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逐步学会探究”.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做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从这些真实的探究活动中寻找素材,  相似文献   

2.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是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中的一个探究实验,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的实施,可以明确细胞呼吸存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细胞呼吸方式的条件、产物也不同。如何设计科学、简便、可行的实验方案和装置本身就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内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教材参考资料中的实验设计、装置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特制的实验仪器,对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教材中“植物的呼吸作用”中“研究种子的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进行改进与优化。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可以定性验证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还可定量探究呼吸作用的速率,以及温度对种子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等,实现“一器多用”。通过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经评价量表优化后进行自主探究,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发展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4.
以铁的吸氧腐蚀的原理探究为项目,通过“分析暖宝宝的成分”“设计实验探究暖宝宝发热的原因”“设计实验验证原电池的电极产物”以及“改进实验验证氧气是否参与反应”四个任务,帮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构实验探究模型以及深化对铁的吸氧腐蚀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在化学"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闫孝平 《化学教学》2004,(10):25-27
用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个案,阐释了在实验探究中如何进行探究“问题”的设置,把学生引入一种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促发学生创新性学习心理、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做法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高中生物学教材中“还原糖及蛋白质的鉴定”的实验改为让学生参与的探究活动。改进后的探究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也有助于教师对课堂秩序的掌控。  相似文献   

7.
“设计实验方案”是实验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探究教学中,我们常常见到有两种做法,一是为了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二是教师由于担心学生缺乏实验设计的能力,或为了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把设计好的实验方案直接给予学生,让学生照方抓药地进行有关操作.事实上,这两个比较极端的做法并非能够适用于所有课题的探究实验.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要求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对化学学科来说,实验是学生进行探究的重要手段。一、拓宽实验,促使探究1.做好实验。新教科书中“活动与探究”有三十多个,如蜡烛及燃烧、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溶液酸碱性对头发的影响等都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观察思考,探索科学原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把“做实验”融入学习化学的全过程,在“做”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确定一些便于学生探究的问题,作为学生的探究课题。如:浓盐酸挥发性的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探究,空气中O2含量测定的实验探究,盐酸使紫…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物新教学大纲突出以探究为主,在新教材中增添了许多探究实验,在资料分析中增添了许多经典实验,意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要加强探究性教学,鼓励学生不局限于原有的实验材料、程序和方法,在坚持实验安全、环保、经济的原则下进行充分探究。在条件许可和学生有兴趣时可适当对实验进行拓展。下面是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83页“影响酶活件的条件”宴聆的探容与酣讲.  相似文献   

10.
“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科学探究”包括问题、证据、分析、交流等要素。在“气体的等温变化”探究活动过程中,笔者利用自制教具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究素养提升的学习情境,选择“DIS实验系统”引导学生将传统实验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1.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高中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探究实验,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观察,初步学会提取叶绿体色素的方法和技能等,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和实验现象联系起来,培养探究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凸显出“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课程改革标志性的学习方式,对此实验作了进一步的拓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李静 《中学生物学》2006,22(9):50-51
着重论述教师在酶的实验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实验探究了温度对来源不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同生物器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差异等;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实验材料的选用进行探索和改进,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本中,关于"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实验一直采用传统实验进行教学,此探究实验的直观性较差,不利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的操作不够严谨,不利于学生通过实验直接完整地得出"二力平衡条件",有必要做些改进。  相似文献   

14.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要“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并“尝试改革探究方案”.因此,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能否对自己设计和进行的实验及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进行反思,客观地评估,提出改进意见,这是提升实验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培养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实验探究问题的来源包括对疑难问题的主动探究、对正常与异常实验现象的对比分析、对实验结论或观点的“再”思考、对实验过程中新发现问题的深入思考与研究以及对实验过程中实验证据不足的总结、反思与改进等。实验探究的类型有未知产物的探究、物质性质的探究、物质制备方法的探究、化学反应原理的探究、化学反应规律的探究以及实验方案设计的探究等。通常是提供一个真实的实验情境,让学生依据实验证据,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和新信息,研究物质性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学生实验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以古代火法炼铜为情境,通过文献资料与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作对比,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并用于实践。在第一次实验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原理,并作进一步改进,成功完成模拟古代铜的冶炼的第二次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和教学,助力学生自主形成“碳与碳的氧化物”的知识网络,提升综合问题的解决能力,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一、什么是实验探究 1、实验探究是指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它是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化,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落实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探究具有如下特点:实验探究是针对一定的“问题”所展示的活动。因此,能够发现和正确表述所要解决的与化学实验有关的问题,对增强实验探究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学习化学、实现科学探究的主要途径。可以说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实验教学,使实验教学跟探究性学习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然而,由于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现行的实验教学中教师的实验积极性不高;“画实验”、“讲实验”、“背实验”多,学生动手实验机会少,实验技能偏低;验证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安排了“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探究实验,这一实验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参与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将实验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列于下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陈军 《课外阅读》2011,(9):245-247
在新课标背景下,针对如何转变学生实验观念,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笔者主张以分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开展小课题研究,在研究中贯彻微型实验的绿色环保理念,通过将传统学生实验改为组织学生“确定小课题一信息查找一实验讨论一分析改进一综合评价”这条途径来开展实验的研究性学习,并通过“乙醇催化氧化成乙醛”学生实验为例,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