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喀斯特是生态最脆弱的地貌类型区之一。又是典型的贫困区域。川滇黔三省接壤区正处于西南喀斯特核心地带;由于行政区划、政府职能等因素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形成了一种具有分割性、边缘性的经济现象和运行方式。区域一体化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采取科学协调机制对喀斯特共有域进行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治理,以双赢目标促进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贵州喀斯特山区野生植物山莓的资源调查,并对其引种驯化,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在喀斯特山区,山莓分布广泛,分株或扦插驯化都是很容易成活,果实营养成分含量丰富,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类必需氨基酸,作为喀斯特山区经果树开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
贵州旅游资源与发展生态旅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高原属于旅游条件好,区位条件差,经济基础欠发达的地区。其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原始性、古老性和丰富性,但其生态脆弱性也是不容质疑的。喀斯特地区环境稳定性较差,抗干扰能力弱,环境容量小,生态平衡很难恢复。一些掠夺式的开发和不文明的旅游行为,不仅损害了环境和生态资源,而且也不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针对这二问题和当前因环境问题所引起人们对回归自然的要求,贵州旅游应建立在“生态旅游”的目标上。  相似文献   

4.
以喀斯特山区六盘水市为例,针对该区耕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分刺从耕地的质量、数量和利用效益三方面来作定量与定性分析,并进行耕地生产效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该区域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并提出耕地可持续利用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村城镇化是农村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山区农村城镇化是加强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山区生态安全、提高山区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对统计数据分析为基础,同时采用实地调研、实证分析方法,对石台县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安全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石台县城镇化进程中应该采取的更加审慎的态度和积极的措施:加快城镇化观念更新,提高全民生态安全意识;科学制定城镇建设规划,消除生态安全隐患;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生态安全保障系数;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山区生态旅游;合理开发山区小水电和沼气能源,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发挥山区农业资源优势,促进农林产品深加工和原料综合利用;鼓励和帮助农民下山脱贫,加快城镇人口集聚进程.  相似文献   

6.
在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受到高差较大、地形破碎的影响,建立城市独立坐标系需要满足更多的条件;通过对毕节市中心城区独立坐标系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满足城乡规划、建设需要的城市独立坐标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民生问题和生态问题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宁夏西海固山区陷入了民生与生态问题的恶性循环。为了使宁夏南部西海固山区的人民尽快摆脱生态环境恶化与民生贫困的两难困境,国家在宁夏西海固山区实施了生态移民的扶贫政策。西海固山区的生态移民工程在环境治理与保护以及改善居民生存状态和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但在移民生产用地落实和生产方式转变、移民安置资金和生产启动资金以及对移民的后期帮扶和对特别困难移民的经济支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质量和效果。因此,生态移民工程需要根据地区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不但需要进一步认真落实相关政策措施,还需要有完善的后续支持,才能保证生态移民的质量及其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遵义县喀斯特山地植被恢复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遵义县喀斯特山地森林植被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喀斯特山地植被恢复的主要途径,重点阐述了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两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内发式发展"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特质,将有助于欠发达山区实现经济与生态之间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地处广东省欠发达山区的韶关,作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其大部分地区都被列入了国家级或省级生态发展区。选择内发式发展模式,必将有力促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在韶关的顺利实施,同时,对于欠发达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实践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石灰岩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存与发展,保持水土、摆脱贫困构成了石灰岩山区生态环境治理的两大核心问题.治理石灰岩山区生态环境面临着立地条件差、人口压力大、地域经济落后、投入不足等难点.生态经济治理模式涵盖了生态保护、生态经济建设和产业替代等多种治理方式,体现了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良性结合,体现了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崭新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