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告对文化的影响是一定的,文化对广告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在跨文化广告创意中采取怎样的文化策略和文化定位,决定着广告创意的成功与否。也能为它所宣传的商品品牌增加价值,使其商品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得以确立,并最终为其品牌增加信度、效度和附加值。本文从文化制约因素的角度研究跨文化广告的创意和传播,以期对广告创作和解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杨晓玲 《青年记者》2009,(14):109-110
现代社会成为一个以消费为核心的社会,人们对消费品的占有小再以消费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消费把人的欲望与炫耀商品的附加值联系在一起,通过对商品的形象塑造和意义赋值来完成它的符号化过程。在这种千变万化的符号系统中,广告是其中最有体现性、最丰富的模本。广义的广告是“广而告之,广泛地告知公众某种事物的宣传活动”,狭义的广告是“为一个商品或劳务经由媒体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所作销售信息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广告创意中的"USP"理论指的是"独特的销售主张",这在广告创意中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理论,它引导着广告创意的方向。"USP"理论指导广告设计者在进行广告创意时必须在广告中向消费者提出一个该产品与众不同的销售主张,可以在广告中强调产品的独特功效以及能给消费者提供的利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发生了急剧的转变,由原来物质消费开始向精神消费转变;消费品市场的极大丰富、商品的同质化现象的日趋严重使广告的作用日渐突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大量的广告信息,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这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为我们构建起了一个广告信息的世界.要想在众多的广告中脱颖而出并且被消费者记住直至最后形成购买力,优秀的广告创意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张梦晗 《东南传播》2013,(9):119-121
星巴克咖啡公司以其独特的经营之道为世人开辟了一片体验文化消费下的"第三空间",作为一家具有文化产业性质的企业,该公司的广告营销策略不是采用传统的铺天盖地式广告轰炸。就其"咖啡文化"广告创意模式,本文结合体验经济的三个主要特征,从"第三空间"里的格调体验、服务体验、情感体验等方面,挖掘星巴克广告创意模式的独特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人类永远不老的话题,也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赋予商品品牌某种情感已成为广告人的共识,以情感为诉求重点来寻求广告创意,是广告发展的主要趋势.如今消费者的消费意识更加成熟,不再单纯地追求物质满足,而是更满足于与自己的情绪、情感相一致的消费,更愿意在消费品牌时联想到一种美好的情感. 广告创意如何运用情感 广告创意中应注入情感因素,使其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表现力,营造一种温暖的氛围,打动消费者、影响消费者.  相似文献   

7.
在如今商品经济时代,广告是必不可少的商业促销手段,也是企业间竞争的有力武器之一。一个优秀的广告创意设计,不但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确定其品牌在商品竞争中的社会地位。于是厂家商家、广告人士就不得不在创意上下功夫,以求公众过耳成诵,过目不忘。  相似文献   

8.
在广告创意中,情感化因素的注入是现代广告运动值得注意的一个趋势。情感化策略的提出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广告主与消费者、主观因素与商品发展的客观现实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情感化策略产生的时代必然性以及实施的方法,有助于我们更自觉地运用情感诉求,强化广告的社会功能,提高广告的社会效果。如今,随着物质生产的空前繁荣和买方市场的巩固,刺激了消费需求层次的攀升以及对消费个性的追求,广告商品能否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越来越成为左右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广告的社会责任也远远超越了单纯推销商品的范畴,广告已演进为一种文化,成为人们精神消费的一部分。可以说,当代广告活动已进入了文化信息时代,而情感诉求正是文化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9.
魏剑 《新闻前哨》2013,(12):90-91
我们每天会接触很多的广告,同样的产品,你会选择哪一个呢?到底是选择信息的满足还是选择消费的需求?我们需要一个广告帮助我们树立品牌印象。在广告业"创意就是财富"的引导下,人们对广告创意产生了很多误解。误区一:将创意复杂化、神秘化。在广告创意初期,广告人有个通病,他们常常将广告创意复杂化、神秘化。其实,广告创意并没有那么复杂。  相似文献   

10.
名人和美女是演绎广告创意的两大主角,而美女广告更是达成商业目标的一个快捷、经济的通道,美女广告的柔性诉求为广告主赢得了巨大的成功。有人说“看广告就是看女人”,我以为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方面它批评了现阶段广告创意水平的低下,另一方面则说明了女性在广告创意表现中的重要地位。在商品营销活动中,广告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广告将如何在个体与社会、商业利益与文化发展之间作出共赢的抉择,尤其重要的是.女性能否在广告中掌握平等的话语权,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与探究。  相似文献   

11.
正广告策划是对整个广告运营过程的筹划和运营;广告创意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法创作广告脚本,突出产品特性的宣传方法。二者虽然概念有所不同,但却联系紧密。广告创意赋予广告策划以生命,是广告策划的灵魂。广告创意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本身构成广告策划的一部分、为广告策划彰显艺术魅力和提升广告策划的促销能力。在当代社会要做出优秀的广告策划,必须充分重视广告创意。广告策划和广告创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广告策划和广告创意之间的区别——首先,广告创意和广告策划之间的操作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广告  相似文献   

12.
蒋海飞 《东南传播》2010,(3):110-112
本文通过大学生广告影响消费调查问卷对北京某大学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调查人数的95.9%认为广告对于购买商品的决策影响较大;男生消费时影响最大和最少的分别是电视广告(3.62)、邮寄广告(1.63),而对女生则为商场促销广告(3.93)、广播广告(1.87);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消费时影响最大和最小的是电视广告(3.63)、传单式广告(1.65),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则为电视广告(3.48)、邮寄广告为(1.87)。由此得出,广告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产生重要影响,不同形式广告对消费的影响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对于来自城市和农村大学生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商家在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时,只有因人制宜地进行广告宣传,才能够真正达到想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黄满柱 《新闻采编》2006,(6):18-18,31
广播广告是一种诉之于听觉的有声语言,它依托广播这种媒体传播商品、劳务和公益信息,不过这种信息言过即逝,不同于图文并茂的报纸或杂志广告和声画合一的电视广告,所以如何运用广播广告的语言去实施广告策略、进行广告创意,实现广告诉求就显得尤为突出和必要。语言、音乐和音响  相似文献   

14.
广告是信息不对称的产物。人们之所以需要广告,正是因为对所需要的商品或服务缺乏相应的了解。然而,在如今的买方市场语境下,由于可供选择的商品或服务无以计数,各类广告铺天盖地,消费有限的注意力越发“捉襟见肘”,难以应付。如何有效吸引消费眼球,实现广告效益最大化?比较广告给我们开创了一方新天地。由于在推销自己的商品或服务的时候,  相似文献   

15.
广告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视觉文化形态下其传播特征主要表现为以图形符号为媒介的视觉传播。现代广告在传播商品信息的同时,也传播商品所赋予的思想、价值观念、审美意识等文化价值,即商品的文化附加值,而广告表现的商品文化附加值必须通过将其转换成图形符号才能有效地传达给受众。因此,研究视觉文化形态下的广告创意表现形式及特征,更有利于广告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前些时,听说一些广告专家在上海开会,研究“八五”期间的广告工作,议题之重要和丰富,自不待言。但不知可注意到了要坚持广告的可靠性、负责性问题? 广告是向公众介绍商品、报道服务内容等的一种宣传方式,在报刊、电台、电视台上刊登广告,以广招徕,更是主要的手段。因之现在广告日益多了,推销商品亟需要用它,人们要了解和购置东西,也  相似文献   

17.
贾红涛  万聚 《新闻世界》2009,(9):136-137
目前广告业界和学术界普遍把广告创意凌驾于广告表现之上,一切以广告创意为中心,一切以创意为转移。然而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催生一批批新媒介的同时,也在对广告创意的地位、人们的广告观念进行着猛烈的冲击。尤其是在当今广告创意普遍缺乏的激烈竞争时代,我们有必要对广告表现、广告媒体的地位进行重新审视,为他们正位。  相似文献   

18.
罗兵 《新闻三昧》2005,(2):48-50
报纸与一般的商品存在共性的同时也存在着个性,在“双重销售”的过程中,报纸随时要面对双重消费——报纸内容消费和广告消费。报纸的价格通常低于甚至远远低于其成本,有的报纸甚至干脆免费发行。这种赔本赚吆喝的经营状态背后隐含着一个与一般商品完全不同的盈利模式——广告赢利模式。报纸赔本出售给读,获得大量的读,吸引大量的“眼球”,获得一种极为宝贵的资源——注意力资源。  相似文献   

19.
创意是表现广告主题的灵魂,广告创意是指通过独特的技术手法或巧妙地广告创作脚本,更突出体现产品特性和品牌内涵,并以此促进产品销售。 本文通过选取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三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广告案例,分别对广告创意中内含的"富于幽默"、"系列创意"和“抛砖引玉”的创意表达方法技巧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体会其在广告整体创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成功的技巧运用对推销产品的积极作用以及对企业树立良好形象、提升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雨蒹 《新闻世界》2013,(7):204-206
【摘要】以往女性商品的广告,多由女性担任代言人,可是随着近年来社会审美观的中性化以及男色消费的崛起,媒体上所呈现的男性形象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许多女性的阴柔特质。本文从消费者心理需求及品牌延伸理论出发,分析了近年来出现的男星跨性别代言女性商品的现象。以彩妆产品为例,阐述了此类型广告兴起的原因、产品性别定位的发展及此类广告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