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以来,西方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各种社会、哲学、文学思潮纷纷涌入中国大陆。西方话语很快成为一种“话语霸权”,以致90年代中国文坛发出了“失语”的惊呼。因而,祛除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艰涩,系统了解其来龙去脉,如何运用它们对在此话语背景中产生的小说文本进行艺术—技术层面的“细读”,成为中文类本科生、研究生,文学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的热切企望。王又平著《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一书正是对这一企望的成功回应。在50万字的篇幅内,所涉及的话题几乎囊括了新时期小说在“革命现实主义后…  相似文献   

2.
梁伟力 《大观周刊》2011,(2):185-18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西方许多学者开始把眼光转至忡国革命的意义上来,当然研究中国革命毛泽东是绕不过去的,到底毛泽东在中国革命起了什么作用,对中国人民有多大的影响,对世界革命有何深远的意义。围绕着许多为什么西方学者经过四次论战将毛泽东研究逐步深化。  相似文献   

3.
刘彦池 《大观周刊》2011,(37):21-21
中国古典小说与西方传统小说,由于文化土壤不同,在结构艺术上呈现不同的特征。中国古典小说深受党史传文学的影响,而西方传统小说受神话与史诗的影响,民族文化心理的不同,使得中西小说在创作上有各自的特点。本文试从叙事视角出发,对中西小说之间的这种异同做出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是全球化的推进和信息革命发展的结果,同时又大大加快了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发展进程。新媒体为国家形象提供了全新的传播载体。西方的新媒体势力必不会丢掉中国形象这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中国和中国人作为西方的"他者",是西方构成"自我"的参照系和想象源。在全球化迅速  相似文献   

5.
现代西方纸皮书出版的蓬勃发展,被欧美书业界誉为出版史上出现的一次纸皮书革命。所谓纸皮书,就是我国通常称为平装书。纸皮书革命的标志是:从出版的品种看由开创时期单一的文艺小说已发展渗透到一切学科领域;从地域范围看由一个国家进展到广大的国家和地区;从发行和销售看由被  相似文献   

6.
李猛 《新闻爱好者》2011,(22):155-156
成长小说这一概念来源于西方,主要指描写青少年经过生活的一系列磨炼和考验后,获得独立应对生活的知识、信心和能力,从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成年的小说类型。中国的成长小说起步较晚但生长很快,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相似文献   

7.
随着鸦片战争后西方思想影响的日益深入,清代后期的文化思想领域也在不断发生变革,小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这一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队伍的迅速发展,就连白话文运动和"小说界革命"这些口号的提出者们也吃惊不已.  相似文献   

8.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叙事传统和叙事理论,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当代叙事学首先产生于西方,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叙事学研究逐渐发展成国内的一门显学,中国学者亦尝试以西方叙事学理论来展开对中国小说的研究批评。刘绍信教授撰写的《聊斋志异叙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就是以西例律中国古代小说的一个典范。下面从此书的选题、理论应用和文化内涵三个方面略作推介。  相似文献   

9.
百日维新事变后,中国资产阶级充分认识到革命理论的传播和西方进步民主思想的介绍对于中国民众来说是迫切和现实的。    相似文献   

10.
《档案与史学》2011,(7):F0004-F0004
上世纪上半叶,中华大地上发生的如火如荼的革命吸引了一批外国记者。这支深入中国腹地的记者队伍,从西方人的视角观察中国革命,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和革命领袖的风采作了比较客观真实的报道,及时详尽地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和主张。他们的通讯报道不仅在当  相似文献   

11.
本文考察了周桂笙与西方文学翻译之间的历史奇缘,从坚持翻译救国的理念、将西方小说表现手法引入中国、开创白话翻译之先河等方面考证了周桂笙在翻译领域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郭浩帆 《出版史料》2003,(4):118-125
晚清十年间,是中国小说借助近代化传播媒介迅猛发展的时期。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新小说》是我国第一份具有近代色彩的小说专门杂志,1903年李伯元主编的《绣像小说》是最早响应“小说界革命”号召,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小说杂志。继《新小说》、《绣像小说》之后,上海又有《新新小说》、《小说世界日报》、《小说世界》、《新世界小说社报》、《小说七日报》、《竞立社小说月报》、《白话小说》、《十日小说》等小说期刊先后问世,其  相似文献   

13.
毕晓直 《编辑之友》2016,(3):109-112
中国近代报刊译者大量翻译西方小说,引进先进的创作理念,介绍西方文明,促进了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与进步,也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与沟通.文章着重阐述近代报刊译者在中西思想交流、中西政治文化互通、中西文学交流等方面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与散文是文学正宗,小说与戏曲却长时间不登大雅之堂。一直到近代的“小说界革命”,这种情况才得以改观。然而有趣的是,即便是在小说地位空前提高,小说创作异常繁荣的近代,大批小说家如李伯元、吴趼人等依然为自己“沦为”小说家之流而悲慨。直接承袭近代小说而来的现代通俗小说,自然难逃厄运。  小说地位的真正提高是在五四文学革命时代,鲁迅以其小说创作的杰出成就,将小说真正抬进了大雅之堂,同时也使小说具有了传统正宗文体的抒情性与象征性。然而,现代通俗小说却由于本身娱乐大众的定位,一方面游离于新…  相似文献   

15.
业界动向     
盗墓小说狂扫两岸书市近两年,盗墓小说在中国大陆迅速畅销,读者在惊魂的情节中得到刺激与满足,可说是盗墓文学横扫华文世界畅销热卖最为关键的潜在因素。但其实,以盗墓为题材的惊悚小说早在西方盛行多时,好莱坞电影更结合这些古墓的惊悚  相似文献   

16.
西方文化对于晚清报刊小说的发展与繁荣的深刻影响,不容忽略。晚清报刊小说折射出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特征。文章从办报的物质条件、西方传教士的办报活动、晚清期刊小说、晚清日报小说等角度探讨其中折射出的中西文化交融。  相似文献   

17.
湖南少儿出版社与北师大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经过长期策划和精心组织,共同推出了大型丛书《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这套丛书中既有幻想性的童话小说,也有现实主义的成长小说;既有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名家译本,更有首次译出的深受西方社会儿童和青少年读者喜爱的当代经典作品。从2008年5月以来,这套丛书已陆续与读者见面。本文拟从西方幻想文学传统的大语境对这套丛书中的黑暗降临幻想小说系列作一点评。  相似文献   

18.
从出版生态学的视角审视晚清民初的翻译小说刊行现象,会深入揭示社会、媒介、文学等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翻译小说热”的兴起,既和“小说界革命”相表里,也和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民主革命等历史进程相伴.翻译小说承载的政治历史使命也推动了小说进入文学的中心,并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和世界文学视野形成产生深远影响.传播媒质和印刷技术的改良以及报刊运作稿酬制度助推了翻译小说的发展.除对中国文学世界的改观,翻译小说对当时出版生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主题的选择和艺术形式的取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写新闻稿,尤其是写人物通讯,有时需要借鉴小说的写法. 中国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其中最突出的是"写意法".在中西文学对比中我们会发现,传统的西方文学往往是写实的、细腻的;中国文学大多是写意的、传神的.  相似文献   

20.
郭浩帆 《出版史料》2005,(2):101-103
小说期刊是中国小说发展到近代,在西方新闻出版事业影响下兴起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小说载体和传播媒介。据不完全统计,从1892年韩子云创办第一份小说专刊《海上奇书》开始到1919年,海内外产生的中文小说期刊就有约70种。它们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香港、武汉等开放城市,以日刊、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季刊或不定期刊等多种形式在社会上公开发行。以今天的观点来看,《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