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作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都不由自主地引导学生作文时"贴近生活"。然而,对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而言,"贴近生活"的范畴过于广阔,学生作文时常常无所适从,最终导致作文泛泛而谈、雷同居多。生活无处不在,概念化的生活广阔无边:祖国山川、江河湖海、日月星辰、草木虫鱼、风俗人情等等,古今中外,可谓包罗万象。但是,如  相似文献   

2.
微作文写作教学立足初中语文教材,运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引导学生积累作文写作素材,创设微作文写作情境,增加微作文展示与评改机会,以实现语文课标对初中生"其他练笔"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可目前初中作文状况却不容乐观:学生们怕写作文、胡乱应付写作等问题比比皆是。究其根源,乃是学生与写作之间的桥梁——作文教学出了问题。作文教学墨守成规,不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导致很多学生对生活没有感受,或是不会表达出来。为此,教师引导学生与自身、社会、自然、阅读等多方面进行深度对话,以便积累素材、体悟情感,为写作打好基础。一、观察生活,与自身对话"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的"源头活水"是什么呢?生活!初中生年纪小、阅历  相似文献   

4.
陈志强 《文教资料》2011,(21):71-73
作者以广州市南沙区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近年来初中生作文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对写作文不感兴趣,写作时"无话可说"、生搬硬套现象甚多,语言单调乏味等。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把作文融入生活,指导学生在作文中表现自我个性,自由创作,大胆创新;应重视、激发和推动学生写作的兴趣。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思路,才能适应新形势,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作文教学,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当前,初中生普遍存在缺少写作的素材的现象,同时在写作的态度和理念等方面出现令人担忧的偏差。本文在初中作文中推行"练笔·日记·作文"三维写作教学,鼓励学生观照真实生活累积素材,激发学生内驱力,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和个性化作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语文作文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目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致使作文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初中语文教师要大胆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初中生的写作动力;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初中生的写作创新意识;着眼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将生活与实践的素材、元素融入写作中,逐步改善作文教...  相似文献   

7.
<正>一、现阶段农村初中生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学生对作文存在抵触情绪,写作兴趣不浓厚。有项权威教育机构调查显示,有14.6﹪的初中生和27.8﹪的高中生害怕写作文;30.9﹪的初中生和48.9﹪的高中生对作文持"无所谓"的态度;只有54.5﹪的初中生和23.3﹪的高中生喜欢作文。这些数据表明,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低下,写作积极性不高。初中生对写作的兴趣不足,这主要是因为初中生学习压力大,处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作文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深入研究教学方式方法。五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阅读教学中渗透技巧,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教师下水作文进行引导,增强教学直观程度;实施作文自主评改,学生相互取长补短;组织作文课外活动,满足学生兴趣爱好。  相似文献   

9.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教师要锤炼善引的教学艺术,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引导、启迪学生循标探路,独立作文,联系生活写作文,激发他们在写作中的创造性思维。笔者以为,要使作文教学"活起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写作奠定基础;引导学生反映生活,为写作开拓源泉;引导学生读写结合,为写作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的作文大多缺乏创新和精彩。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必须引导学生写有个性的文章,写有文采的文章,写有“大气”的文章。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个性,说真话、诉真情;养成积累素材、勤于写作的习惯;引导学生阅读名篇名著,感受大家风范,关心大事,做到眼大、心大。  相似文献   

11.
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在小学教育阶段尤应重视作文教学。小学语文第二学段的作文教学,在第一学段"写话"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其重点要落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上。小学语文第二学段的作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表达愿望,让孩子乐于表达;要落实段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还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积累写作素材,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形成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2.
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目前许多学生一到写文章,常处于"无米下锅"或"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困境。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积累能力,使学生积累更多作文材料呢?本文针对初中生作文思想空白、语言干瘪等现状,结合学生学习实际,重点从作文教学中的积累能力方面展开论述,强调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积累,学生在写作中才能达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体会到写作的乐趣,从而真正热爱写作。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5,(74):54-55
"作文生活化教学"是指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生活作文"教学。生活作文,是以真实的生活世界为写作对象,从丰富写作内容着手,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习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进而发展学生人格的一种作文教学策略。在研究实践中,通过教学平台的创设,尽可能地将作文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注重体验,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从而摸索出一些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特点与规律。  相似文献   

14.
作文课难上,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很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很少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发现美。因此,改进作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把写作与评讲的权利交给学生。袁源老师的《从生活中学习写作》一课,引导学生贴近观察、贴近想象、贴近自我、贴近主旨,从而让作文拥有了"真性""活性""个性""灵性"。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倡导“回归生活”的教育观念.作文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快乐作文.生活是写作的动力,是写作兴趣产生的土壤和源泉.回归生活的作文教学有多种方法,首先是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并随时注意储备素材;其次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发现;再次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平实的朴素写作,不粉饰,显真实.  相似文献   

16.
文章由"难忘的那一碗鸡汤"这个全命题的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入手,指出千篇一律的写作涉及作文的"教与学",全命题的作文形式、学生的写作思想和观察生活的视角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初中作文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写作形式,引导学生关注读者,观察生活,进而有效写作。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中,有不少教师苦恼初中生作文水平不如小学生作文水平。归其原因在于学生写作兴趣不浓,纯属应付交差;表达能力欠缺,语言过于苍白;作文题材失真平淡,缺少生活经验;立意能力不强,思维缺少深度。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认为,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充分发挥范文的示范功能,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探索作文教改新路。以期学生作文水平有一定提高,不再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8.
欧阳君 《考试周刊》2011,(48):64-65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初中生的写作能力低下,与初中作文教学效率不高有直接关联。农村初中一些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让学生缺乏写作兴趣,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农村初中教师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多方面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发散学生思维,采用灵活多样的作文训练方式,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让初中生快乐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写作是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写作不只是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过程,而是在生活背景下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初中生写作存在畏难情绪,其写作内容贫乏、浮夸、雷同,写作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对此提出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即在生活化的作文教学目标之下,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以贴近生活的方式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作文"小文人"式的矫情文风需要摒弃,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作文语言美的标准:内容和语言的妥帖。同样是平常的写作语言,如果遣词造句和思想情感相吻合,就是朴实动人的,反之就是平淡无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