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感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一、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师生情感协调的基础。学生如果经常感到教师对他的爱,对他个性的尊重,便会激发出健康的情感,更容易变得生机勃勃,从而产生  相似文献   

2.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就是热爱学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是对学生无私的爱。这种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圆满完成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精神动力,因此,热爱学生也就构成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最本质内容。 一、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 爱是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需求,每一位学生如果经常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对他个性的尊重,便会激发出健康的情感,产生积极向上奋发学习的动机,学习动力才会持久,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因此,一方面,教师必须时时处处想到自身职业特有的道德规  相似文献   

3.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教师热爱学生,学生也热爱教师、尊重教师.一般的,学生会把他们对教师的热爱和尊敬,转移到教师所教的这门功课上去,热爱这位老师所教的这门学科.作为数学教师就要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感情.而建立这种感情的关键是教师热爱学生,爱是感情本质体现,是感情的结晶,由爱产生的积极的情感则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种动力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不热爱学生的教师不是一个合格的数学教师,更谈不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了.  相似文献   

4.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个和谐的环境,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热爱学生,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热爱学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只有热爱学生,对学生有真挚的感情,学生才能产生对教师的尊重。体育课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一般说,学生都具有“向师性”,愿意接近教师,期望得到老师的爱。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向导。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往往取决于师生间情感的认同程度,即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学生讨厌这个老师,就会产生厌教心态,就难以学好这…  相似文献   

5.
一、以“情”入手,优化课堂教学 1.师生之间要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信其道才能从其学.老师对学生的爱伴随着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对学生的鼓励和信任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地学习英语,获得学习英语的乐趣.  相似文献   

6.
职高生普遍厌学英语。表现为对学英语畏之如虎,怕答问,怕考试,怕听说,怕背记。其原因是英语基础差。针对职高生厌学英语的现状,笔者努力克服学生畏难情绪,坚持爱字当先,导之以趣,因材施教,加强督促,使得学生由厌学到爱学。具体作法有四条: 1.帮助差生。职高生中的英语学习差生较多,要想他们喜欢英语,首先得靠教育者热爱他们。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主要取决于师生关系中双方的态度。为了教好他们的英语,我把基点定在热爱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偏爱差生上。这样做,行之有效。老师热爱学生,学生就会喜欢老师,学生就会有强烈的…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情感诱导的关键是一个“爱”字,即热爱学生。“爱”是一门艺术,一门需要知识和努力才能学会的艺术。它的基础是给予、关心、责任感、尊重和理解。数学教师的情感在这里主要指爱学生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教学内容内化的催化剂。“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喜欢数学老师,对数学这门学科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教海撷英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点燃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师生间建立融洽的情感则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先决条件。师生建立融洽情感的关键是教师热爱学生。爱,是感情的本质体现;爱,是情感的结晶。由爱产生的积极情感则能转化为动力。这种动力又能激发学习兴趣,推动学生有效地学习。 二、利用教材中的兴趣因素,激  相似文献   

9.
皮克马利翁效应又称教师期望效应,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期望所引起的"实现预言效应"。教师对学生的爱、期望和鼓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因素,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学生对他所学的东西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不知疲倦,越学越爱学。但是兴趣的产生和强化都离不开我们教师的培养和激发,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多年来,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究。小学生学习英语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学中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不考虑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布置大量机械重复性的抄写作业,甚至是惩罚性的作业,使英语成为死记硬背的学科,就会导致学生丧失信心,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仇恨英语学习,将使英语学习呈恶性循环状态。我在英语学习的环境与情景的创设方面想了一些办法。  相似文献   

11.
正一、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一个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把学习看成自己的愿望和需要,他学习起来就会精神愉快,不知疲倦,越学越爱学。相反,如果没有兴趣,学习就会感到是一种负担,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对外语老师来说,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老师的培养下逐渐形成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对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结果造成学生普遍患"聋哑症",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对于专科院校英语教学而言,学习者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情感因素同学习者的注意、观察、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一样,对英语教学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老师应如何正确利用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从而促进英语教学这一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宽容与微笑     
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告诉我,以宽容与微笑面对学生,会让学生有一份对学习的热爱与自信。 一、老师的宽容让学生对学习多一份热爱 作为教育工作者,给学生以宽容,给学生以厚爱,努力当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会让学生对老师更加尊重,并对学习更加热爱。我去年送走的毕业班中有个学生小A,他很聪明,平时懒于写作业,上课不爱发言,学习成绩一般。  相似文献   

14.
对于教师来说,“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衡量一位教师的职业道德如何,主要表现在他是否爱生上。因为学生只有感受到师爱,才能接受教育,才能不断进步。“师爱”应该来自于每位教师许多优秀的教师、班主任都是热爱学生的典范。然而,并非每位教师都能自觉地爱生。有的教师认为“爱生是班主任的事,与我无关”。事实上,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基本前提,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没有对学生好的教育。“师爱”会产生无形的教育力量,能使学生尊重、信任教师。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和帮助,才会产生自觉学习、遵守纪律的积极性,他们的智力、情感、品质才会得到进一…  相似文献   

15.
小学阶段开展情趣教学是很重要的。小学英语教学首要的问题是培养和保持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当儿童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时,不仅能产生情感迁移,而且会使注意力特别集中和持久,学习和交往能力迅速提高。几年来,我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出了一些具体做法,在此略作小结。一、亲师爱生情感互动据调查,“教师授课幽默,课堂气氛轻松”是小学生对英语课的第一要求,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一个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教师会从学生那里得到同样的回报,学生会以认真的学习态度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来表达对所…  相似文献   

16.
小学英语新课标强调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英语的兴趣,帮助其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在陶行知先生教育儿童的启迪下,体会到爱学生教师就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要以宽宏的胸怀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去开启孩子的智能,才能发挥老师的"爱的力量",促进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1.教师对"学困生"的尊重和接纳,是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学
  习的重要条件
  一般来说,差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经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差生有一个怕遭冷落的共同心理.因此,只有对差生抱有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融洽的师生感情是转化差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爱生的情感投射到学生心里.比如,在数学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时,随之对
  差生投去一个充满信任的、亲切的目光,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等都会在他们心中掀起波涛.老师心中有"差生","差生"心中才会有老师,师生感情上的一致性,会引起双方信息的共振,此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教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一项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善于观察学生,注意情感沟通,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用爱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热爱.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爱的产物,没有真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真诚热爱每一位学生,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根基,是教师取得成功的法宝,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学生真挚的爱会激发他们情感的涟漪,从而产生对教师的信任、尊重,以至渐渐地接受教师的教育,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一、以"诚"动情 情感是最好的老师,情感的交流是对学生爱的表露。当代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教师的职业状态应该是:"情感投入、和谐一致,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