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行业特色大学的学生竞争意识、合作精神、沟通能力、体育竞赛态度等内容以及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行业特色大学学生在竞争意识、合作精神、沟通能力以及对体育竞赛态度方面无明显差异;中等分数所占比例较大,且平均分数不高,尤其是竞争意识的得分更低;大学生对体育竞赛态度与竞争意识、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均存在极为显著的正相关,尤其是体育竞赛态度与竞争意识的相关系数达0.8以上,即有着非常高的相关性。因此,搞好学校体育竞赛工作是培养大学生竞争意识、合作精神、沟通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的方法,归纳数字化技术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情况.阐述数字技术在运动训练、体育健身器材与运动服装的开发、体育科学选材、体育信息与情报管理、体育竞赛、体育数字化资源等体育科学领域的应用.以数字体育为核心概念,论述数字体育应用分类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体育竞争情报对提高冬季竞技体育项目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作用巨大,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在厘清体育竞争情报的内涵,分析其特点,阐述体育竞争情报作用的基础上,从竞技体育情报的整理、竞争对手的分析、竞争环境的分析和竞争策略的分析等方面探讨了体育竞争情报在冬季竞技体育中的应用状况,为提高冬季竞技体育的训练效果、取得比赛优异成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以搏弈论理论研究现状为参考,对搏弈论、体育竞赛搏弈中决策所研究的竞赛主体、竞争对象、竞赛内容及竞争特征等进行对比分析.试图论证体育竞赛决策与搏弈论的辩证关系,并逐步构架和完善体育搏弈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广东省高校校园体育竞赛的发展现状,根据参与对象不够广泛、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校园体育竞赛改革的思路,即积极改善校园体育竞赛模式,利用体育竞赛结果上所存在的悬念,激发大学生参与兴趣,调动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提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从竞技体育中的竞争情报应用、体育企业中竞争情报应用与体育院校图书馆竞争情报服务三方面对体育竞争情报研究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其学科理论,提出了基于引文分析的高校学科竞争情报服务、基于专利分析的企业技术竞争情报服务与基于体育科技查新的竞争情报服务等三种体育科技竞争情报服务的模式。这为体育院校开展竞争情报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促进了我国体育系统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体育科技创新提供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在竞争激烈的竞技体育竞赛中,体育伤害在所难免。为了更好地救济和避免竞技体育中的这些伤害,根据我国现行的《侵权责任法》,认为在竞技体育伤害中的归责原则主要应该包括: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以及公平责任原则,并从概念、在竞技体育伤害事件中的适用情况和构成要件对这些归责原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要组织竞赛,就必须有一定的目的。体育竞赛,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竞争的集体活动,是体育运动普及和提高的有效手段。长期以来,不少学校组织各种体育竞赛,由于受单一片面的竞赛目的束缚,使体育竞赛这一手段往往只强调提高一面,为少数人享用。而忽视了普及的一面,甚至把普及与提高割裂开来。不管你在文字上写得怎样全面,实质上在组织竞赛的手段中,则形成了由少数人参加,为确定新的纪录和选拔代表队参加上一级比赛这单一的目的。大多数学生只能当拉拉队,当观众。这种世俗的偏见观念,竞把体育竞赛,限制在为提高服务的框框。今天,我们呼吁体育竞赛给它正名,  相似文献   

9.
体育竞争情报的理论渊源与本质内涵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历史分析、逻辑推理与文献检索等研究方法,归纳总结体育竞争情报的理论渊源,解读体育竞争情报的本质内涵.研究认为:体育竞争情报是从军事学理论、现代竞争理论、战略管理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情报学和竞争情报等相关理论中演化而来,彼此之间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其中,竞争优势是贯穿以上各个理论发展的一条核心主线;揭示体育竞争情报本应就是体育情报之本原概念.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大学生体育竞赛负面影响的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学生体育竞赛的举办日益增多,大学生体育竞赛中的负面影响也越发明显。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体育竞赛的开展情况进行调研,调查当前大学生体育竞赛中存在的负面影响,对负面影响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归纳总结,为今后大学生体育竞赛的良性发展,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及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人类学、发生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宗教仪式和竞技体育起源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了宗教仪式对竞技体育的产生、发展中的功能性变迁。认为:宗教和体育均起源于人类的文化活动,宗教仪式对早期体育竞赛起到了主导和控制作用;体育竞赛的功能性与宗教的仪式性相互作用使现代体育竞赛中仍然保留了宗教仪式的符号特征;宗教仪式与体育竞赛仪式相互影响,其共同价值在于促进良好秩序的建立,其本质体现在对人的教育与文化规训,更体现于人类精神的寄托和人类积极进取的"神话"诉求。  相似文献   

12.
论时差与运动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地理数理环境——时差的基本知识为出发点,讨论了运动员在赴不同经度的地区时,由于地方区时的不同而导致人体内源性节律和外源性节律的破坏,以及由此引起在到达比赛地后运动员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下降的原因。根据人体机能和运动能力对时差反应的适应规律,探讨了不同时差与不同运动项目对其适应过程的特点。这对运动员参加跨时区国际性体育比赛时采用提前到达适应或前期模拟适应的方法来克服时差反应,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主导竞技能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并研究了主导竞技能力.主导竞技能力是运动员在参赛中起支配、决定性作用的运动能力,是运动员所承载的竞技能力的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是运动训练中发展竞技能力和监控训练质效的关键与核心.主导竞技能力不等同于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它是从竞技能力作为整体性质与功能的视角,运用主次矛盾分析原理,辨析出的构成竞技能力关键与核心的运动能力;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是根据不同运动项目在竞技能力中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及运动智能的某一部分的作用程度而提出的主导因素,并以此作为项目分类依据之一,并构建了相关项群的训练理论.竞技能力的部分因素、相互关系及其主导竞技能力可以通过手势模型进行简单形象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若干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中存在的经费投入不足、目标与现实脱节、运动竞赛次数太少、项目发展无序、制约高校办队的竞训体制、缺乏规划和训练质量评价系、科研潜力不能有效转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改革运作机制、引入市场机制、试办俱乐部制的高校办队模式、合理规划运动项目发展布局、积极拓宽招生渠道、缩短竞赛周期、改革参赛办法、建立训练质量评价体系和定期评价制度、加强与体育院校和体育科研单位的合作等积极的应对措施,旨在保证我国普通高校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以网球专选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的技战术表现进行统计,并对学生的心理、智能进行调查和访谈。针对竞技能力的技术、战术、体能、心理、智能5个构成要素,分析学生网球竞技能力在实战中的表现特征;进一步提出网球专项教学中竞技能力培养对策,旨在提高学生网球竞技能力,同时为网球专项教学的开展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6.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herent purpose of sports competitions. In ‘On Winning and Athletic Superiority’, Nicholas Dixon states that the central comparative purpose of an athletic contest is to determine which team or player is superior, or, synonymously, to provide an accurate measure of athletic superiority. Dixon identifies athletic skill as the standard of athletic superiority in competitive sport. However, I argue there are three separate standards of athletic superiority: the demonstration of athletic skill, the achievement of prelusory goal using lusory means, and achievement of superior formal result. This stance responds to Dixon’s argument that failed athletic contests are contests that have not fulfilled the central purpose of competitive sport, because they have been undermined by refereeing errors, cheating, gamesmanship or bad luck. I argue that a failed athletic contest occurs when any of the three standards of athletic superiority conflict.  相似文献   

17.
长拳作为一项民族传统、继承和发扬的国粹项目,在武术竞赛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竞技武术比赛中的长拳,无论是技术内容还是在技术风格,都因竞技比赛的特殊性而随之变化,但又不能脱离传统长拳的技术体系及风格、特点框架之外。文章对长拳竞赛套路技术风格演讲进行了初步研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两个时期,并对长拳技术风格作了比较研究,同时提出了注重技术演练,突出项目特点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大型体育运动竞赛运行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运动竞赛活动作为体育产业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电子计算机为先导的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运用于体育运动竞赛活动中,为现代化大型体育竞赛活动的自动化、智能化开创了先河。章以第9届全国运动会为主线对现代化大型体育比赛的竞赛活动运行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内在的规律性东西,为今后组织各类竞赛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类哲学的理论,探讨体育竞技的渊源,辨析体育竞技中人的生命形态,诠释体育竞技对人之生命的意义,揭示体育竞技中的异化现象及其实质.认为:体育竞技是人类种生命竞争的产物,物种竞争和敬生畏死是其产生的生命依据和背景.在原初意义上体育竞技是以种生命为基础,通过竞技锻造种生命、完善类生命,增强人在日益复杂的生存环境中生存竞争能力的一种肢体专项活动,是竞技者种生命和类生命的统一.在"工具理性"的主导下,其最具代表性、最为经典形式的竞技体育发生了深刻的异化,竞技者种生命与类生命之间的张力失衡是竞技体育异化的根源.回归敬畏生命的理念,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保持种生命与类生命之间的适度张力,对各类竞技主体进行生命教育是防止其异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建国50年来武术竞赛制度的发展进行回顾与思考。分析了西方体育文化对套路与散打两大竞赛体系的形成、竞赛体系化、内容简单化的影响。对当前武术竞赛发展中存在的国内外竞赛内容不统一、太极拳比赛引起诸多争议、套路竞赛制度改革滞后,以及套路与散打分离等问题进行探析。提出与国际体育竞赛接轨、举办世界武术运动会、开展武术套路职业联赛和推出套路与散打竞赛相结合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