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云 《体育世界》2014,(9):60-61
随着羽毛球运动的迅速发展,青少年羽毛球教学与训练中的节奏感训练日益重要。本文结合教学与训练体验,分析了羽毛球运动中节奏感的主要表现,重点探讨了通过多球练习、被动步法练习、半场练习等方式强化羽毛球教学中的节奏感训练。  相似文献   

2.
核心力量训练与高校羽毛球教学的结合日趋密切,成为羽毛球教学训练的重要构成内容。核心力量训练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而且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柔韧性与灵活性,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羽毛球技战术的应用技巧。为此,该文主要对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应用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探讨高校有效展开羽毛球核心力量训练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
羽毛球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已经相当成熟了。伴随着羽毛球运动的不断发展,羽毛球技术及战术水平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比赛中节奏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可以说,节奏就是羽毛球比赛的灵魂。本文通过对羽毛球比赛中节奏控制的重要性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引起相关人员对羽毛球运动员节奏感培养的重视,旨在为日后我国羽毛球队的训练和比赛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湖南安化羽毛球训练基地的教练员、羽毛球俱乐部教练员及羽毛球专业运动员进行调查,依据他们多年少儿教学的经验或少儿阶段参与羽毛球训练的经历对少儿羽毛球教学难点技术进行了介绍和指导,找出少儿在羽毛球学习中的难点技术,并针对难点技术进行分析。最终通过客观分析提出少儿羽毛球教学的难点技术中的各个环节易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步法是羽毛球技术的基础,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正处于打基础阶段,高质量的步法技术直接影响其它技术的发展,灵活快速的步法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步法灵活性好,在步法移动过程中表现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准确方向、定时能力,表现出动作准确、变换迅速、节奏感强。通过分析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步法灵活性的特点和作用,总结出了科学的羽毛球步法教学手段与训练方法,对如何根据羽毛球比赛的需要、步法的特点、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掌握技术的一般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步法训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寇世雄  徐秋 《湖北体育科技》2012,(4):488-490,497
步法是羽毛球技术的基础,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正处于打基础阶段,高质量的步法技术直接影响其它技术的发展,灵活快速的步法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步法灵活性好,在步法移动过程中表现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准确方向、定时能力,表现出动作准确、变换迅速、节奏感强。通过分析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步法灵活性的特点和作用,总结出了科学的羽毛球步法教学手段与训练方法,对如何根据羽毛球比赛的需要、步法的特点、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掌握技术的一般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步法训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肖青  周龙贤 《精武》2012,(11):20-22
羽毛球运动中有这么一句话:"三分手法,七分步法",这句话可看出步法是羽毛球运动的基础。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法、调查法对高校羽毛球运动员的步法教学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分析羽毛球步法的单一教学法和组合教学法,并且步法与手法之间的联系以及提高步法的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8.
羽毛球是高校体育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课程,深受广大师生的热爱,其教学成果的优劣对学生的运动能力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传统的羽毛球教学存在片面的重视训练活动的问题,忽视了理论知识的作用。教学的时效性不强。核心力量训练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地指导羽毛球训练,基于此,文章对核心力量的基本内涵还有核心力量训练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重要性还有运用方法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9.
周泽辉 《灌篮》2021,(3):37-38
羽毛球项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成为一个选择性较多的体育科目。羽毛球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逐渐成为技术专业性较强的科目。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羽毛球专业性培养在我国现阶段高校体育教育中体现出越发重要的地位。而羽毛球技战术意识的训练,是提升羽毛球教学专业性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从提升教师团队的专业化、羽毛球场地的专业化配置、羽毛球规则的重视、技战术成果的展示、趣味化训练方式的开展、场地的熟悉、挥拍动作的训练这些方面入手,提升羽毛球教学效率。以期借此为高校羽毛球教学贡献一些力量。  相似文献   

10.
《体育师友》2019,(4):15-17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淮安市羽毛球队的教练员、俱乐部和培训机构的教练员在从事少儿羽毛球教学或参与羽毛球训练的经历进行调查、收集、分析数据,总结出少儿羽毛球运动的难点技术,指导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选择更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领会技术动作,提高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循环训练法对高校羽毛球技术教学的影响,文章以湖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学专业40名羽毛球专项学生作为实验对象,结果表明:实验组羽毛球技能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循环训练法比传统单一训练法更具优越性。在羽毛球教学中,运用循环训练法对高校羽毛球教学极具重要意义,有效提升学生的羽毛球训练水平和积极性,从方法上提升高校羽毛球教学的效率。旨在为高校羽毛球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新课改的深入,课程之中大力重视学生的体育运动训练。其中羽毛球教学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但近年来出现的运动损伤概率逐年提升。本文基于此展开详细的探究,以羽毛球教学之中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成因与防护措施,以及科学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等两方面为切入点,为高校今后羽毛球运动教学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刘霞 《精武》2012,(25):10-11
在传统羽毛球教学过程中,教师把精力放在技术教学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能训练上,而往往忽略了学生心理特点的训练,教学显得单调枯燥。本文通过对比实验,对心理暗示法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应用进行论述与分析,为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建红 《体育科技》2010,31(3):65-67
现代羽毛球运动要求运动员不仅具备良好的技术、战术、身体素质,而且具备良好的羽毛球意识。羽毛球教学与训练中,要重视基本技术训练与战术意识相结合,培养良好的意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解析了功能性训练对羽毛球技术功能性力量训练的作用,结合羽毛球运动的技术特点,论述了功能性训练在羽毛球教学中借鉴与优化的意义,通过羽毛球技术与功能性力量训练的结合,使羽毛球运动员在技术掌握与提高阶段按预期方式进行,加强了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和错误动作的纠正能力,有效预防了运动损伤,帮助运动员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各项羽毛球基本技术及功能性辅助训练方法,掌握预期球路目标,拥有创造优异成绩的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16.
董春平  程春萍 《精武》2011,(5):17-18
在中国羽毛球运动作为一项深受大众青睐的健身项目,早已渗透到国民生活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精神、物质文化生活的大幅度提高,羽毛球运动逐渐渗透到高校校园中,成为大学生最喜爱的一项体育运用项目。而步法作为羽毛球运动的核心内容,早已成为羽毛球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础。然而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在进行羽毛球技术教学时,多注重于手法的训练,而忽视步法训练,此种教学结构严重影响了羽毛球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同时,也给学生提高技能水平,完成高标准教学目标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本文笔者就步法教学时应该注重的重点环节和步法教学的基本方法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此加强羽毛球运动中步法教学研究,提高羽毛球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吴力 《体育师友》2012,35(5):16-17
在高校公共体育新课改环境下,羽毛球课程改革逐渐融入到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熔炉。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羽毛球教学中穿插专项素质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研究表明:以羽毛球专项素质训练为基础进行羽毛球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羽毛球技术的掌握和提高,也能增加学生对身体练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对渗透式田径训练运用到羽毛球教学的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羽毛球技术和综合实力都优于对照组,说明渗透式的田径训练方法教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刘鹏 《中华武术》2021,(3):28-29
羽毛球在体育运动中的普及性很高,有很多人喜欢这项运动。而在专业的羽毛球运动中,体能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悬吊训练则是羽毛球体能训练教学中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应用中不仅可以提升运动员的核心力量与平衡力等,还能确保运动员能对运动损伤进行有效的预防。因此对悬吊训练在羽毛球体能训练教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提高高校羽毛球教学训练水平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我国羽毛球技战术特点,以及高等院校在我国羽毛球运动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高等院校提高羽毛球教学训练水平应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年青教师或教练员要加强学习,及时了解羽坛发展动态,掌握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