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努力克服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一、用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让学生爱上英语课1.以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初中英语教师要热爱英语教学,把英语教学当作自己毕生的事业,愿意把自己的精力和情感倾注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平时认真备课,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要制定相应的预案,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让全体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2.
一、语文教学中要想办法使学生的兴趣保持持久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太易或太难的学习,都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和兴趣。学生往往对力所能及、又要开动脑筋、克服困难的问题愿意自己去想一想或做一做。一旦他们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做对一道题时,就会体验到一种十分愉快的情感,这种情感反过来又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生是感性的,美好的情感体验会激发学生兴趣,浓厚的兴趣会带给学生愉悦的情绪,教学过程的愉悦性又会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的提高又必然会促使学生自觉的、主动地去探索语文的奥秘,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务必要利用多种形式、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英语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科目,它要靠兴趣的培养和情感的激励来唤起学生敞开学习心灵的大门,不能有任何强迫性。对于英语单词的学习和记忆,大部分学生会觉得枯燥和乏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单词的时候特别注意教学的方法,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创设情景着眼引发学生的兴趣,产生情感获得知识,使学生在乐中学单词、趣中学单词。  相似文献   

5.
情感和兴趣是教学中最重要的心理素质,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作文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一旦学生有了强烈的兴趣后,就能始终以兴奋的状态去完成写作任务,愿意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从"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甚至会在写作中感受到快乐,于是优秀的作文便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6.
正一、借来"东风",酝酿英语课堂的氛围,催醒学生的兴趣郭沫若说过:"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现代教学理念也认为: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是实现学习教学目标的重要动因。《英语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提到: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学习英语的动力;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也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初中生在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7.
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那么课堂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同时要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多关心帮助和多鼓励,让学生有成就感。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英语的热情和兴趣,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学习英语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要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情感,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在教学中,当学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质疑、讨论和辩论,把阅读的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是感性的,美好的情感体验会激发学生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会带给学生愉悦的情绪,教学过程的愉悦性又会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的提高又必然会促使学生自觉的、主动的去探索音乐的奥秘,从而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务必要利用多种形式、方法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进入初中,有一部分学生就开始对数学产生害怕的心理,随之会产生厌学情绪。要改变这一状况,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好学乐学,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一、加强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教学中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需要一个和  相似文献   

11.
王惠娟 《考试周刊》2013,(77):150-15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高中生物教学而言,学生在学习中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消极的学习情感会制约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高中生物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身心特点.整合各种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成效。笔者多年从事高中生物教学,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摘要:音乐教学是音乐教师引导学生对音乐产生美的感受、美的兴趣、美的陶冶、美的欣赏的一门课程。因此,在音乐实践教学中要更加注重情感的培养,会让课堂环境不沉闷,营造出多姿多彩、丰富活跃的氛围。它会使音乐教师和学生之间出现良好的感情互动,使师生之间更加开心、关系更加融洽。从激发兴趣进行情感互动、角色表演中培养学生情感、提高学生情感强度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斯宾塞曾说:如果没有各种美所引起的情感和兴趣,所有的乐趣就会失去一半。因此说情感和兴趣是活动的动力,在教学中情感和兴趣是最重的心理品质,有情感和兴趣,才能引起大脑中优势兴奋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要创设乐学环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良好的教学环境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能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氛围。因此,教师应当将"微笑带进课堂",尽量使自己做到六个"一点":教学语言"甜"一点,教学过程"活"一点,教学媒体  相似文献   

14.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有了兴趣,学生便会主动学习,积极学习.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笔者根据教学经验对初中英语教学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现整理成文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使他们乐学、善学、会学。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多关心帮助和鼓励他们,让他们有成就感。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英语的热情和兴趣,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学习英语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情感与情绪是实践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教师对实践教学工作和学生要投注良好的情感,视实践教学为享受,让学生感到你可亲、可信、可敬,就会尊其师、敬其道、效其行。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情绪投入实践教学,使学生心情开朗、轻松愉快、精力充沛,充满兴趣和信心,把实践教学搞好。  相似文献   

17.
一、关注学生情感与激发学生兴趣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接受知识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同时把学习的权力放给学生。课堂教学要想把握好学生的注意力,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就会产生获得知识的强烈愿望,并且会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兴趣是重要的促进因素,学生充满兴趣开展语文学习,不仅投入程度高,而且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明显提高。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着手,推动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提升教学成效。一、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情感基础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既要强化教材分析、教法研究,又要兼顾学生心理和情感因素。初中生进入了青春期,此时他们在心理发展方面明显区别于以往,他们对外界事物更加敏感。教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思想政治课改革旨在促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机统一,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刻认识到要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应注重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九化”。一、刺激“兴奋点”,促使学生学习兴趣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学缺乏趣味性,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导致学生“厌学”,因此,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对学习科学知识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将科学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实际上,教学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学教师要和学生拉近关系,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通常认为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教学,但是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之余也要培养学生的素质。比如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有巨大优势的。纵观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情感教育素材,课本里蕴藏着大量的情感事件。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将会达到显著的效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贯彻实施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在力,发掘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笔者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谈一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