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8,(72):193-194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宁德市户外运动俱乐部的运营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就宁德市户外运动俱乐部的组织形式、营销模式、经营业务和会员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影响宁德市的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的因素有:户外安全和风险意识的缺失;户外产品同质化以及户外运动市场的无序竞争。建议:加强户外运动的专业人才培养;开发出特色产品,创新宣传模式;加强对户外运动俱乐部的行政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对淮南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制约淮南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的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为推进淮南市户外运动俱乐部更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赵纯 《考试周刊》2012,(9):104-105
为了解吉安市户外运动开展情况,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找出吉安市户外运动与发达城市之间的差距.运用分析法分析产生这些差距的原因.根据分析的原因为吉安市户外运动的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研究表明.吉安市的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发展完全是在市场主导下进行的,是市场经济的自发产物。俱乐部总体上处于生长阶段.户外运动产业处于产业发展的幼稚期,市场的总体规模还比较小。市场潜力尚待进一步开发。面对市场.户外运动项目单一问题普遍存在,会员制和非会员制是俱乐部经营的两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高校开展户外运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伟 《成人教育》2009,29(4):52-53
户外运动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吸引力的运动,它对弥补现行体育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丰富业余生活、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有独特的作用。国外开展户外运动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拓展体育教学的方式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国内民间户外运动俱乐部的实践也为普通高校开展野外运动提供了思路。但目前开展户外运动的高校并不是很多,且处于一种积极的尝试阶段。教育部门如何尽快地转变观念,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加强户外运动方面的师资培训,对丰富体育课程资源、拓宽体育教学新途径意义重大。广大体育工作者也要尽快转变思想观念,认真学习户外运动的各种知识,为适应新的教学形式在各个方面做好积极的准备。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对开封户外运动参与人群的特征和户外俱乐部的组织情况以及相关部门的服务和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旨在了解开封户外运动的发展状况,指出存在的问题,为开封户外运动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户外运动服务产品主要包括户外运动俱乐部服务产品、拓展服务产品和户外运动竞赛表演服务产品三类。湖南省户外运动服务产品市场没有进行有效的市场细分,大多数企业既从事技术指导工作,又进行拓展业务和竞赛表演组织工作,服务专业化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7.
户外运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至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网络的兴起,不但使户外运动的参与、组织、运营方式产生了新的变化,而且改变了户外运动中的人际交往形式,给人际交往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但网络影响下的户外运动交往也并非完全真实、广泛,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宜春学院<户外运动>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教学实践为例,探讨研究构建高校户外运动课程体系的总体思想,介绍了户外运动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实践的具体内容,总结实践经验,提出了深化高校户外运动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河南省户外运动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从协同的视角提出以登山协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以及社会户外团体为基础,构建河南省户外运动人才协同培养体系的设想,以解决河南省户外运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户外运动人才资源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调研法对鸡西市户外运动及户外运动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探索户外运动及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规律。旨在对鸡西市户外运动和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数据依据,以便正确引导鸡西市民的户外运动和户外运动产业按照可控制、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广西山地户外运动赛事发展态势良好,赛事数量、规模及水平都呈现增长趋势。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山地户外运动赛事在广西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山地户外运动赛事的举办主要集中在南宁、柳州、桂林、百色、河池、玉林等地区,山地自行车赛事成为举办次数最多、参与规模最大的户外赛事,攀岩、定向越野赛事则受小众群体喜爱。综合性户外运动赛事举办次数较少但影响力较大,对于地方旅游推广和经济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莆田市户外运动的组织及其参与人员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指出要调整莆田户外运动组织结构和理解参与人员的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力求为莆田市户外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要求,文章探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结合户外运动的项目特点,就户外运动特点和户外运动课程概念入手,分析户外运动课程特点以及户外运动课程的价值。建议大学体育选修课引入户外体验式培训的教学方式,结合高校所在地区自然与社会有效资源合理选择户外运动项目加入到体育课程中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户外运动性活动区是利用幼儿园户外场地环境划分的多个不同运动类型区域,是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文章从幼儿园教育实践出发,剖析运动性活动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从场地利用、规章制度建设、活动内容安排、教师指导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5.
户外运动产业经营现状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户外运动产业在我国是新兴行业,正处于经营发展的起步阶段,面临着市场发展相对无序、行业管理政策缺乏、营销策略不成熟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更好的了解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经营特征,对保证投资收益和产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几年来,“户外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人的加入,作为时代领跑者的当代大学生更是对其情有独钟。黄山学院地处国际旅游城市黄山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户外运动自然资源,具备了开展户外运动最主要的客观条件,非常适合开设户外运动课程。  相似文献   

17.
关中城市群正在崛起,秦岭北麓的户外运动如火如荼,由此带来的环境和安全等问题让人担忧,因噎废食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在规范管理、科学指导、驴友自律的基础上,建立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专业救援队伍,才是户外运动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School websites are one way in which school leaders inform the public about their school’s vision, values, achievements and th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on offer in a way that highlights its distinctiveness in the most positive light. If outdoor education is perceived as a valued learning context and/or helps to differentiate one school from another, it is likely that it would be reflected on a school’s website. An interpretive thematic analysis of the websites of 20% of the secondary schools in New Zealand suggested that outdoor education has a presence in schools, although the magnitude of this presence depended on the priorities school leaders wished to promote. The positive outcomes and opportunities afforded by outdoor education were portrayed to emphasize a school’s appeal. However, policy and design constraints of websites restricted teachers’ input into their content, making it somewhat challenging to gau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sence of outdoor education on a school website and the quality of its pedagogical practice.  相似文献   

19.
西安市户外运动已在青年人群中蓬勃展开,安全保障问题是其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西安市具有发展户外运动的自然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今后的发展仍需加强引导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法、归纳分析法、访问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实施课余体育俱乐部制与高校终身体育教育。研究表明。在高校实施课余体育俱乐部制能进一步完善高校终身体育教育体系,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树立。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接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