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举制度作为发动革命、巩固政权的重要工具和人才选拔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太平天国对其在形式和实质上了进行许多变革与创新,这对自身的政权建设和清政府的科举制度改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突破了学校教育对科举制度的依附,对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改革、特别是高考制度的改革也有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考试制度演变及其对高考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我国古代考试制度的演变历程,认为考试制度在中国经历了一个直线前进、健康发展的过程,从其价值取向上来说体现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在中国历史和世界范围内发挥了重大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由于古代考试制度颠倒了“育才”与“选士”两种功能的关系,其教育功能沦为政治功能的附庸,因而失去了生命力。当前改革考试制度,就要使考试回归其本质功能,真正成为促进学校教育发展、促进人才发展的制度,而不仅仅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正>科举制度诞生于隋唐时期,是隋唐以后中国历代王朝选拔官吏的制度。在封建社会,这种制度是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更是封建王朝吸引人才充实政权的主要方式。在科举制度的推动下,儒家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并推动着中华文化圈的发展与扩大。随着中华文化圈的不断扩大,科举制度也影响了东亚、东南亚,甚至西方国家和地区。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科举制度的人才选拔方式被引入欧洲地区。直至今天,世界各国的考试制度仍有科举制度的影子。可以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制度。  相似文献   

4.
本认为应当重新正确认识我国的科举制度,并从科举制度是具有相对先进性的人才选拔方法、科举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化教育与政治兴衰起了巨大作用、科举制度对西方建立现代官考试制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刘廷富 《文教资料》2012,(19):137-139
从隋代至清末的一千三百多年间,科举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国家管理与政治实践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考试制度,科举制度有其合理性与进步性,但其后来内容上的规范化、形式上的程式化和价值取向上的利禄性,使其最终走向极端封闭和衰败,阻碍了我国社会形式进化,延缓了我国近代化进程。重新审视科举制度,客观评价科举制度对我国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影响,有助于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的建构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科举制度的平等精神及其对高考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各种制度中历时最久而影响最大的制度之一。科举制度体现了一定的平等精神,正因如此,它才历经千年而不衰。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一般考试发展的规律,即日益的客观化和严密化。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每一种人才选拔制度的目标,选拔德行之士还是取用才能之士是科举制度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的两难问题。为公平起见,科举制度主要以文才取士。高考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必须以平等为核心;高考改革的任务是,坚持平等的精神,消除其形式和内容对教育的不利影响,提高人才选拔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胡耿 《教育导刊》2003,(5):46-48
高考牵动着全国上至政府下至个人的注意力,高考过后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关高考存在是否合理的问题已争辩至今,然而高考依旧是我国教育选材的基本制度。在高考制度的背后有什么样的历史理论依据?高考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如何?这些都是高考改革所需了解和探讨的。一、历史我国应该算是世界上最早实行考试制度的国家了,考试出现的意义不亚于中国的四大发明。高考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人士自愿向官府报名,经过分科考试,根据成绩从中选拔人才,分别任官的一种选士制度。科举制度的产生是源于选士…  相似文献   

8.
科举制度作为我国古代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调动了古代社会人士的读书积极性,促进了中国社会流动的有效实施。它同时兼具正式组织和文化观念两种组织机制,提供了政教合一的制度基础,维护了古代社会的稳定。但在整个考试制度的施行过程中,其制度本身违背了选拔优秀人才的初衷,遭到了历代人士的质疑与批判。他们认为科举制度存在考试内容与选材标准的错位、考试标准与选才途径的悖论、科举选拔与人才培养异化、科举之“封建糟粕”的符号化等弊端,从而导致选才制度的僵化,造成真实人才的缺失。当下,我们应该辩证地、全面地看待科举制度,批判地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初科举制度的废止,到当代中国的“科举学热”,反映了教育考试制度内在的价值冲突;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与当代的高考制度,其根本价值在于人才选拔的公正性,其共同缺陷与弊端是对教育目的、宗旨的偏离。教育考试改革的目标与方向,就是要在考试的公平性与合目的性之间寻求契合与平衡。  相似文献   

10.
不管是中国隋唐科举制度,还是当代公务员考试选拔制度,二者都是国家选拔人才的方法。通过对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招考对象来源、考录形式、任用考核奖惩机制进行比较,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有鉴别地汲取中国社会政治文明的成果,以期对完善当代我国公务员选拔考试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根据池州明初“三元”状元黄观和明末复社领袖吴应箕的科考之路,论述了明代科举制度的形成原因、历史功绩及其弊端。通过对两者科举历程的比较,剖析了明代科举制度由草创到形成、由发展到目趋完备、进而烂熟衰落的历史变迁过程.展现了科举制度对明代人才选拔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对我们今天的教育考试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封建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度既促成了中国在古代的先进,亦造成中国在近代的落后.西方国家纷纷在19世纪前后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也是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的雏形,从意义上来讲,它是我国现代考试制度的一面镜子,对当代我国考试制度的改革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注意研究选拔人才的国家之一;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其产生和演变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影响是十分深刻的,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历史上学校教育与人才选拔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隋朝以前,两者各自走着一条互不交叉的平行线路;隋唐五代时期,两者相须相资,相互依辅,结伴而行;宋元明清时期,两者结成了过于紧密的关系,学校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失却了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功能。科举制度所造成的最严重的恶果,是人才标准的单一性、这种单一性人才模式的强制性以及学校教育对这种单一性人才培养的依从。众多的社会因素都对学校教育和人才选拔的关系产生了影响,要理顺二者的关系,显然不能囿于这两个因素,而有必要由全社会来承载。  相似文献   

15.
对科举制度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应当重新正确认识我国的科举制度,并从科举制度是具有相对先进性的人才选拔方法、科举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教育与政治兴衰起了巨大作用、科举制度对西方建立现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诸多方面都有产生过极大影响。其得到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在选官制度的视野里,我们应全面、客观的审视这项制度,综合其利弊得失,为今所用。  相似文献   

17.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长期实行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度发展到明代进一步完备,但其弊端也空前暴露。科举制度不是教育制度,但它与教育关系密切,对学校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具体体现在对学校培养目标的导向、学校教学内容的导向、对学校教学效果的导向等诸多方面。科举考试主宰并控制了学校教育,故明代的学校教育是科举制度导向下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考试制度是近代教育史上新旧斗争的最敏感问题。这一方面因为考试是教育的指挥棒,它的性质直接规定着教育活动的性质;另一方面,科举制度产生以来,尤其是明代以后,学校因科举制度高度完善和腐朽而名存实亡。为图强中华,有识之士极力抨击科举制度,使其在1905年得以废止,加之西方文化教育的影响,新式学校普遍兴办,于是为新式学校服务的学校内部考试制度也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9.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度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共产生状元750位.进士11万人。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日趋复杂完善,了解当时的教育考试制度和形式,其整体文化内涵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析辟科举取士制度的衰亡教训,古为今用,无疑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罗殷 《考试周刊》2008,24(23):1-2
考试制度作为一种客观衡量、选拔人才的制度,不仅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目的的变化而不断改进.回顾并借鉴我国古代考试制度的主要经验,对我国现行考试制度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