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厢记》、《玉娇梨》是我国著名的两部写才子佳人的著作.一部是戏剧,一部是小说,体裁不同,二者所叙述的故事和描写的人物在某些方面既有相似性又有不同点.从故事结构、人物设置、对爱情的态度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这两部作品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记贺龙》     
沙汀同志的著名作品——《记贺龙》重新出版了,这对无限敬仰和深切怀念老一代革命家的广大人民无疑是一种安慰。这部书写于一九三九年十月,初版于一九六○年二月,全书共七万九千字。作者以随笔的方式,通过对抗战期间他与贺龙同志在一起五个多月的战地生活的记述,反映贺龙同志革命生涯的一部优秀作品。它篇幅短小,内容丰富,是我们向贺龙同志学习的一部难得的好教材。我们欢迎这部好书的重新出版,我们热情地向广大读者推荐这一部好书。艺术的生命在于真实。一部作品能否打动读者的心灵,产生美感作用,使读者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获得共产主义的思  相似文献   

3.
《白孔雀》是劳伦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他在诺丁汉大学师范学院求学时的试笔之作,按他自己的话来说,那是从“不成熟的小玩艺”里弄出来的,从“1906年写到1909年”,最后完稿于1910年,小说的大部分都写过五六遍,不过是断断续续写的,也没把它“当作一项任务或神圣的工作来干”。尽管如此,作为开创劳伦斯文学生涯的奠基之作,《白孔雀》诚如许多文学大家的第一部作品一样不容忽视,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并不完全是“既无经验又平常”的稚嫩之作。事实上,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征在《白孔雀》中都有了基本体现。《白  相似文献   

4.
喜欢外国音乐的人,一般都知道意大利有部著名歌剧叫《蝴蝶夫人》,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末的日本长崎。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歌剧《蝴蝶夫人》的曲作者普契尼,还写有另一部歌剧《图兰多特》,故事发生在中国元代的北京城。吉阿科莫·普契尼是继“歌剧大师”威尔弟之后,最有影响、最有才华的歌剧作曲家。他于1858年出生在意大利卢卡一个面包师的家里。由于家庭贫困,普契尼在靠人资助的条件下,才进了米兰音乐学院。在学习期间,他写过一部《随想交响曲》。此曲演出后,获得好评。因此,引起人们对他的注意。1884年,普契尼创作的第一部歌剧在米兰一家剧院上演,并获得成功。但是使他名声大振的,是他于1893年创作的歌剧《曼依·列斯库》。以后,他写了许多歌剧佳作,其中以《艺术家的生涯》、《蝴蝶夫人》、《托斯卡》、《图兰多特》、《西部女郎》、《詹尼·斯基奇》等最著名。在普契尼写的歌剧中,有两部是用东方题材写成的,这就是《蝴蝶夫人》和《图兰多特》歌剧《图兰多特》是普契尼的遗作。歌剧脚本是剧作家阿达米和西蒙尼根据高吉的同名剧本改编而成。  相似文献   

5.
《寒夜》是一部具有特殊魅力和独特风格的现实主义杰作,也是巴金解放前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故事写的是“从一九四四年暮秋初冬一直到一九四五年冬天的寒夜”,一个可怜的小职员汪文宣一家发生在抗战胜利前夕陪都重庆一座普通楼房里的“凡人小事”。人物是渺小的,故事是平凡的,但从一九四七年晨光出版公司初版发行以来,至今仍闪烁着思想和艺术的光泽。甚至因为一九七八年法译本《寒夜》在巴黎发行,曾一度掀起了一“个巴金热”,重新认识巴金,研究巴金也由此形成一个国际性的新热潮。国内的研究工作者,也从历来所注目的《灭亡》、《家》、《火》等作品开始了对《寒夜》的重视。巴金本人在谈自己的创作中,也特别倾心于《寒夜》,晚年的《创作回忆录》,多次提到它,甚至还特意专文撰述《关于<寒夜>》(回忆录之十一)一文。  相似文献   

6.
《黄河东流去》(上)是李准同志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初版于一九七九年。在此书之前,李准虽然写过许多短篇小说和电影剧本,而且有不少篇什在读者和观众中享有盛誉,但他却不曾写过长篇。如果借用高尔基的短篇小说是手枪、长篇小说是大炮的比喻,那么,二十多年来李准一直使用的是手枪,而只是在“四人帮”被粉碎之后才第一次拿起大炮这个武器。但从作品的实际效果来看,多年来短篇小说和电影剧本的写作,的的确确为他写作这部容量较大、人物繁多的长篇,作了扎实而充分的准备,从而使他一举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故事大观《吹小号的天鹅》原名"天鹅的小号",是美国著名作家怀特写的最后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这个故事的创意来源于一个真实的报道。1965年《纽约时报》报道费城动物园里有一对稀有的吹号天鹅,它们养了5只小天鹅。这个报道引起  相似文献   

8.
哈代四十四岁开始写作《卡斯特桥市长》,当时他正值年富力强的大好年华。至此,他已经写出了十部长篇小说。然而,其中只有一部算得上是名作,即七年前写的《还乡》。《还乡》之后,他又写了几部次要作品。时至一八八四年,哈代  相似文献   

9.
《新作文》2003,(13)
本书的作者是谁呢?传说是希腊的古诗人荷马。除《伊利亚特》之外,他还有另一部不朽名著——《奥德赛》,描述的是特洛伊城被毁后,希腊联军主将奥德修斯返家途中在海上10年的历险经历。两书虽然写的都是10年间的故事,但是,一部写陆上的战争,一部写海上的历险,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0.
《苦难的历程》是苏联作家阿历克赛·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83—1945)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这个三部曲,阿·托尔斯泰前后写了二十年。第一部《两姊妹》开始于一九一九年七月,那时候他侨居在巴黎。第二部《一九一八年》开始于一九二七年。第三部《阴暗的早晨》完成于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也正是法西斯德国侵袭苏联的那一大。在这个三部曲一起付印之前,作者又把前两部作了仔细的修改。整个三部曲是描写苏联人民的一部英雄史诗,它不仅广泛地描绘了革命前夕、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11.
《莺莺传》与《春香传》是中韩两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春香传》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莺莺传》的叙述内容和叙述模式有接受。两者都描写歌颂了男女之间的爱情,但是两篇故事的结局却是一分一合。两者之所以有结局差异主要是由于两部作品创作背景的不同,两部作品在思想倾向以及人物性格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周文是三十年代左翼文坛上的多产作家。虽然在白色恐怖中,他在上海从事左联的地下工作,仍出版了《父子之间》、《分》、《多产集》、《爱》等短篇小说集。1936年到1937年间又完成了中篇小说《在白森镇》和长篇小说《烟苗季》的创作。《烟苗季》约十四、五万字,成书于1937年5月末,初版是1938年10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发行。作品的时代背景是1924年到1926年的北洋军阀时代,地点是边荒一隅的四川。小说中写的故事是军阀之间的派系倾轧。反目角斗。军阀混战,在中国的历史上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混沌而愚昧的时代。在这混乱的年头,“有枪…  相似文献   

13.
罗伯特&#183;舒曼(Robert Schumann)是十九世纪中期德国著名的作曲家,欧洲浪漫主义乐派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擅长将许多写景、写物、写情的小品连接成为套曲,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作品15号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它创作于1838年,目的是为了引起爱妻克拉拉对童年时代幸福的回忆。本文就以舒曼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中,第一首《异国和异国人民》以及第二首《奇异的故事》为例,分别从艺术特点、曲式结构和演奏提示三个方面来展现作者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4.
刘益善不仅是个善于抒情的诗人,他还是个会讲乡土故事的作家,但他不写无病呻吟的诗歌,也不写离奇诡异的故事。他讲故事的本领来自对乡村生活、对乡村人非常细腻的观察。对于中国的农村,对于自己的故乡,刘益善拥有独到的观察视角,他擅长于写似水流年中的细微琐事,写乡村男女的人生际遇和命运,写平静生活中掩藏着的痛苦和喜悦。正是这些普通乡村人物和生活场景,让这本小说集《东天一朵云》有了生活的质感和不一样的人生情怀以及人性的温度。在这部作品中,刘益善传达的是人的尊严的信息,作品中的形象,没有大开大阖的人生,却一样有执着的信念,随着时光的叠加愈益醇厚,他(她)们如散落于强大而锁细的生活各处的音符,凝聚而为大音。  相似文献   

15.
冯骥才的作品以写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泥人张》就选自他的小说集《俗世奇人》。这是一篇很有欣赏价值的微型小说。  相似文献   

16.
刘益善不仅是个善于抒情的诗人,他还是个会讲乡土故事的作家,但他不写无病呻吟的诗歌,也不写离奇诡异的故事。他讲故事的本领来自对乡村生活、对乡村人非常细腻的观察。对于中国的农村,对于自己的故乡,刘益善拥有独到的观察视角,他擅长于写似水流年中的细微琐事,写乡村男女的人生际遇和命运,写平静生活中掩藏着的痛苦和喜悦。正是这些普通乡村人物和生活场景,让这本小说集《东天一朵云》有了生活的质感和不一样的人生情怀以及人性的温度。在这部作品中,刘益善传达的是人的尊严的信息,作品中的形象,没有大开大阖的人生,却一样有执着的信念,随着时光的叠加愈益醇厚,他(她)们如散落于强大而锁细的生活各处的音符,凝聚而为大音。  相似文献   

17.
《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瑕瑜互见、莫衷一是的作品。本文通过评析卷八《如此我闻》(二)中的《此狐不俗》、《功败垂成》、《姜三莽》、《杏花精》等四篇志怪小说来发微钩玄,窥其一斑。纪昀通过这些奇奇怪怪的故事来阐发他的哲理,借鬼狐而言事理、写世态。其作品已非六朝志怪等原来意义上的那种“笔记”,而是一种作家文学。结论:《阅微草堂笔记》中也有一些较好的篇章,是一部值得选读的书  相似文献   

18.
我想对赛珍珠的作品,特别是她早期的两部佳作《大地》(The Good Earth,1931)和《母亲》(The Mother,1934)发表几点看法。两书写于20年代末30年代初,其间她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中国,只是到了1934年,中国的政局愈加动荡,她才决定回到美国。我所感兴趣的是想探讨赛珍珠故事的叙述矛盾,这些矛盾恰恰反映了她对中国当代历史的矛盾看法和心态。这两部小说的显著特征之一是作者意识到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力量的出现。常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赛珍珠的文风深受《圣经》的影响,遣词造句简朴。常用对句法,行文节制有度。这些有助于她叙述既有现实生活气息又有神话色彩故事的更大构架。作者企图让他的人物和情节建立起普遍意义更大的典型和模式,这些典型与模式是超历史  相似文献   

19.
《好逑传》是中德文学交流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歌德在1827年与爱克曼的谈话中曾提到,《好逑传》与他写的长篇叙事诗《赫尔曼和多罗泰》有颇多相似之处。这两部文学作品的发表时间、文化背景及文学影响虽然不同,但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使两部作品之间的比较研究有了可行性。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文学中的平行研究方法,试图从写作背景、情节、人物和主题思想四个方面对《赫尔曼和多罗泰》和《好逑传》的文本进行比较分析,探究歌德和儒家思想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为歌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夏目漱石于1905年发表了长篇小说《我是猫》。苏联的特罗耶波利斯基正巧生于这一年,而于1971年写成了中篇小说《白比姆黑耳朵》(以下简称《白比姆》)。猫不必说了,就是猫。“白比姆黑耳朵”乍一看难于理解。“比姆”是一条猎狗的名字,它身上是白色,耳朵是黑的。两部作品都以动物作为组织故事的中心,都采取了一种曲折的反映现实的方法;但两部小说有其独创性。现将《我是猫》和《白比姆》作一比较研究,以期对我们充分理解和研究这两部作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