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斯洛的动机作用论认为,人有七种基本的需要。并且按其满足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成一个层阶。在这一层阶中,最基础的是生理方面的需要。即对食物、水、空气等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实现安全或保护的需要。随后出现对爱、感情、归属的需要,对尊重、价值或自尊的需要,对认知的需要,对美的需要;在上述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最后便是对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儿童的需要的正确理解也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2.
在英国,走在公共场所,随处可感受到人性化的关怀。而在学校管理上,总体现出对人的关怀,对学生、对老师个人发展的关怀,注重个人的发展,关心人的成长需要,满足人们对知识、技能、生活等各方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结束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做访问学者的工作和学习,回国已经3年多了。至今难以忘怀的,是瑞典的小学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那里的小学处处都体现出对学生、对教师、对家长的尊重,即对一切人的尊重,处处折射出亲切感人、自然而然的人文气氛。  相似文献   

4.
学者对苏轼在黄州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其在黄州时期的思想,精神的研究,包括从文化的角度以及从人格、性格、精神等角度对其作出研究;二是对其创作的研究,包括对其散文、诗、词、绘画、书法等方面的研究,对其诗词的研究是重点;还有一方面就是对其生活、行迹、交友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苏轼在密州留下的表、状、书、启,由于文艺性不强往往被研究者忽视,但比其诗、词、文艺性散文更能反映作者的真实想法和实际作为,其核心是“在己者未尝敢行所愧也”。这种朴实无华的表白包含多方面含义:无愧于皇帝(江山、社稷),无愧于职责,无愧于百姓,无愧于自己;反映了苏轼对国家、对职责、对苍生、对自己的担当精神,再现了苏轼在密州的政治操守与人格操守。这在当时、在今天、在今后都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表现为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倾向明显,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凸显,对待自我责任,存在无责任化倾向。同时,还应充分肯定当代大学生仍然是有强烈责任感的一代。在对国家、民族的社会责任感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肯定责任感对社会、对个人的积极作用,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自己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在对他人责任感方面,具体体现为关心他人;对自己责任感方面,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学习责任。  相似文献   

7.
“鼎足对”(“鼎对”)是汉语特有的修辞格之一,它古已有之,而在元代杂剧、散曲中尤其缤纷灿烂;并不是“元人散曲中特有”的句式。鼎对除了具有偶对的一般特点、功能外,还从多方面显示其个性,如排比的溶入,串对的显豁,辞格的集结等。在元曲中,鼎对能使事、理、情表达得酣畅、遒劲、和谐,更具有审美价值。这种历史久、形式美、功能多的修辞格,如今还没有绝迹,在一些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它还在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8.
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英语作业 (一)对英语词汇的设计 首先,在词汇方法的设计上:对字母发音的设计、对标签的设计、对游戏的设计、对纵横字谜的设计以及对内容分类的设计。在对字母进行设计时,要注重单词的发音及拼写,让学生寻找到单词发音的规律;在对标签进行设计时,要引导学生在现有的物品上注明一些与之相关的单词,以便于加深学生对单词的记忆情况;在对游戏进行设计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并利用一些与之相关的模型及图片,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对这些单词进行记忆,记得也多越好;在对纵横字谜进行设计时,要以将强学生记忆单词的能力为目的;在对内容进行分类设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单词进行划分,并让学生明确其单词的类别。  相似文献   

9.
尊重,是一种情感态度。是一种思想意识,更是一种能力,一种素养。它包括尊重所有的生命体,尊重养育我们的大自然,具体则主要体现在对师长;对领导、对同事、对同学、对朋友以及对动物甚至植物的尊重上,当然也体现在对他人劳动以及相关价值的尊重上。  相似文献   

10.
1、建立厚度。是指在作文时要使用内容有丰富的底蕴。厚度在对童话、寓言和经典名著的读取中,在对历史事件的把握里,在看待生活的思维方法和对问题的思想认识里。从文学、历史和思想三个角度去建构。如:是  相似文献   

11.
豫方言对英语语音负迁移现象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语对目标语言的迁移体现在二语习得的方方面面。从地域性方言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来看,在音节、重音、节奏、元音、辅音等方面,都有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语音教学中更需要重视方言对英语习得的负面影响,从而促进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12.
正体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的过程性目标,体验性的目标不仅要落实在知识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也要落实在情感态度养成的过程中。对于后者,就是要促成和丰富学生对己、对事、对他人、对群体的情感体验。常州市潘雪琪老师在执教的苏教版小学数学二  相似文献   

13.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在育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它博大而纯洁,蕴含着对社会的责任和对未来的期望。在以“素质全面、个性鲜明、富于创造、适应发展的人”为培养目标的素质教育中,要赋予“师爱”更多的理性成分,使“师爱”不仅表现在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尊重与信任、理解与同情、期待与严格要求等方面,而且应表现在对全体学生树立100%的成才期望值,使每一位学生在和谐平等的氛围中,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4.
(接上一期)在上一期中,我们从形式上把对偶分为语对、句对、长对三种,分别赏析了几则例文。在这一期里,我们再从内容上赏析一下正对、反对,串对三种对偶的妙用。  相似文献   

15.
林银秀 《现代语文》2009,(8):139-140
作文是探测学生思想情绪的雷达,它能敏锐、迅速地反映学生心理活动。学生对老师、对家长、对社会、对学习等的心理反映,经常最先在作文中露出蛛丝马迹。在写作教学实践中运用心理学原理对学生进行辅导,消除心理障碍,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同时对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弘扬崇高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是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本文着重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公益性、竞争力、长期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课堂评价”是师生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教学成功与不足等几个方面,在一种宽松、愉悦、民主的氛围中,由教师组织、引导、参与,通过学生个人或小组,在适当的时候对自己、对别人进行充分客观的评价,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它是对以往教师“一言定论”式评价的突破性探索。  相似文献   

18.
叶澜 《小学语文》2012,(1):48-48
课堂教学的目标中应该包括情感目标,但不是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在目标分类中所提到的,以服务于认知目标完成、与认知目标相呼应的情感,而是指向学生在对己、对事、对他人、对群体的情感体验的健康、丰富和情感控制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哈尼族在对自然和各种客观事物的态度上,表现出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勤劳简朴的性格;在对民族内部关系的态度上,表现出热情友好、均衡和睦、荣辱与共的性格;在对本民族的自我评价上,表现出自尊自重、自强不息、依恋不舍的性格。在对其他民族关系的态度上,表现出善良淳朴、真诚直率、礼貌谦让以及内向排外、沉闷忧郁、敏感多疑的复杂的性格。这些性格特征是在哈尼族艰难跋涉的迁徙过程和艰苦卓绝的梯田农业创造过程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并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在对云计算、云教育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NIST对云计算及其本质特征的定义,探究了云计算在教育资源开发、创新、整合和共享等方面对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支撑、促进作用,分析了其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