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颖 《中国德育》2007,(12):12-15
公民身份是现代社会人们处理相互关系的身份基础,是和谐社会社会成员的基本身份。公民教育作为社会的公共事务,是发展公民人格、实现优良公共生活的必要政治制度安排。国家和社会肩负着培养合格公民的责任,国家应该通过开放公共生活、扩大公共交往和公共参与等方式,发展公民教育,培养公民人格。  相似文献   

2.
“公共理性”是指各政治主体以公正的理念,自由而平等的身份,在政治生活中对公共事务进行充分合作,以产生公正的、可预期的共治效果的能力。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公民具备一定的公共美德、公共能力与公共理性。要培育具有公共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就需要以公共理性为指导,积极开展公民文化建设和公民意识培养。本文旨在从公共理性的维度,在阐述公共理性基本内涵与价值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公共理性对公民教育的价值定位、逻辑思维所具有的规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公民是公共精神培养的主体,大学生作为法律意义上的公民,理应成为公共精神培养的主体。在公民视角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独立人格精神缺失、自制自律意识缺失和公民责任意识缺失三个方面。为此,要通过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丰富校园文化、加强舆论宣传监督、开展志愿服务等途径培养大学生的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4.
没有公民的公共精神,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公共精神的基本特点是公共性、公众性、时代性与继承性、民族性和普遍性等。由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的原因,中国人公共精神还有相当的欠缺。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中国公民的公共精神应该特别强调正义意识、规则意识、生态意识、社会服务意识。塑造公民的公共精神,要注重公民角色认同、内心自觉、保护公权和发展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5.
通过重建班级公共生活,可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学生养成公共精神。具体途径是:更新教育目标,培养民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转变教师角色,使其成为创建民主班级的先行者;完善班级生活,营造体现现代社会民主精神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6.
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领域中,通过参与公共事务而形成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共同生活。公民是公共生活的主体,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得以成长。学校要实现公民培养的目的,不只依靠公民教育课程的知识传授,更需要依靠公民生活的滋养。只有过一种公共生活,才能够真正地成为公民。以公共生活的特性衡量和审视学校生活,学校不仅具有成为公共生活的可能性,而且因学校公共性的阙如,更具有成为公共生活的必要性。学校公共生活不是社会公共生活的简单照搬,它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生活,其特殊性表现在:学校公共生活是一种"准公共生活",是一种以培育学生公共性为目标的"教育公共生活",是师生自觉建构的"好的公共生活"。  相似文献   

7.
国民是附属于国家的概念,它是在国家立场对人的规定,所包含的教育意旨就是培养对国家及其政制效忠的国民,国民获得的是工具性的训练。公民是个人在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身份,蕴含着按照公共价值原则而行动的伦理精神,表现了通过关照公共生活实现卓越人格的可能。公民品质既摒除驯化的奴性,也摆脱自我中心,既实现自我价值,又促进公共福祉。公民作为规范性概念,表达了符合人性尊严的人格理念,符合教育的理想。教育培养人,就是培养理性成熟、能力卓越、公共品质高尚、个性健全的公民。把公民作为教育培养的人的理念,是中国教育进行人性新启蒙的方式与契机。  相似文献   

8.
公共领域的拓展和公共生活空间的延伸打破了公民熟人社会的生活方式,以陌生人为主要交往对象的公民社会更仰仗和依赖于公民个体的理性自觉,培育公共精神、提升文明素质的时代课题因此凸显。以公共精神为核心,包括独立自主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宽容的美德、平等的精神以及开放与自由的心态等在内的价值观念,构成了公民文明素质的观念系统。加强法的教化和外在行为礼仪的教育和培养,是公民文明素质外在行为系统的逻辑起点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保卫教育的公共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是一种超越任何利益集团的由公共价值导向的以扩大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实践。作为实现公共利益的方式,教育是我们重要的公共事务之一。公共性和公益性是公共教育的根本属性。本文认为:我国学校教育的公共意识薄弱,学校的教育理念存在着“去公共性”的现象。为了公民社会的建构,我们的教育必须促进社会的公共善,必须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培养受过教育的公众,即培养理性的、自由的、有德性的公民群体,这是保卫教育公共性的缘由所在。  相似文献   

10.
公民是积极参与公共实践、具有公共理性、承担公共伦理义务、促进公共福祉的道德主体,其根本特征是具有公共认同、公共理性、公共风范等构成的公共精神。政治是公民合作的实践体系,其目的是追求公共福祉,政治通过法治与制度实践,提升公民技能;教育通过学校生活形式,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教育培养伦理型公民,才能把人的健全发展与社会的良好建构统合起来。当代教育需要走出对个人谋取市场化利益的工具性职能训练,在制度、目标、内容、结构的全方位改革中转向公民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1.
公务接待有其合理性,是滋生公务腐败的温床,是社会分配不公、引发社会矛盾的重要来源。在公务接待会计制度改革中推行公务卡,对防止公务接待中的腐败问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根本解决公务接待中存在的问题,核心是进行财政制度改革,公务活动信息必须公开,接受人民监督。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差序格局社会里,人与人存在相互的义务。与差序格局对应,这种义务感存在"爱有差等"的特质,而对于乡土内人群的公益是爱有差等的应有之义。乡土公益是传统社会化解风险的制度设计。现代化进程中日益坐大的国家与市场等冲击民间社会,也削弱了民间公益观念。当今风险社会环境下,宜适度削弱国家及市场,重建社群,在新形势下适度重建民间公益观念及其实践。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治理模式也跨入转型时期,当代乡村治理转型呼吁着乡村公共精神作用的发挥,公共精神的培育对于乡村治理的转型和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厘定了公共精神的概念,认为乡村公共精神的独特性体现在乡村发展中村民展现出的对村民公共利益的认同与维护的一种理念;其次从治理视阈论证当前乡村公共精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乡村公共生活空间萎缩和农民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等;最后从治理视阈对培育乡村公共精神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桂林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结构的系统整体,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母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地位与作用十分重要.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是一种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必须以十六大精神为指针。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良机,以调整结构和增加经济总量为出发点。以盘活整合现有资源为立足点。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发晨环境。强化管理和服务。从而有效地推动桂林市非公有制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代犬儒主义教育哲学批判具有对现代教育进行全面整理与反思的特征。现代犬儒主义既是现代教育哲学问题之所在,也是现代教育哲学危机之表征。这是一种比虚无主义更极端、更普遍的时代病症。现代犬儒主义不仅是哲学的犬儒化,更重要的是生活、体制的犬儒化。现代犬儒主义是一种新的意识形态,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实践话语,它产生了一种既无能量,也没有深度的教育实践。超越犬儒主义之要津在于重塑精神生活的价值。公共生活、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是现代教育哲学致思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6.
焦裕禄同志坚守共产党的价值追求,并在短暂的一生中创造了"焦裕禄精神"。焦裕禄精神内容丰富,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公仆情怀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在焦裕禄身上的生动体现,对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少不了公共图书馆这个大众文化教育职能机构的教化作用,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性体现了社会的和谐性、公平性和普适性.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撑和精神支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只有传承历史、弘扬光大图书馆精神,公共图书馆才能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重建之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多次政府改革的失效表明,指导我国政府管理和改革实践的知识或理论存在着严重缺陷。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我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基础,反思传统公共行政理论所内含的范式的不足,并提出新的替代范式。以下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公共行政应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民主国家治理的过程,应避免公共精神的丧失,避免过度强调国家;公共行政应从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或公民的互动角度思考问题,强化对公务员公共伦理道德的要求,积极吸收和借鉴西方政府管理及改革的经验;中国公共行政的发展目标应以人为本,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教育部规定高等学校的公共政治理论课之一,根据教育部课程改革规定,自2006年暑假开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由公共必修课改为公共选修课。结合课程性质的变化和该课程自身知识丰富、内容新颖、时代性、时效性和政治性的特点。我们不断探索教学模式改革,其根本的理念就是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优化教师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进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完善本课程的学科定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20.
奖助学金制度是校园文化精神引领的重要体现,其价值取向和激励方向不但是制度能否公平合理实施的关键,而且会影响奖助学金的评定工作和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奖助学金评选中的价值"众生相",削弱了奖助学金应有的人文关怀和价值引导功能。奖助学金制度要发挥其正向激励和价值导向功能,从完善奖励机制体系、加强过程教育、建构后期管理机制、塑造精神奖助体系来实现物质帮助和精神提升的双重价值引导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