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数字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生存成为普遍现实,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人的思想引导、价值观塑造为价值旨趣,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管理、评价等方面的系统变革、智能升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双向赋能的动态过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要明晰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融合中的潜生风险、内在张力以及进阶逻辑等,遵循“问题驱动+目标引领”、“伦理限度+功能效度”、“系统进化+迭代升级”的原则,在理论研究、基础建设、实践探索方面系统谋划、持续发力,以数字化赋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数字技术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与功能性升级,重构了思想政治教育赖以生存的环境,驱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全系统、全结构的数字化创变。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成果体现在形成崭新的育人新形态。我们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基础、行动逻辑框架与路径取向,回应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转什么”、“如何转”、“谁来转”和“转去哪”等现实问题,促进数字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赋能,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要素、全流程、全领域的重构。  相似文献   

3.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技术融合驱动的数字化变革,是全要素、全系统、全过程、全结构的数字化创变,是数字赋能的育人新形态。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在思维转型、技术应用、价值引领、数字素养等方面面临一些挑战。为此,应注重理念驱动,坚持数字技术赋能,追求铸魂育人为本;推进技术赋能,破解数字技术壁垒,赋能主流价值观培育;夯实价值引领,以主流价值驾驭技术,厚植数字化人文情怀;加强主体培育,提升数字素养,培养数字化人才。  相似文献   

4.
伴随高校教育数字化行动的方兴未艾,如何把握好高校思政教育数字化发展效能与限度的张力,破解数字化发展进程中的风险挑战,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前沿课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呈现出持续向好的态势,数字化在要素动态联结、过程场域开拓、环节效果优化等方面赋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但也暴露出数字迭代悬浮、数字功能失范、数字关系失度等一系列风险挑战。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正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处于“弱数字化”的阶段性现实,在思维革新、机制优化、关系深化上精准发力,聚焦“认知-态度-能力”问题落实好数字化理念,精心打造“生产-传播-反馈”协同的数字化运作机制,建构“寓教于数、与数偕行”的新型教育主客体关系,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为不断塑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5.
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回答“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重大命题开辟了广阔空间。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对思想政治教育同步提出了数字化发展的要求。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在政策引领、需求驱动、技术赋能等因素的多维作用下彰显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发展导向、发展进路、发展前景等方面呈现出泛在化、精准化、数智化的态势特征;在数字跃迁、数字融合、数字建设等角度展现出深创新、高质量、广覆盖的创变展望。  相似文献   

6.
数字社会的新境遇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样态、价值意蕴、权力建设进行重新架构,以更新对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储备。从数字社会的视角出发,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以融合数字技术肇始,以创造思想政治教育数字空间为生存基础,以沟通数字化身为主要工作方式,从而在数字社会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生存,继续完成社会化的学科使命。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人类社会加快演进。作为整个教育数字化转型重要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随之发生系统性变革。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内涵,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指向,围绕“整体规划、系统推进、分类指导、逐步实施、试点探索”的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思路,按照从素养技能提升、有效拓展空间、率先进行微数字化变革等路径,逐次推进、持续迭代,不断夯实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新生态的基石。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新转向。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从辩证视角加以分析能够科学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趋势与现实机理。这就要从“守”与“变”的联动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内涵,从“外”与“内”的交互中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力引擎,从“上”与“下”的统一中探寻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数字转型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兴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科学化、体系化育人生态的实践要求。从数字转型的结构改变来看,以数字关系为基础的交流方式变革、以人机交互为驱动的信息内容变革、以场景应用为拓展的空间资源变革,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数字转型的基本内涵。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数字生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理念、升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空间,三者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数字转型的目标要求。深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数字转型,需要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图谱、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呈现、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数字交往。  相似文献   

10.
数字智能技术催生了教育的深层次变革和系统性重塑,驱动了教育全要素、全系统、全过程的数字化创变。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构建育人新形态的必然趋势和实践要求。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还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我们要从推进资源供给、搭建育人场景、凝聚思政合力、涵养数字素养等方面探索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数字技术赋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挚画崭新图景,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力之源。在数字化的进程中,人与技术的关系历经从“代具”到“复本”再到“他者”的演变,一定程度上对既定的伦理规则产生冲击。数字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风险表征为主体失格、关系失序和认知失衡,技术在服务教育教学的同时,也正以“异己的力量”存在着。本文基于本源性视角,探寻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的伦理应然,将人本回归、技术向善和秩序重建相统一,以期为两者的健康融合与良性发展觅求镜鉴。  相似文献   

12.
数字时代,数字身份将为“数字思政”带来新的发展动能。数字身份可以推动人的交往实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与实体身份存在“对望”、“对立”与“对话”的逻辑关联,具有身份“数字化”与数字“身份化”的价值向度。未来,数字身份呈现“区块链+数字身份”的技术进阶、虚拟出场与现实在场的自我同一、个性表达与深度交互的技术赋权、价值塑造与全面发展的育人本真等发展走向。基于此,要主动应对思想政治教育数字身份构建与治理的现实隐忧,从重塑数字育人的思维共识、融入教育教学的模式变革、提升教育主体的数字能力、健全监管治理的风险规约等方面构建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数字身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化技术以及多维应用场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问题不仅一再被重提,而且日渐凸显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是因为,经由"技术—社会"的互构逻辑及其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各个要素也在数字化维度上发生变革,迫切需要我们再度深思数字化技术迭代情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本身就是一种范式转变,它在意涵上...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指的是信息技术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深度融入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全面升级。从范式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正面临着技术与价值引领相冲突、新旧范式难融合以及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边界模糊等难题。对此,应在增强各主体数字素养、积极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的同时围绕人本价值理念构建数字化转型共识,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向心力、渲染主流价值情感底色。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技术的日臻成熟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描绘出崭新的实践图景,注入鲜活的创新动力。从价值维度看,数字化技术能满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活动需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呈现形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崭新样态,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虚拟体验场景。但在现实维度,教育主体“技能恐慌”、教育内容“庞杂碎片”、教育方法“喧宾夺主”等多方面挑战,日益成为数字化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式微性”力量。因此,在实践维度提升教育主体的数字化素养、优化教育内容的数字化呈现、重视教育方法的数字化转型,是提升“数字思政”育人效果、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格局的有效手段。从理论上把握好数字化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进路,有助于在教学中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增强其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更好地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育人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以数字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顶层设计和运行探索,实现方法的智慧协同和智能运行,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应然选择。需要我们遵循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锚定全数据的意识理念、全要素的协同联动、全场域的空间融合,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基本指向;将数字技术逻辑嵌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全过程,使之呈现过程可视化、服务精细化、精准定制化和形态智慧化的鲜明特质;联动立德树人、数字赋能、管理控制、德法规范,找准方法数字化创新的价值定位,完善方法数字化创新的赋能机制,加强方法数字化创新的运行保障,铸牢方法数字化创新的安全屏障,从而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新进路。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事关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智能感知、智能计算和智能交互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数据采集、模型构建和反馈运用具有内在的耦合机理,契合了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客观化、科学化和专业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但智能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亦有其内在限度,表现为技术理念偏差下的主体性困境、评价算法算料中的客观性悖论以及评价过程中的外在伦理性风险。应树立新时代评价观以确保评价方向、拓展技术应用场景以提升评价效能、加强规章制度保障以规范评价行为,助力智能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数字化、专业化和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8.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学术介入与文化介入,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理性选择。学术介入,是以学术的立场、思想和方法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介入则是以哲学、文学、艺术等文化形态中所体现的丰富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使文化行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行为。这种介入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游离”于大学教育之外。  相似文献   

19.
ChatGPT为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契机。作为文本生成式产品,ChatGPT具有数据占有量大、人机互动性强、反馈强化学习等技术优势,为教育主客体带来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同时在介入思想政治教育时也面临人机互动弱化教育主体人文关怀、技术依赖弱化教育客体价值判断、算法主导弱化教育内容思想引领的风险。对此,从强化价值引领、深化技术赋能、培养媒介素养及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等方面,辩证思考ChatGPT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发挥ChatGPT的正向效能。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增值评价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方向。它依据一定价值尺度和教育培养目标,系统运用多种分析手段和统计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情况进行多维度分析、多层次比较和多方位判断,以揭示思想政治素质的“净增值”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生成量”。思想政治教育增值评价坚守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追求和价值表达,修补了传统评价范式短板,有利于发挥教育评价的整体性功能。确定多元化评价主体、把握多样化评价客体、打造系统化评价内容、探赜动态化评价方法、形成科学化评价过程以及引入元评价监督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增值评价的基本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