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个优秀的教师究竟是怎样诞生的?通往“金字塔塔尖”的道路又在哪里?“反思”是这几年不断被凸显的一条走向成功的路径。它被解释为优秀教师成长的一个共性特征。中国有句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强调的是个人的努力。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强调的是内省。但仅仅知道反思的重要性,还是远远不够的。“反思”在现实中的含义要丰富得多,反思教学做起来也并非易事,但反思与实践的结合对教师教学智慧提升的作用不可估量。在一次听课中,我们发现了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对自己教学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反思、实践过程。不论他对自己的每一次否定和尝试是不是正确,我们首先能感受到的是一种执着和专注的精神,一种永不满足的对教育核心问题的逼近,我们可以称之为“反思的精神”;其次就是对教学事件进行反思的敏锐眼光——基于“教师个人素质”的独特思考角度,这是组成教师“反思能力”的重要部分。我们说,只有建立在反思精神之上的反思才是真正有力量的、有生命的,才是真正能促进教师成长的。而再实践是对反思的检验与进一步反思的催生,是增强反思力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教学本质上是一门实践的艺术。登抵金字塔的秘密,就蕴藏在一次次的“实践、反思、学习、再实践”之中。一起来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  相似文献   

2.
“教学反思”是这几年被不断强调和凸显的一条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它被解释为优秀教师成长的一个共性特征。中国有句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强调的是个人的努力。古人说,“每日三省吾身”,强调的就是内省。但仅仅知道教学反思的重要性.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说目前教师教学反思最大的问题在哪里?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1.反思性教学实践的意义。新课程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对教学工作有重要作用,一是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改革教法,二是有助于捕捉灵感、积累经验。所以教师要勤于反思。首先,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只有反思才会发展,只有研究才会发展。常言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如果一个人失败了以后不善于反思,不去总结经验教训,那么等待他的必将还是失败。的确,我们将烂熟于心的知识几年甚至几…  相似文献   

4.
徐志能 《甘肃教育》2008,(12):15-15
新课改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并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叶澜教授也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众多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和教改先行者的成长经历,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教学反思有教前反思、教中反思和教后反思,教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实践,教中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后反思则具有批判性和总结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以此再指导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5.
宋波 《考试周刊》2012,(75):37-37
近几年来,我认真学习新课改,并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真正贯彻到教学实践、备考实践中去,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1.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1.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所以我多次参加新课程培训.不断更新观念。丰富个人知识储备。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厚实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丰富了,教学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1.3做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的一步步推进,让我们不由得用新课程的理念来审视自己的教学。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总是顷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的职业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也就是说.教师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过程。“教然后知困”,“困”才会寻求突破.突破才能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7.
“初始课”后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对在教学中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进入更优化、更完美的教学状态。“初始课”后反思强调的是一个包含着重建环节的思维过程,它既是对初始课情境的回顾,更强调在回顾的过程中发现不足,找出困惑和不解,并进行修正和完善,继而将设想重新付诸下一个课堂。初始课后反思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及时、理性的教学反思,可以让“再教设计”更趋精彩;同时它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业务水平的必经之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也特别地强调了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一次有效的教学反思,能使一位教师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教学反思的过程就是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循环往复,通过这个过程的不断反复可以使教师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0.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一种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的方式。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惟有反思性实践才可以成就教师!  相似文献   

11.
Club Maroon是在美国出现的一种新的合作型的“学习共同体”,成为越来越多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它启示我们,要真正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注意发挥教师专业成长的自主性;强调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反思;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精神发展;同时,重视专家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任务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实验、不断完善的体系.教师是改革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新课改要求教师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开发、决策、实施、评价等过程中来,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对自己参与的教学活动进行回顾、检验与再认识,在“回放过程”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进行思考,得到一个能用以指导自已教学的理性认识、并形成更为合理的实践方案.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任何一个理性而成熟的教师都是在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不断反思之后成长起来的,教师反思能力的养成是确保教师不断再学习的基本条件.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已真正成为“研究型教师”.  相似文献   

13.
顾泠沅老师说过“反思三年成名师”,经常性的教学反思习惯和良好的教学反思能力,是一个教师迅速成长的必要条件。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可以大大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我们从烦琐的日常教学中觉醒过来,实现自我反省、自我校正、自我发展,从而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获得理性的升华,真正成为一个“实践的反思者,反思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14.
储冬生 《中国教师》2005,(12):27-29
“教学反思”是这几年被不断强调和凸显的一条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它被解释为优秀教师成长的一个共性特征。古人说,“每日三省吾身”,强调的就是内省。但仅仅知道教学反思的重要性,还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教师教学反思最大的问题在哪里?我觉得不少老师的教学反思都存在“自欺”或“自虐”这两种倾向。这两种倾向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都源于肤浅、源于急功近利、源于为“反思而反思”,都源于对于教学反思缺乏最起码的认识。下面我就截取几个片段,说说我对于教学反思的认识。反思之一:是什么带来了教师的转变?有一段时间学校要求我们上好每一节…  相似文献   

15.
当今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被视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对自身活动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教学反思能够提高教师捕捉教学问题的能力,加深分析教学问题的深邃程度,为教师提供审视教学的“慧眼”,  相似文献   

16.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只有反思才是进步的驱动。如果教师不去挖掘和使用教学反思的判断、反省与批判的权限,教师的教龄再长,教学经历再丰富,也不一定与教师个人的独特经验成正比。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本文结合实际教学中体验和教育行家的理论谈谈自己的几点反思。  相似文献   

17.
教学反思,指教师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过程及相关认识的再认识。一般的说,实践、学习、反思是人们形成和转变教育观念的基本途径。在教育教学中,反思又有其特定含义。杜威在1910年最早提出:反思指“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他说“:思维中某种事物作为诱因而发生。但是,思维还未必就是反思的……只有人们心甘情愿地忍受疑难的困惑,不辞劳苦地进行探究,他才可能有反省的思维。”反思的基础是实践,真正意义上的反思,不只是主体基于个人认识水平和自我认识或自我评价,而应该把主体的实践活动及其设计放在大系统乃…  相似文献   

18.
作为普通教师,我们如何做,才既能赢得尊严,又能对家长、学校、社会有一个好的交代?教师必须站在应有的高度,用哲学家的思维,引导孩子们在动脑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真正去除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杂草”,引导孩子在荒芜的地上种好知识的“庄稼”,这样才会赢得应有的尊严。  相似文献   

19.
史金霞 《教学随笔》2007,(12):11-13
一、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反思使教师保持一种积极探究的心态,使教师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相信自己才是处理自己问题的专家;通过反思,对那些在日常中我们意识不到的教学行为、没有深思的教学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反思是充分挖掘自己专业发展资源的主要方式。所以,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坚持经常性的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20.
张环 《宁夏教育》2005,(7):99-99
新课程怎样教,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符合课改精神的课堂,这些问题使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感到困惑,有“困”才思“变”,想“变”就应反思。反思能使全新课堂更加完美,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只重视了教师的反思,要求“设计——实施——反思——调整——再设计——再实施”,却忽视了学生的反思,我认为师生共同反思,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完善,使合作探究更实。下面我展示一个教学片段,对比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