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对于高中数学教师来说,不仅要上好每一堂课,还要对教材进行加工,对教学过程及教学结果进行反思。因为数学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结果是如何发生、发展的。以下是我结合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一些情况对教学的反思。1.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学会用数学思维思考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地思考,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学生去  相似文献   

2.
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不仅要自己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辨证关系等方面去展开。  相似文献   

3.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用数学的方式去思考数学问题,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去了解世界、去发现世界。而对于数学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去挖掘数学,并且学会去研究数学,他不仅要能做、理解、融会贯通数学知识、应用数学,而且应当能够教会别人能做、理解、融会贯通数学知识、应用数学。因此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使自己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传授的数学知识。而学生通过反思来达到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使自己的成绩更上一层楼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学会数学地思考.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不仅要能"做",更重要的是教会别人怎样去"做".  相似文献   

5.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的教学也如此,只教不研,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只研不教,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谈者,只有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边教边总结,边教边反思,教学效果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数学教学要经常解答习题,而数学习题练习的方法很多,效果也不一样.学会反思,一方面可以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  相似文献   

6.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个公式揭示了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性.无数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波斯纳这一简要公式的深远意义.一个教师,如果仅仅是教学而不去反思,不去总结原有的教学理念在实际运用中的得与失,不去总结教案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不去总结学生在学习中的成绩与错误,那么,不管这位教师的教学时间有多长,他的教学水平将基本上在同一高度踟蹰不前.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反思是每个教师都应该做的基本功之一.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7.
从第一天走上讲台开始,我就把教好课本知识,教会学生做题作为自己的努力目标。也没有想过"数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也不知道数学本质的东西到底对高中数学教学起什么作用。从事数学教学几年后我明白了:高中数学要教得好,必须要跳出数学看数学,跳出教育看教育。作为教师,必须要站在高于课本的高度来处理课本知识,现在的数学教育不再是教师手中有一桶水,就能给学生一瓶水的,而是要求教师手中有一眼活泉。怎样才能有一眼活泉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  相似文献   

8.
数学新课标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要让学生 "做数学"而不是教师"教数学"。在数学教 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当把现成的数学知识"教"给 学生,而应为学生提供必要材料信息,让学生通过自 主、合作、探究把所要学的知识给"做"出来。 诚然,从数学学习的本质来说,学数学就是"做 数学"。可是,作为现实的课堂教学,它却是立体的、 多元的,关注数学学习的本质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当 我们以一种理想的"做数学"的心态来诠释数学教学 时,就很可能陷入一种误区,从而偏离真正的数学学 习。 下面就以我教学"时分的认识"的经历为例,来 谈谈这方面的感受。 "做"出来的失败  相似文献   

9.
"数学错误"是初中数学教学中难以避免的一大现象.而教师应当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扭转过来,清楚地意识到,"教学错误"并非不能容忍.教师应学会善待"数学错误",巧妙地运用"数学错误",这对提升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自我创新能力以及教师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陈静 《语文天地》2013,(17):25-26
对于语文教学,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第一,我认为每一个做教学工作的人必须首先认清他教的是什么。其次,我认为从事语文教学必须认清人们学会一种语言的过程。"课堂设计之"巧",应在训练学生言语教学上画龙点睛,方能化"汗珠"为"珍珠"。  相似文献   

11.
黄磊 《考试周刊》2014,(22):64-65
数学的目标就是教学生会学数学,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进而了解世界:用数学的精神学习。高中数学的最高境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会做题,而是能"会做题"、"会理解",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去"理解",挖掘、发现新的问题,进而解决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尝试和改进、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思想认识,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得以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我是苏中扬州地区江苏省高邮中学的一位高中数学教师,很高兴把我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草根式的学习、实践、反思、感悟等向各位做个简单的汇报.我认为数学教育教学要呼唤所有学生共享数学思考的乐趣!为此我慎教善导,激趣启智.在教与学中突出教要"熏、听、扶"(熏陶、倾听、帮扶),学要"做、说、用".为学而教,少教多学.1思想凝练的理论基础(PCK)PCK这一概念是美国教授舒尔曼(Shulman)1986  相似文献   

13.
一、反思及反思性教学孔子曾提出"学而不思则罔"以及"吾日三省吾身"。反思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没有反思的辅助那就仅仅是纸上谈兵。反思性教学,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引入教育领域的,意思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反思。我国反思性教学广泛遵循熊川武教授的观点,他认为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也就是不仅要知道如何去教,而且要知道如何去学[1]。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开展反思性教学,既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化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后课标时代"的数学教学,将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需求为核心。在"后课标时代",数学教学目标应当从"智能形成"转向"素养形成",数学教学内容应当从"以教定学"转向"以学定教",数学教学过程应当从"服务考试"转向"促进素养"。把握"后课标时代"的数学教学转向,有助于教师拨开实践的层层迷雾,找准前行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重要渠道,数学课堂教学除了概念教学,例题讲解外,还有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习题课教学.我们学习数学问题最终是要会做题,做对题.文章总结了习题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的几种方法: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在积极思考中让学生感到"我能行";从一题多解方面进行反思;在问题解决后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了不等于学生学了,学生学了不等于学会了。学生的素养或者成绩是"学会"的证据,而不是教了、学了的必然结果。因此,专业的教师更应该去关注"学会了没""学会了多少",而不是仅仅关注"教了没"或"学了没"。基于证据的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学习如何上课,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如何学会评价,如何收集评价证据去设计教学、改进教学,这样的复习教学才会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一、学会听课教师都很赞同一个观点,即"看课"。看,自然有欣赏的意思,意即带着自己的思维走进课堂,观看师生互动的全过程。这里的"看",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看看"而已,而是要用心看、用脑想,不光看教师的预设,更要看课堂的生成;不止看教,更关注学;除了方法,还要感悟教者的理念;除了不足之处,更多地是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亮点等,这些都是一个听课者应当具备的素养。  相似文献   

18.
"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教则殆."虽说"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反思是减少这种遗憾的"金科玉律".反思性教学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是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是强调"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就时间点来讲有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就  相似文献   

19.
<正>我有多年的教学和学校管理经验,历经了几所学校的兴衰荣辱,感受了不少欣喜与痛苦,这使我不得不静下心来,认真地总结,深刻地反思,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和体会。一、基础教育,不仅仅是注重"教",必须更注重"育"教育,既要注重"教",更要注重"育",把"育"做到位了,"教"才有根基、才更有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  相似文献   

20.
一.对教学中成功之处的反思李炳亭在课改答问时说:课改表面上看是改课堂结构,是少讲多学,实质上是改变教学关系,也就是在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理念下,重构新的教学关系,即变"教中心"为"学中心",但从本质上来说是改变教育教学思想。所以说还是教育教学思想的问题。在"六模块"中我觉得自己可以说是改变了"只强调教师‘教’而忽视学生的‘学’"这样的一个弊病。在教学实践中我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努力创设"活动的课堂,开放的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