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教材编排看,本课讲述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从时空概念看,是人类社会的主体,是人类社会的过去,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它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地位,本框题着重讲述封建社会经济制度的特点,是重要的知识点。它通过揭示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实质和形式,  相似文献   

2.
在以农业为主的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但当时占农村人口总数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总数90%的贫雇农却没有耕地或只有很少的贫瘠土地,他们终日食不裹腹、忍饥挨饿。为了生存,他们只能向地主高价租种土地,遭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这种状况严重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也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是农民阶级受剥削和压迫的根源所在,这种不合理的制度一直沿袭到近代。为了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为了使广大贫雇农从地主阶级的压迫中解放出来,必…  相似文献   

3.
《中学文科》2006,(1):49-52,92
识记:崇高理想要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承担社会责任,需要加深对国情的认识。在原始社会,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奴隶制度是最野蛮的剥削和压迫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生产力的含义、构成要素、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生产关系的含义、具体内容及相互关系。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阶级、国家的含义。 理解:简述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过程。描述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袁现。原始社会、奴隶制度、封建制度的瓦解过程。 活动: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图文资料,通过各种方式展示古代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地主阶级对广大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基本原因。推翻封建制度,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毛泽东曾做了正确的论断。早在北伐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5.
贾冬玲  程金柏 《中学文科》2005,(1):46-49,91
识记:1.在原始社会,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2.奴隶制度是最野蛮的剥削和压迫制度。3.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理解:1.简述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阶级和尉家的过程。2.描述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表现?活动:采用多种手段获取图文资料.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古代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明治政府对土地问题的解决很具独特性。它以地税改革为中心的一系列变革,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革除了旧的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建立起新的近代个人土地所有制。文章对史学界流行的认为其土地制度存在半封建性和改革后地主制是其主要特点等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总结出日本土地制度变革中不同于西欧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几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是新兴地主阶级的自觉行为,它一开始就是一种较完善的两极制的地主土地私有制形式;西欧封建土地制度则一种自发形成的比较原始的等级土地所有制。两者间的特征差异决定了16世纪前后它们能否随社会转型而顺利完成自身的转型。占有权看似不稳定的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在社会转型时期没有完成自身的转变,倒是占有权长期处于凝固状态的西欧封建庄园土地制度顺应了社会的转型,完成了封建农业向近代资本主义农业的过渡。  相似文献   

8.
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工具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达,作为“第一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工场手工业兴盛起来,战胜了封建行会手工业,资本所有制取代了封建工具所有制和土地所有制,封建社会解体。近代中国社会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工具所有制残存着,与资本所有制复合在一起,严重地阻挠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直到解放初,经过土地改革和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最终结束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和资本私有制,开创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新局面。本文着重阐述马克思关于封建工具所有制与行会制度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算是我在《华东师大学报》1983年第一期上发表的《马克思论古代土地所有制诸形式》一文的续篇。  相似文献   

9.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英国资本主义强行向中国推销鸦片而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鸦片战争前,中国是清王朝统治下的封建国家。封建经济在整个社会中占主要地位。地主阶级占有大量土地,剥削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是当时主要的生产关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封建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要研究刘邦时期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种种制度,首先就要研究其土地政策。 一、发展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马克思说:“大地产是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真正基础。”毛主席也说过:“封建的统治阶级—地主,贵族和皇室,拥有最大部分的土地……”刘邦建立的西汉,地主阶级处于统治、主导地位,因此,他尽力维护与发展地主阶级的所有制。  相似文献   

11.
在土地高度集中、地主残酷剥削的封建社会,太平天国平均分配土地制度是革命的、进步的,它不仅反映了农民渴望得到土地的根本要求,是向封建地主斗争的犀利武器,而且将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起助长作用。  相似文献   

12.
门阀士族制度的经济基础是什么?许多同志都主张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当然,就整个封建社会来说,封建大土地所有制是一切封建特权的基础;但对门阀士族制度来说,这不免失之笼统.因为,它不能说明以下两个必须回答的问题:第一、中国的封建社会,大土地所有制并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有现象,而是各个朝代都存在的普遍现象,而且就其发展趋势来说,越往后规模越大.可是,为什么其他历史时期没有形成门阀士族制度?第二、南朝时期,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在进一步发展,为什么门阀士族制度却开始衰落了?  相似文献   

13.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一般是从封建土地所有制进到地主土地所有制;随着封建制晚期资本主义关系的发生和成长,出现近代自由土地私有制的萌芽,而这种自由土地私有制的最终形成则在社会发展的下一阶段.公社所有制,除了古典形态不适合于封建制外,亚细亚形态、日耳曼形态,都可以在封建社会中继续存在;并且它们的存在对于封建制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在封建制下,公社已被最终地改造,替封建土地所有制服务了.分别讨论于下.  相似文献   

14.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资本所有制基础上的,封建制社会是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继封建制社会之后最后一个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形态。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使命在于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制社会,建立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使命在于摧毁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所有制,彻底消灭私有制,在全世界人类社会中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所有制和工场手工业的形成、发展和关于封建土地所有制最终解体、消灭的基础理论,对于我们加深认识封建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最终必然走向彻底解体、消灭的发展规律,更自觉地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  相似文献   

15.
关于对历史的认识,封建地主阶级的和资产阶级的历史家和我们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是完全不同的。封建地主阶级的历史家,为着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他们把封建所有制说成是自有生人以来就存在的,如有的历史家根据歪曲的考证,硬说传说中的黄帝就施行的是封建制度。而黄帝纪为史记本纪之首,因此,人类自古以来就是在封建制度下过着地主剥削农民的生活。其次资产阶级的历史家,把资本主义下的产财所有权所谓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有制,也说成是自远古以来就存在的,他们肯定原始社会的生产工具属于个人,即财产私有制。很明显,他们所以要这样任意歪曲历史事实乃至伪造历史,无非是为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所坚持的人剥削人的关系制造历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封建社会延续的时间比西欧长。在封建社会时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也比西欧高。但是,西欧成了资本主义的故乡,我国继封建社会之后,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封建社会实行土地买卖,封建土地所有权是不稳定的;西欧封建土地占有的等级结构,妨碍了土地买卖,土地所有权是相对稳定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制度的基础。中西封建土地制度的这一差别,必然影响到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这种影响形成一种综合力量,作用于农、工、商业,使中西封建社会发展的道路和速度很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中学教材在谈到封建剥削时经常讲到“田租”和“地租”这两个词。二词看上去非常相似,使用时也比较笼统,如“抗租抗税”“减租减息”等。“租”究竟指什么,这两个词能否通用,经常困扰着中学生。辨析这两个词对中学的历史、政治学习很有必要。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阶级的基础。在这个制度下,国家承认土地私有。私有土地的形式具体说来包括各级官吏所占有的土地、地主土地、寺庙土地、自耕农土地等种类;同时皇帝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也就成为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相应地,封建性质的剥削分两种情况:一是大土地所有者(广…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题Ⅰ1 在生产关系的内容中 ,起基础和决定作用的是(   )A 产品的分配形式B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C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 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2 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是对封建地主阶级花天酒地生活和广大农民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的生动写照。造成这种贫富不均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B 森严的等级制度C 残酷的地租剥削  D 封建宗法思想3 在资本主义社会 ,工人劳动一天 ,资本家就付给工人一天工资。同以往的社会相比较 (   )A 资本家没有剥削工人 ,而且养活了工人B …  相似文献   

19.
英国在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过程中,围绕着土地问题出现了两条绝然不同的道路:一条是农民要求彻底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另一条是以牺牲农民为特色的将封建土地所有制直接转化为资产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两条道路一直进行着尖锐的斗争。研究这一问题对于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马晔 《教育现代化》2005,(11):103-103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材P.89介绍了明治维新的措施.“经济方面,大力进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首先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废除了禁止土地买卖的法令.正式从法律上保障了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统一征收地税。”这使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得到确立.而不是有些教师、学生认为的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师生的误解那是囿于明治维新的措施总体上是资本主义的,而土地制度却是个例外。其实,明治政府在1872年开始土地改革.承认土地私有权.根据土地的实际支配权确定土地所有权——由农民世袭租种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农民短期租用的土地,归出租人所有;典押的土地,归受押人所有。1873年.政府又颁布了地税改革条例。地税改革后由于租佃和地税相当于全年收获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地主和农民的关系,还保留着封建的因素,农民的土地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封建生产关系在农村还占着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