最现实的问题。魏书生每学期仅用40左右的课时处理课文。当然,他有他的特殊情况,社会兼职多,在外活动多。不过,他这样做并没有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相反,他所教学生语文成绩要远远高于同级同类的学生,这难道不足以给我们启发…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处理教学中的问题,使教和学融为一体,上好每一节语文课。一、教学设计要有创新。新课程必然带来“教案的革命”,教案应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设计,特别是语文课,每一篇课文,每一堂课都要根据课文和学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且目前形势下语文教学要比其他学科难度大,原因在于语文教材承载的内容并不完全等同于教学内容。因此,要教好语文课不仅要求语文老师熟知《语文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有良好的语文素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此准确把握语文的教学价值。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其《备课:善于发掘教材的教学价值》一文中认为:语文课文的教学价值就是使学生获得言语的智慧。语文教学的教学内容首先要发掘,而后是根据学生  相似文献   

8.
当下语文教学存诸多问题,较为明显的就是把语文课上成了"教课文"。学生在一堂课结束后,学习到的内容只有只限于当堂课教师所讲的部分,而"教语文"则是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实施语文教学的时候,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即:这一堂语文课,或这一个教学单元,我们要“教什么”。这个问题,在其他学科中是不存在的或者不突出的。在数学课、物理课、政治课里,我们教什么,直接由教材呈现给教师和学生。但语文课不是这样。我们教和学的是一篇篇的课文,但课文并不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课文只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语文课文中。于是,教学内容是什么”这么一个在其他学科里教师们开始实施教学前就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还是一个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时至今日,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中的图片已不再是"附图",而是承担着教学任务的教材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在备课图片教学时,考虑较多的是这堂课要教什么,较少考虑这堂课学生的读图需要怎么引导,以致有些读图环节的教学如蜻蜓点水、不能深入,无法与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融合。而引导学生亲近图片、"真"地读图,应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当笔者在备课时看到教材中某一陌生图片总会思考:解读这一图片时是否要给学生先做一些铺垫,以帮助学生理解?当备课时发现有些课文穿插了多幅图片就  相似文献   

11.
笔者到一所小学听了两堂相同内容的语文课。一堂课,教师教生字词,拼音的速度快慢合度;读课文,教师和学生配合得很协调,整堂课,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很有节奏,可以看得出,学生学得很认真很愉快。另一堂课,教师教拼音、读课文和讲解课文的速度都很快,听得出,小学生总是跟不上,就是我这个成年人也觉得“喘不过气来”,更不要说有思考问题的余地了。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且目前形势下语文教学要比其他学科难度大,原因在于语文教材承载的内容并不完全等同于教学内容.因此,要教好语文课不仅要求语文老师熟知《语文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有良好的语文素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此准确把握语文的教学价值.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其《备课:善于发掘教材的教学价值》一文中认为:语文课文的教学价值就是使学生获得言语的智慧.语文教学的教学内容首先要发掘,而后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发展的可能性进行选择、整合,并精心设计学习板块,让我们的学生在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和谐发展.在备课过程中,我以为教材(文本)必须以儿童的眼光来解读,用教学的眼光来审视,用生活的眼光来选择,就能找到文本中教学价值的所在.  相似文献   

13.
《田忌赛马》是人教版的一篇传统课文 ,这是一个有关人生智慧的故事 ,文章以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历史故事 ,揭示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语言平实、说理透彻、文字干净 ,是人教版选文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也是在公开课上 ,被大家讲烂了、听够了 ,我也教过好几次的一篇老课文。如何用老教材实践新课标 ,把老教材上出新意来 ,让“老”教材的教学设计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也能熠熠生辉 ,成为我这次备课的基本指导思想。《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全面提高”不是每堂课零打碎敲的训练内容的简单相加 ,而是每堂课综合…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活动是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之一。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所追求的目标。语文课内容繁多,涉及面较广,如何深入浅出地讲解课文,让学生课堂上领会教学意图,掌握所学知识,这方面许多前辈和同行们各有自己独到的做法和绝招。我从十多年的教坛生涯中感觉到,要教好一堂课,作为教师,课堂上应该处理好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15.
曾有幸两次聆听程少堂先生的学术报告,深深吸引我的竟不是他的标新立异,而是他的幽默气质。他说备课要"备幽默",教学要"教(学)出幽默美",还说"语文课要讲得学生高兴听,就要进入审美状态,也就是要讲出语文味来,就要学会玩教材……‘玩儿’并不一定是不严肃,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十年之后,认真思考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一节节语文课结束之后,学生头脑中应该留下的究竟是什么?是一篇篇课文?一个个生字?还是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一生受益的良好习惯?毋庸置疑,后者应该是我们的追求.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 一、我们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语文教学教什么?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有一种误区长期存在:把课文等同于教学内容.在语文课中,我们教和学的是一篇篇的课文,但课文并不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课文只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语文课文中.在课堂上教师应借课文这个载体,把课文作为例子,教会学生说话、写话,切实掌握运用母语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要教阅读、教语文,而不能只是教课文。 何为教课文?顾名思义,就是只教课文内容,研究课文写了什么。何为教阅读、教语文?就是老师备课时就要思考这篇课文提供了哪些语文材料,写法有何特点,语言表达有何独特之处,我将采用怎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和感悟文本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备课时都会给每一篇课文制订具体而翔实的教学目标。然而,并不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都会去思考这样一个命题: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其独特的育人价值是什么?为什么教的"价值问题",是语文教学的原点问题。我们认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清晰的教育学的  相似文献   

19.
曾有幸两次聆听程少堂先生的学术报告,深深吸引我的竞不是他的标新立异,而是他的幽默气质.他说备课要"备幽默",教学要"教(学)出幽默美",还说"语文课要讲得学生高兴听,就要进入审美状态,也就是要讲出语文味来,就要学会玩教材……'玩儿'并不一定是不严肃,高层次的'玩儿'实质上是一种审美态度.  相似文献   

20.
语文备课“三步曲”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子弟学校刘爱琴怎样教好语文,这是语文教师常在探讨的问题。要教好语文,首先要备好课。如何备课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出语文课备课的“三步曲”:即先当“学生”,再当“作者”,然后联系实际,设计教案。一、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