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会生存》——一部影响当代世界教育进程的文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会生存》,被世界教育界公认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式的著作。本文作者试图从该书问世的历史背景、广泛内涵、以及现实意义和深刻启发来阐述其在当代世界教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学会学习”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的教育调查报告《学会生存》中提出来的概念。学会学习是个体乃至人类延续和发展的必备条件。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首先应该学会学习。这里所指的不仅是学会一般性的学习,而且应学会创造性的学习。因为这是改革开放、振兴中华、建设四化的客观要求;是迎接国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教育史上,发生过两次教育主题的转变。第一次是由以班级教学为基本形式向青少年传播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变为以培养竞争能力为核心的“学会生存”;第二次是由“学会生存”转变为以发展非智力因素为动力,以培养创造能力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会关心”。每一次教育主题的转变都是一次教育大革命。一、传授知识——学会生存 (一) 17世纪捷克伟大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的以班级教学为基本内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场大革命。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代表作《大教学论》完成于1632年,但在他生前并未得到实施,并且在他死后的近两个世纪中几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探讨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思想根源,分析黄炎培选择职业教育作为实施教育救国理想的思想动力,指出其根本的教育目标在于使受教育者“能生存于世界”、从讨论中得到启示:我国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应予充分研究和认识.21世纪的职业教育不仅要使受教育者学会生存,而且还要使他们学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发展个性是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培养人的丰富多彩的个性,促进个性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是当代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一再强调自我教育、自我决定、主动参与、教育内容必须个性化  相似文献   

6.
当代国际范围内到处兴起教育改革的潮流。封闭的、保守的传统教育体系面临严重挑战,无视“教育自我保存功能”的改革也难行得通。这就引起关于教育自我保存与自我革新功能问题的思索。在我国,有关这方面的探索还属少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七十年代发表的《学会生存》、《世界重大教育问题》等著作中关于这个问题的分析,对于目前正在开展的教育思想讨论,不无启发。所谓教育“自我保存”与“自我革新”功能是什么意思呢?《学会生存》一书指出:  相似文献   

7.
宋扬 《湖南教育》2003,(4):24-25
终身教育的概念及其主题终身教育,是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种教育思想,它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并在相关领域和层面得以发展。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保尔·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1972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所写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问世;1978年,克罗普利和戴夫合著的《终身教育与教师训练》问世;1983年5月,在汉堡举行的“国际终身教育会议”上又一次提出:“终身教育是当代社会的一种绝对必要,是使全体人民在未来得到和谐发展的途径,是更新劳动力知识技能的战略性投资…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使命不仅是教学,还要指导学生去学,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笛卡尔也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会学生学习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一、指导学生使用课本现代教育要求在教学中既要体现教育和教学的目的,还要担负起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重任,并要求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课本是现代教育思想的物质载体,是《大纲》的具体化,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01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这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难得的幸事,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追求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价值观,反映了面向21世纪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体现了当代教育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为特征的时代精神,与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存在着本质性差别。由于新一轮课改动作大,涉及问题多,既有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方面的问题,更有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深层次的问题。因此,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难以较快较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将当代教师职责的定义,已经由过去传道授业解惑的传授知识层面转变为激励和诱导思考的更深层次。而激发学生思维,激励学生思考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教师的课堂提问。并且课堂提问具有联络新旧教材,提示学生学习重点,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给予教师反馈信息等功能。课堂提问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一、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深远意义 (一)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终身教育思想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教育思想.实际上,终身教育思想的萌芽由来已久.这种思想对教育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并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教育思潮,是近30年来的事.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国际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相似文献   

12.
当代美国杰出的教育改革家本杰明·S·布卢姆的《为掌握而学习》、《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论正以其强大的吸引力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关注。以品德教育促进智力发展,把智力教育转变为全面发展的“学会关心”,培养“合作精神”与“责任感”的目标教育将成为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继“班级教学”、“学会生存”两大变革之后的第三次变革。依照布卢姆独特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语文目标教学必须明确和重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的两大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在确定语文目标教学的教学目标过程中,仅仅重视智育和德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重视美育。那么,…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01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这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难得的幸事,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追求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价值观,反映了面向21世纪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体现了当代教育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为特征的时代精神,与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存在着本质性差别。由于新一轮课改动作大,涉及问题多,既有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方面的问题,更有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深层次的问题。因此,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难以较快较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教育现代化的逻辑起点是科技的高速发展,其因果键是: 科技的高速发展→学会生存→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自我教育→学会学习。 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会学习。教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不仅是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途径,而且具有教会学生学习知识,学会生存与发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作用。这种综合作用与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现相一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大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吴跃荣  梁莉菁 《考试周刊》2007,(52):141-142
颜之推是6世纪后期中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教育思想家。其《颜氏家训》不仅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也是一部有着丰富文化内蕴、代表南北朝时期最高学术层面的著作。笔者主要从《教子》、《勉学》篇分析、介绍颜之推的教育思想,结合当代教育,指出了颜之推的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终身教育、学会生存和学会关心是二十世纪影响世界教育发展方向的三大国际教育思潮,终身教育即在人生各个发展阶段都必须不断接受各种教育.学会生存教育即生存经验和技能教育,学会关心教育即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三大国际教育思潮构成现代世界教育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类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韩建华 《现代语文》2004,(10):44-44,48
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的新形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人类提出了“学会生存”、。学会关心”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口号。这个口号不仅从生存角度为教育确立了引入竞争机制,实施“开放性”教学的原则,更在“学会关心”的大旗下,鲜明地强调了“合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依此也明确提出了。主动、探究、合作”的教育理念:师范院校作为  相似文献   

19.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是20世纪后半叶国际社会的两个重要的教育报告,对二战后世界发展新格局背景下教育、社会、人三者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其核心就是教育应该如何发展的问题。《学会生存》的英文标题Learning to Be其本质含义就是认识自己、成为自己,而其主语包括国家、教育、人(个体)。Learning to be就是要通过"教育如何成为他自己"来解决"国家如何成为他自己""个体如何成为他自己"的问题。在教育改革的宏观层面,要遵循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处理好教育与社会(国家)的关系,让教育的力量弥散到整个社会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即建设学习型社会;在教育改革的微观层面,要杜绝完全的"拿来主义",体现教育中的文化自信,重视来自教育系统内部的革新力量。  相似文献   

20.
一、集体智慧之结晶《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被世界教育界公认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中里程碑式的著作,它是由以前法国总理、教育部长埃德加.富尔为首的一个聚集了各国著名教育专家组成的小组,通过对前苏联、美国、阿尔及利亚、新加坡、瑞典等23国以及联合国系统内有关组织进行了调查,并研究参考了大量文献后,于1972年向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长递交的一份研究报告而成。从整个报告的内容框架来看,是在通过对多国的长期考察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