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应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革除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等传统教法的弊端,建立探索性的、个性化的主体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为此,教师要精心选择课堂教学策略。我在教学中尝试了“四不”。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以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的。初中数学教学重教师讲授,轻自主探究,课堂氛围严肃;重演绎推理,轻合情推理,不利于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重习题操练,轻实验等实践活动,学生缺乏“做”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和意识;重独立学习,轻集体讨论交流,师生之间关系冷漠;重认知发展,轻情感熏陶,体验不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传统小学数学教育化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出现了严重脱轨。一些老师、家长、学生只重教育的结果而轻过程,只重理论而轻实践,导致学生只会生搬硬套,不会灵活运用。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则是在传统小学教育教育化的基础上加以改善,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以及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从传统小学数学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对比、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和实践出发等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时代的要求,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在教学实践中,我从置疑、激趣、创境三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置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人们探求新知的动力,有疑才可能创新。《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设置疑问、引导质疑,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激疑。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消极状态时,教师应巧妙地激疑,启动学生思维的内驱力。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许多学…  相似文献   

5.
钟耀君 《新疆教育》2012,(4):110-110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智育轻德育、重讲解轻学习、重课内轻课外、重“学会”轻“会学”的现象,束缚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意识的培养。要克服这些不良倾向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是着眼素质、加强基础、培养智能、重视德育、发展个性。,  相似文献   

6.
李丽 《辽宁教育》2013,(1):54-55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是思维的源泉,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这是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理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7.
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质疑应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呢?1创设质疑氛围“学贵有疑,不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小学数学教学是以数学问题为中心的教学。但是,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弊端极多,教师里知识轻能力、重讲解轻训练、重结论轻过程,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在学习中依赖性强,不会探究,不会创新,因而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结构势在必行.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认为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发明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造是人类的一种特有的意识和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与众不同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 ,一个坏教师奉献真理 ,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 ,教师把传授知识作为目的 ,把学生获得知识作为终点 ,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教学中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 ,重分数、轻能力的做法 ,因而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 ,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新型人才。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教学谈几点自己的做法与认识。  一、利用学具 ,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数学结论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典…  相似文献   

10.
以疑启思,寓思于疑——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疑”与“思”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学贵有疑.以疑启思.在教学中,如果学生产生疑问,那将有助于通过释疑解惑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从疑问开始,教师教学则应该从设疑、激疑开始.本文试图探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通过疑惑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思维能力,并以此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书本轻实践”的现象。其教学结果表现为: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学生分数考得高,应用能力却较弱。究其原因,有教材内容的问题,有教师教学理念的问题,也有学生对数学知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教学中,特别是概念教学,传统方法是重结论,轻过程。教师把自己对概念的理解“讲”给学生听,而现代教学理论则提倡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即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具体事例概括出一般性数学原理,弄清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知识体  相似文献   

13.
黄荣新 《教师》2011,(13):48-49
一、培养创新能力的“四疑”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的一般形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合理的教学活动的结构和程序。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一般模式是:感知一理解一巩固运用,教学过程的内容是技能、思维、知识三者。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技能、思维、知识三者的动态结构的转化过程,其中思维是这一过程的动力和灵魂,而传统的教学重知识忽视思维和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共性忽视了个性,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经过长期教改实验,我们把创新思维的训练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联系起来,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四疑”探究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若根据所教内容 ,相机设疑诱导 ,启发学生思维 ,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现结合小学数学“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教学谈谈自己粗浅的体会。一、在推导计算法则中 ,设疑诱导皮亚杰说 :“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 ,或者由他重新发明 ,至少重建 ,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在教学计算法则时 ,为让学生自己获得知识 ,教师可层层设疑逐步引导 ,让学生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第一课时时 ,先出示例题 :一辆汽车 25小时行驶 1 8千米 ,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人教版九义教材五年制第九册P68)启发…  相似文献   

15.
黄淑珍 《湖南教育》2002,(13):35-35
重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勇气。创新意识是一种渴望用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超常规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意愿。创新意识强的人,总是能够从超出常规的独特视角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可贵的创新勇气。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质疑是创新的前提,任何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无不始于质疑。质疑意味着对传统的既成事实、观念、方法的挑战,而创新就是向传统的定论挑战,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做到无疑寻疑,有疑解惑。重求异,增添学生…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素质教育更加强调多元化、多样化,更加重视学生个体成长,教师既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技巧,也要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能力和数学综合学习能力.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能全方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文章先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进行介绍,又分析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师进行课程优化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祝旭 《贵州教育》2022,(8):29-31
<正>受功利主义影响下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量存在着浅表化教学,要么是教师上演“独角戏”,教学中教师只关注“自己需要的答案”,决不允许学生“节外生枝”;要么是学生上演“背多分”,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压缩具体内容,只讲结论与算法而不讲道理;要么是课堂表面的热热闹闹,教学中教师精雕细琢,完美无缺,“为合作而合作”“为讨论而讨论”。这样的浅表化教学重教轻学,重结果轻感悟,重形式轻实效,致使学生的学习止于表面、表层、表演,学生的学习没有真正发生,这是数学教育的悲哀。那么如何才能纠正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浅表化教学呢?  相似文献   

18.
朱莉珍 《教师》2010,(27):79-79
如何评价一堂数学课?长期以来,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强渊“精讲多练”,产生了重结论轻过程、重讲解轻学习、重课内轻课外、重学会轻会学的现象,影响了师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三大弊端 :一是重知识 ,轻能力 ;二是重结论 ,轻过程 ;三是重模仿 ,轻创新。教师是每日课堂生活的主宰者 ,学生是教师意志的服从者 ,完全忽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作为新时期的基础教育工作者 ,我们有责任改革传统教学中的弊病 ,努力构建自主创新式语文教学模式 ,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入手 ,引导学生积极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体操作方面 ,笔者有如下一些思考 :1、改变“严肃教学” ,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长期以来 ,语文课堂教学中形成一种“怪圈” :许多教师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导 ,就应当以一…  相似文献   

20.
渗透提炼激活——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学有两条线,一条是明线即数学知识,一条是暗线即数学思想方法.目前的数学教学有重“明”轻“暗”的现象,即重数学知识的传授,轻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而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纽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观念和创新思维的关键.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