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你知道吗?     
《百科知识》2014,(2):30-30
正儿童为何爱看卡通片?儿童为什么爱看卡通片?他们和成人在看卡通片时到底有何生理差别?近日,科学家发现,儿童在观看卡通片中虚拟人造角色时,其大脑内侧前额叶可以被自动激活,这与成人的神经活动方式不同。此前,国外科学家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发现,成人  相似文献   

2.
聚焦     
《百科知识》2015,(2):35
青少年为何喜欢动漫?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成长为青少年,想象从远离现实逐步向现实主义靠近,但为什么如此多的中学生仍然喜欢动漫?这是因为作为以动漫为伴成长起来的一代,这部分青少年仍然习惯从动漫中获得情感、娱乐的需求。青少年不再像儿童一样满足于简单的童趣幻想、游戏情节,他们有极强的求知欲和叛逆心理,他们不会仅仅满足于学校和家庭的生活体验,他们渴望接触外面的世  相似文献   

3.
正人们生活中离不开游戏,不仅儿童、青少年喜欢游戏,成年人甚至老年人也爱玩电脑游戏。为什么很多人玩游戏不能自拔?游戏有何魅力,可以让人不眠不休地玩?人们为什么厌倦学习却喜欢玩游戏?玩游戏并不十分轻松,因为闯关需要艰苦的努力,为什么人们会乐此  相似文献   

4.
动漫是孩子的世界,也可以是成人的世界,还可以同时是孩子和成人的世界。谁能够让孩子和成人一起在动漫的世界里既得到想象的陶醉,同时也开启一扇清亮的智慧之窗呢?至少,日本的动漫大师宫崎峻可以。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动漫作为文化载体,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尤其是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对他们的感知觉、语言、思维等心理品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青少年其心理结构及认知方式还未发展成熟,动漫文化以其独特的娱乐意义与意识形态意义对他们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影响强烈,甚至引起他们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变化。这些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相似文献   

6.
《世界发明》2007,(5):32-34
日韩动画很吸引人、也很让人不省心。在得到动漫迷喜爱的同时,日韩动漫也遭受到了很多批评,而且和正常的批评不同的是,很多人甚至把日韩动漫妖魔化什么是动漫?毫无疑问,动画与漫画的合称。那么,谁在生产动漫?似乎也毫无疑问,日本和韩国。打住,问题来了,偌大个中国,偌大个地球,怎么可能只有日本、韩国生产动漫呢?但无论承认与否,日韩的动漫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全球,都占据了动漫市场的半壁江山,甚至更多,  相似文献   

7.
动漫产业作为近年来全球高速发展的一个新兴产业,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从民族本土文化生态体系中挖掘动漫资源.借助良好的动漫设计体系和市场运作机制,建立具有齐鲁文化特色的动漫资源体系;同时,结合齐鲁文化,研究动漫文化中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和规正青少年的审美品味,加强动漫文化对青少年教育的效果。探索开发具有山东本土特色的动漫艺术作品,推动山东动漫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LG的"蓝海战略"会失败?它推出了精心设计"爱看电视机"、"气质蒸汽洗衣机",甚至还有灵光一现的"巧克力手机",但为什么却不能挽救不断下滑的利润率?是"蓝海战略"思维本身有问题吗?这是因为,LG在设计和执行"蓝海战略"时,并没有抓住"行业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每年的暑假,对于爱看动画片的同学们来说,都是一个快乐的节日。这么多年暑假过去了,同学们也看过了无数的动画片,那么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哪部呢?你最喜欢的动漫明星又是谁呢?本期暑期特辑,我们就来重温一下动漫世界的“F4”吧。“F4”离不开同学们的支持。No.1——机器猫生  相似文献   

10.
正自伤、伤害亲人甚至自杀……类似悲剧在青少年乃至儿童中时有上演。是什么,让本该健康快乐的孩子变得封闭、暴力?如何帮助类似处境的孩子们走出泥潭?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晓东发现,上述孩子中有小部分经历过早年应激,他们有的是留守儿童,有的曾被虐待,有的成长在父母离异或家暴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11.
林丰 《科教文汇》2010,(25):19-20
动漫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因其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广泛被人们所关注。利用动漫的教育功能与潜移默化作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道德教育的开展,是我国政府大力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目的。近年来,动漫文化在艺术院校发展较快,艺术院校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兴趣爱好上都对动漫文化有所涉及。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动漫文化(以日本动漫为例)对人的积极、消极作用两个方面,探讨动漫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你知道吗?     
正为什么成人学习外语比儿童难?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成人大脑与儿童大脑不同。婴儿大脑所具有的神经元突触数量大约是成人的两倍,负责左右脑的联系的神经也比成人丰富,所以小孩子在获得语言时,左右脑一起紧密配合使用。而到了大约6岁时,如果这些神经元突触还不使用就开始消退。到了12岁,这些神经元突触就只有小时候的一半了。所以成人以后,左右脑分工开始变得重要,但学语言的优势反而失去了,因为成年人  相似文献   

13.
2008校园言论     
《知识窗》2009,(1):64
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一出生就有电视,一上学就有电脑,这让他们过早地成人化。童年被缩短,等他们到了成人的年纪,却又显出儿童化,依然爱看卡通,爱看漫画,仿佛老是长不大。  相似文献   

14.
周嘉禾 《科教文汇》2012,(27):207-208
动漫产品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愉悦儿童身心、陶冶情操、得到人生指导的同时,也让儿童沉溺其中,产生价值观的扭曲。尤其是在动漫产品多元化的今天,研究其对于儿童价值观的影响,既是儿童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需求。本文试从若干角度来研究多元化动漫产品对C市儿童价值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儿童青少年是人生变化最大的阶段之一,身体与智力发育快,身高、体重增长迅速。各器官的功能有与成人不同的生理特点。根据青少年身体发育不同时期的特点其体能训练方法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动漫文化渐已发展成为一个国家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其对广大青少年的深刻影响,本文从传播学的"培养分析"理论出发,着重分析了日本动漫在构建国家形象,提升文化向心力等几个方面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借鉴"日本动漫"的经验,针对现代大众媒介产品对我国青少年的深刻影响,提出了关于我国相应对策的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7.
《科学生活》2009,(9):30-30
据统计,我国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80%~90%,龋齿已成为阻碍儿童健康成长的因素之一。为什么儿童牙齿长出的时间不长,龋病的发病率却大大高于成人呢?儿童牙齿的特殊构造决定了儿童易患龋病。儿童的牙齿在刚刚萌出时,表面会有许多很小的沟,这  相似文献   

18.
动漫,仿佛一夜之间就从儿童手里的玩偶变成成年人怀里的抱枕,是因为我们太累了?还是因为网络虚拟世界的跨界扩充?之前人们往往习惯性地认为,动漫应该是女性的口香糖,殊不知,现在它已经成了男人的情绪自慰品。男人也是情绪动物,也需要关怀,而动漫,可以达成男人更多更细致的心理欲求:翻开一页页动漫,我们看到的是男人内心的阵阵潮汐,不是涟漪。  相似文献   

19.
周星 《科教文汇》2008,(15):115-116
“智能”是一种生理心理潜能。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就提出儿童的大脑有一种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随后不少的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也强调儿童语言发展的创造性和先天性。人们提出的许多的疑问本身就支持着这样的论断,例如,为什么远古人具有语言能力?为什么儿童能以惊人的速度学会和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20.
儿童是文化的产物,同时也创造着自身的文化。幼儿园课程应改变以传承社会主流文化或成人文化为主要目的的工具价值取向,从儿童自身的文化品性出发,在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过程中激发、培育和提升儿童文化,促进儿童的自我建构和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