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解题反思是对整个解题活动深层次的思考,是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数学问题的解决后,还应该更深一步挖掘题目隐含的条件,命题的目的,所涉及的知识要点和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探讨解题过程的思维方式是否正确、合理、严谨;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否巧妙,有无其他解法;本题的解法和结论能否进一步推广。反思解题过程,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反思解题结果,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反思解题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反思"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解多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相似文献   

2.
一道数学问题,应该一题多解,既达到思路开阔、左右逢源的效果,又可领略殊途同归、融会贯通的旨趣.一类数学问题,重在多题归一,通过剖析同一类型问题的解法,归纳其性质,收到举一反三之实效.一条思路,就是对一题多解和多题归一的"收敛",能使学生对同一类型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思考路线和基本解法,从而有章可循,减少解题中的盲目性,真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钻研解法应在一题多解、一题多得、一题多变、多题一解上下功夫,此外,还应探讨解题思路的由来,渗透与提炼其年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解题反思。 设计学习热情保持在最佳状态的策略。设计学习内容理想呈现的策略。设计实现最佳教学过程的策略。设计教学目标达成的最佳控制的策略。[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一题多解,可以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许多老师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和加强了一题多解的训练,这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都是大有益处的。但是,有的老师在一题多解训练中存在着如下三个问题:一是只重视题目的多种具体解法,忽视解题思路的训练;二是盲目追求解法多,忽视解法优劣的比较;三  相似文献   

5.
开展解题教学之前要对习题进行一题多解、多解归一、解法对比等备课工作;解题教学时对于较难题最好能先出示铺垫式问题,让学生在铺垫式问题启示之下自主获得思路,可提升学生解题自信;解题教学最后还要注重解题回顾与反思,想清辨明问题的关键步骤或“等价问题”.  相似文献   

6.
方晓 《考试周刊》2011,(62):88-89
在数学学习中,许多同学只注意解题的数量而不重视解题的质量.只注重解题的结果而不重视解题的过程,只忙于做大量习题而不重视解题后的反思。而解题是否完整?能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对问题引申拓展等能着实提高能力的方面所思甚少乃至没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善于反思.乐于反思,那么数学学习就会成为充满挑战,充满乐趣的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7.
余勇 《数学教学》2008,(10):16-17
波利亚指出“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并把解题过程分为:理解题意,拟定方案,执行方案,回顾与反思四个过程.理解题意是解题的第一步.只有在正确理饵题意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正确的解法.而题意理解错误往往是导致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理解题意贯穿了解题的始终,对解题过程的回顾与反思也包含了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认识.由于对题意的不同理解而产生了不同的解法和答案,  相似文献   

8.
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通过解题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中心目标.一题多解无疑是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思路,培养思维品质和应变能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一题多解,充分挖掘课本习题的思维训练功能,对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一道课本习题解法的挖掘为例,谈谈“一题多解”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题多解,可以开拓学生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许多老师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和加强了一题多解的训练,这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都是大为有益的。但是,我们听课发现,有些老师在一题多解训练中存在着如下三个问题:一是只重视题目的多种具体解法,忽视解题思路的训练;二是盲目追求解法多,忽视解法优劣的比较;三是局限于少数尖子学生,忽视让大多数学生得到锻炼。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一题多解训练的作用和效果。为此,我们建议在一题多解训练中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要注重解题思路的训练。一题多解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应在训练学生解题思路上多下功夫、花力气,不能就题  相似文献   

10.
虞金龙 《中学教研》2010,(11):21-23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变换问题的形式,从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一题多图、多图一解……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发展智力,提高解题能力.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又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解题教学中,教给学生解题后反思的方法,培养反思习惯,不仅能有效地使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深化理解,而且对训练思维、促进知识能力相互转化具有特殊功效。积极反思,能促进学生探求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钻研解法应在一题多解、一题多得、一题多变、多题一解上下功夫,此外,还应探讨解题思路的由来,渗透与提炼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解题反思。设计学习热情保持在最佳状态的策略。设计学习内容理想呈现的策略。设计实现最佳教学过程的策略。设计教学目标达成的最佳控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解数学题的过程中,许多题目均可设计出几种不同的解法,即可一题多解.在一道题的几种解法中,优化解题过程是实现快捷、高效解数学题的必经之路.笔者认为,在提倡教给学生通性通法的今天,引导学生把握数学规律,探求数学真知,洞察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一题多解”是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根据所给信息,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通过观察、推测和想象,沿着不同方向思考、重组已有信息,获得多种解法的过程[1].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题是提升思维品质的关键.通过一道中考数学题的不同解法,启发学生多维度探究,打破思维定势,构架方法知识结构,直击问题本质,提高解题能力和创造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以2021年山西中考题第15题为例,作出说明.  相似文献   

15.
2007年高考数学陕西卷文、理科各有一道数列解答题,我们对这两道题的解题过程分析希望能够体现解题反思的两个要点:解题方法的评价与数学命题的认识(参见文[1]P.159).其中文科试题的分析重在解题方法的评价,深化方法的认识,追求解法的优化;理科试题的分析重在数学命题的认识,经历“冗余条件”发现与处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对数学问题进行“一题多解”.不仅能使我们掌握相应的几种解题技巧,还可以帮助我们全方位地观察问题,多角度多层次地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使我们的思维灵活,解题思路开阔,应变能力增强.苏州市2008年中考数学第28题,涉及的知识面广,有一定的难度,本文给出此题第二问的多种解法,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孙波 《林区教学》2014,(9):89-91
解题后对解题过程、解题结果等进行有效反思,是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积极有效的手段。一要注重解题后反思环节教学,二要注重学生自觉反思习惯培养,三要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反思。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反思解题过程与结果正确性;反思结果与题设的协调性;反思解答完备性;反思一题多变;反思一题多解;反思多题一解,反思与其他相关题的联系、引申、推广等。  相似文献   

18.
现行教材中专《数学》介绍了概率的初步认识,选编了一些练习题.由于解概率题的思考方法新颖,技巧性较强,同学们常感有些困难.如能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归纳题型,掌握解题规律,概率题也就不难解了.本就教材中的主要题型,总结几种解法。  相似文献   

19.
文章简述了数学反思的重要意义,通过调查学生解题现状,引出反思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如何培养学生在解题后反思的几点粗浅建议,包括反思因果关系;反思解题方法;反思一题多解;反思一题多变;反思归类总结;反思错误根源等。解题后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地对问题及解题思维过程进行的分析和总结,达到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优化解题思维过程,提高解题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多变”训练是指解完一道题后,对正确解题思路作进一步整理与归纳,寻找其它解法,或对原题进行引伸与发展。这样做既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又有利于训练学生严密、深刻、灵活的思维品质,提高解题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一题多解、一题多想、一题多变的“多变”训练,取得明显成效。  抓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题多解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小对一个问题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分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少先队员在山坡上栽松树和柏树,一共栽了120棵,松树的棵数是柏树的4倍,松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