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常温常压下利用CaCl2,PAC和PAM制备了一种复合絮凝剂,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得出了最佳剂量及混凝条件:CaCl2(500mg/L)+PAC(600mg/L)+PAM(2mg/L),pH值为8,快速搅拌1min,慢速搅拌4min。在此剂量和条件下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COD去除率为76.7%,总油去除率为95%,达到了预期的出水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双氰胺、甲醛为主要原料合成了阳离子高效有机絮凝剂双氰胺一甲醛脱色剂,并与聚合氯化铝(PAC)以及聚丙烯酰胺(PAM)配合使用,处理模拟染料废水.通过考察脱色剂用量、絮凝剂的投加顺序、PAC用量以及pH值这几个方面对脱色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寻求最佳试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脱色效果的主次因素依次为:脱色剂用量、pH值、聚合氯化铝用量.脱色剂用量为1.5—2.0mL/L,染料废水的pH值为7.5—9.5,PAC用量为50—90mg/L时,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均可达92%以上,COD的去除率因染料种类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过也都在84%以上.  相似文献   

3.
硫酸铝与聚丙烯酰胺混凝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硫酸铝和聚丙烯酰受(PAM)混合絮凝处理印染废水,具有处理成本低,絮体颗粒大,强度高,沉降速度快等优点,当硫酸铝用量(折合成Al2O3)为23.6ppm,PAM用量1.25-2.5ppm时,印染废水的CODcr由639mg/L降低到48.4mg/L,去除率达92.4%,色度由220倍降至16倍,脱色率达92.7%,总去污>94%,处理水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4.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高、污染严重的废水.本文针对江苏镇江某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探索PAC和PFS两种混凝药剂进行混凝对该废液的处理效果,实验研究发现:在渗滤液酸碱平衡体系被打破的点(pH为4.5左右和11.5左右时),混凝效果最好;PFS的混凝效果要优于PAC的混凝效果;在PFS投加量为2200mg/L,PAM投加量为40mg/L时,可获得50%左右的COD浓度去除率.  相似文献   

5.
实验采用激光微米粒度测试仪在线测定混凝处理时絮粒的成长过程,并初步探讨了搅拌槽内三种絮凝剂Pac、PFC、PAM以及复配的絮凝剂PAC与PAM、PFC与PAM处理长江水时的絮凝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絮凝初期絮团的生长过程可以用絮凝动力学方程lnN/N0=-kt描述.其中,k值为初始速率常数.k值越大,絮凝速度越快,最终的混凝效果越好;反之,k值越小,则絮凝速度越慢,最终的混凝效果越差.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k值的大小来确定混凝时所需要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6.
采用Fenton法处理弱酸艳红B染色废水。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反应温度、初始pH值、H2O2和FeSO4投加量及反应时间对色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反应温度〉pH值〉H2O2投加量〉FeSO4投加量。而处理废水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50℃、初始pH值为2.5、30%H2O2投加量为5mL/L、FeSO4投加量为500mg/L、反应时间为90min。在此条件下,废水色度去除率为99.0%,COD去除率为74.2%。  相似文献   

7.
聚合硅酸铝铁絮凝剂净化各类水质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酸铝、硫酸铁、水玻璃为主要原料制备了聚合硅酸铝铁(PSAF)絮凝剂,研究了用PSAF处理板桥水库、练江河和驻马店某造纸厂废水的絮凝性能,并与用PAC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考察了不同絮凝荆对水样的去浊率、COD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有效浓度下,聚合硅酸铝铁处理水的性能明显优于PAC.  相似文献   

8.
在处理制革废水中常用SBR工艺,试验探讨了不同HRT、进水pH、COD负荷、NH3-N浓度、活性污泥浓度的运行参数,研究SBR工艺处理制革废水的最优运行参数.结果表明:SBR反应器在进水COD为1500~2000mg/L、NH3-N为150~250mg/L、pH为7.5、运行污泥浓度在3.0g/L左右、曝气时间为18h时COD去除率能达到95%左右,NH3-N去除率达到97%左右,其出水能够达到一级出水标准.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高浓度洗煤废水的处理方法,发现PAC+PAM联用和氯化钙+PAM联用可以达到很好的处理效果,使出水满足回用洗煤的标准。相比之下,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同时,氯化钙+PAM法更经济。  相似文献   

10.
利用颗粒成像技术对硫酸铝形成的高岭土和腐殖酸絮体在破碎后重新生长形成的絮体结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絮体生长一破碎一再生长过程中,腐殖酸存在时会导致絮体分形维数减小。絮体在生长过程中的分形维数随着粒径增加从1.60增加到1.80,破碎后絮体分形维数重新回到1.60。絮体重新生长形成的絮体的分形维数跟破碎强度有关,较长时间破碎形成的絮体分形维数没有明显变化,短时间破碎形成的絮体分形维数和生长阶段稳定阶段一致。絮体破碎后重构不是生长阶段絮体分形维数增加的原因,而是跟絮体分形尺度不变性及存在多级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1.
Coagulation-flocculation process for combined sewage in Shangha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aEutrophicationisaseriousprobleminYangtzeestuarybecausesomuchuntreatedcombinedwastewaterisdischargedintotherivereveryday.Thecombinedsewagecontainsorganicsandnutrients.Coagulation-flocculationprocesscanachieveahighefficiencyinremovingorganicsubstancesandphosphates,andcanbeaneconomicalalternativetoafullbiologicaltreat-mentprocess[1].Theaimofapplyingcoagulation-flocculationtreatmentisgenerallytoremovecolloidalmatterinwastewater.Also,nutrientsmayberemovedduringtheprocess.Thephysical-…  相似文献   

12.
改良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对印染废水的絮凝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铝矾土、废盐酸及丙烯酰胺为原料制备了一种高分子量无色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剂,试验了其对印染废水的絮凝性能并与其它四种絮凝剂进行了比较。其中包括PAC投加量对絮凝速度、沉淀分离效果、废水pH值、PAC用量对絮凝处理效果的影响。该产品在常熟市承禹化工厂投入生产,经常熟市自来水厂和常熟市双鹰集团公司等企业应用,结果表明该絮凝剂的絮凝性能优于其它几种絮凝剂,完全适用于河水、造纸工业用水及印染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改性凹凸棒石对景观河水的净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NaCl、Al2(SO4)3及NaCl-Al2(SO4)3分别改性凹凸棒石,考察其及原土助凝(聚合氯化铝)PAC净化景观河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当PAC投量为60 mg/L时,HDTMA改性凹凸棒石助凝净化COD的效果最好,去除率高达84%;Al2(SO4)3改性凹凸棒石助凝净化TP的去除率最高,达99%;各种凹凸棒石助凝净化NH4+-N的效果相差不大;NaCl-Al2(SO4)3改性凹凸棒石助凝净化后的浊度去除率最高,达97%。投加原土及各种改性凹凸棒石后,相对于单独使用PAC混凝处理,沉淀污泥体积都大幅度减小,降低了后续污泥处理难度。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膜生物反应器 (MBR)与粉末活性炭 (PAC)联合使用的膜组合工艺 (PAC MBR)处理微污染地表水 ,并用分子量分析方法来考察PAC MBR组合工艺及各单元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分析结果表明 ,由于原水中的小分子有机物难生物降解 ,该工艺出水有机物集中在小于 1k的分子量区间内 ,活性炭的投加能显著提高这部分有机物的去除率 .试验证明 ,PAC MBR工艺中生物处理与活性炭吸附互相促进 ,在稳定运行阶段对CODMn、UV2 54 、UV4 10 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 70 %、70 %、10 0 %和 92 % .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和法回收废弃铝塑包装上铝箔,研究了氢氧化钠、盐酸浓度对铝的回收率和反应时间的影响,制备得到高效净水剂聚合氯化铝,并考察了所制得聚合氯化铝(PAC)的净水效果。结果表明,利用中和法铝的回收率可达48.9%,所制得的PAC质量较高,COD去除率为71.59%。  相似文献   

16.
以硫酸铝铁溶液为絮凝剂,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采用氧化絮凝的方法处理活性大黑染料废水,考察了絮凝剂与氧化剂用量比、絮凝时间、温度、pH等对脱色率和CODCr去除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条件:絮凝剂与氧化剂的摩尔比为3.45∶0.14,pH=1,θ=30℃,絮凝时间t=1 h,脱色率可达99.13%,CODCr去除率达66.81%.如果采用两段处理法,脱色率可进一步提高到99.88%,CODCr去除率达85.13%.砖末二次吸附后,脱色率达99.24%,CODCr去除率达77.05%.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EM菌在淡水水质净化处理中的作用,以不同的EM菌液浓度(VEM/V污水为0‰、0.1‰、0.5‰、1‰、5‰)在有氧通风、常温条件下处理天心湖水样,通过测定湖水样处理前后的pH、SS、色度、COD和氨氨水平变化,评价EM菌对淡水水质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浓度为0.1‰的EM菌液处理对天心湖水的COD去除效果最佳;浓度为1‰的EM菌液对天心湖水的氨氮去除效果最佳;浓度为5‰的EM菌液处理使湖水COD、氨氮水平升高,水质反而受到污染.通过选择EM浓度、处理时间、处理温度三个影响因素,按L9(34)正交表进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EM处理天心湖水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处理时间7d、处理温度30℃、EM浓度0.2‰,对COD的去除率达到36.52%;按上述正交实验最佳工艺条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对天心湖水中COD的去除率可达到35.47%,对生活污水处理COD去除率可达41.18%.本实验可为进一步研究EM在水质处理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