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以来,企业危机事件激增--艳照门事件引发的广告代言人危机、东航返航危机抵制家乐福事件、玫琳凯"政府公关"泄露事件等给企业造成重创.  相似文献   

2.
吕淑良 《职业圈》2012,(9):86-86
一、企业危机事件的简要概况 第一.企业危机的表现。企业危机是在企业的运行中因发生不利于企业自身的事件而引发公众不满所造成的后果。企业危机表现为企业内部危机和企业外部危机两种。企业内部危机常常与企业管理制度、管理层的工作作风和企业的内部事件有关。例如员工不服管理层的决策。管理层之间相互排斥等。内部危机事件如果不被媒体关注.处理起来比较容易。只要遵循公共关系原则,采取公共关系手段。就能把问题解决好。企业外部危机是由于企业产品或自身的行为或相关的工作没有达到目标公众的要求,或发生了意外事件而引发公众不满。并被媒体关注,进而形成了危机,例如三鹿公司的三聚氰胺事件等。由于媒体的关注,外部危机事件解决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应引起企业高层的高度重视。企业应在平时注意预防危机。在危机事件来临之际,采用公共关系的手段解决好危机。在平时也应提高对危机事件的应急能力,注重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危机管理与危机公关的理念有着本质的差距. 首先,危机管理是立足于消费者和公众角度对事件本身进行有效管理,使企业在危机事件中损失降到最低.进行危机管理的主体是企业.  相似文献   

4.
今年9月以来,中国酒行业的老大--五粮液因为偷税漏税事件正经受着舆论批评的煎熬. 与三鹿的三聚氰胺危机等产品质量危机不同,五粮液此次危机不是因为产品质量监控出了问题,而是由于企业经营出现违规,引发监管部门的查处从而产生投资者的不信任--这种危机从类别来讲属于企业声誉危机.  相似文献   

5.
在某种程度上,企业的危机事件常常是由新闻媒体的报道引起的。作为企业或组织,它的沟通对象应该是它的被服务者,或者是产品的使用者即广大社会公众。但是这种沟通交流大多并不是直接的,由于媒体在其中担当着交流、沟通的中介角色,因此企业在处理危机事件中实际上形成了"企业或组织--媒体--公众--企业或组织"这样一个循环系统的缔约者角色。现在,我们不妨结合前不久雀巢奶粉危机事件,来深入探讨瑞士雀巢公司在处理这次危机时与媒体沟通策略上的失败之处。危机事件的起因今年五月,“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引起了全国上下不小…  相似文献   

6.
宿永成 《职业圈》2014,(26):56-57
近来,学者的研究和大量的报告数据表明,我国已进入媒介化社会。在媒介化社会背景下,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危机事件的困扰,尤其是“大而不强”、倍受社会公众诟病的国企成为危机事件的高发区,而危机事件如果处理不善,将对企业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认真分析了媒介化社会的特点及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国有企业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媒介化社会的特点,结合危机演化的事前、事中及事后三个阶段的特性,全面系统性的提出了国有企业危机管理策略,以期国有企业能够藉此策略提前预防或有效解决企业危机,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  相似文献   

7.
面对“9·11”,美国人都在说什么?面对SARS,我们该怎么说?当2003年“非典”带给中国突如其来的危机时,就2003年春天的那段历史发展以及随后的事件而言,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这两个带有极强实践色彩的名词已经不可避免的结合在一起。随着全球传媒的发展和信息流动程度的提高,也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危机潜伏和爆发相交织,社会公共空间的形成已经要求政府与新闻媒体在第一时间进行充分的合作。在涉及到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的传播过程中,传播者需要回答的命题不仅仅只有说什么,还有怎么说,跟谁说,有哪些效果等多种。近日,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清华…  相似文献   

8.
苏翠婷 《职业圈》2012,(26):105-106
在全球一体化、信息化的国际背景下,企业面临外部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当企业深陷这些危机事件时,企业高层领导者以惯常的领导力已远远满足不了危机时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危机领导力已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然而,在危机情景中。企业管理者应具备何种领导力却鲜有得到系统研究。本文认为。要想使企业在各种危机中转危为安,实现长久的生存和发展.关键要培养和提高领导者的危机领导力。  相似文献   

9.
所谓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区间,可能是两年、三年抑或八年、甚至更久。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一个地区企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当前。我国企业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点,一方面国内外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市场需求大幅萎缩;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公共危机事件频发,我国也同样处于公共危机事件的多发时期。2003年的"非典"公共卫生事件、2008年南方遭遇的百年难见的雪灾、2010年西南特大旱灾、2016年三星爆炸门,等等,公共突发事件屡见不鲜。本文主要在回顾三鹿奶粉事件的基础上,以公共危机和公共形象的概念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在公共危机中有效地塑造领导者的公共形象,塑造一个被公众理解和支持的公共形象。  相似文献   

11.
经济社会的快节奏变化,使企业普遍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内部及外部的不可预料事件也随之大大增加.在应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时,有的企业缺乏公关意识,最终毁于一旦;有的企业则能很好的利用危机,实施危机公关,将危机化为契机,不但度过难关,而且还提高了企业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2.
马琳 《职业圈》2011,(33):69-69
从美国次贷危机到欧洲债务危机,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式跌宕起伏,不确定性加剧。危机中我国各行业企业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复杂的经济环境与经济形式对我国企业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如何在复杂环境中整合与发掘企业可利用的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成为当下企业最应值得关注的问题。现代管理学认为,  相似文献   

13.
林景新 《职业圈》2008,(13):11-14
“返航”事件所引发的“陌生人的敌意”挟裹着巨大的破坏力,可能将东航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品牌价值、公众信任、企业美誉度倒退5年、甚至是10年。面对来势汹汹的危机,东航应该如何出招?  相似文献   

14.
刘琛 《对外大传播》2011,(10):40-41
1979年,美国三里岛的核泄漏事件让人们第一次听说了“危机传播”。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因地震而引起的日本核泄漏危机让人们意识到世界的问题也会影响到我们。  相似文献   

15.
伍美云 《职业圈》2012,(3):15-16
问题的提出近年来,由劳动者发起的各种群体性事件或者说停工事件此起彼伏。2008年,东航“返航事件”,而后广州、重庆、三亚等地发生出租车罢运。2009年的林钢、通钢事件中暴力的发生引人深思。2010年南海本田事件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继而,2011年,多地工厂发生集体停工事件。且不去论劳动者这些维权的相对极端做法是否合法、合理,首先要问的是,劳动者为什么采取这种“集体停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全球,其影响也在一步步地扩大,从金融业到各行各业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企业如何才能熬过这次危机的"寒冬",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将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7.
品牌信任是品牌关系营销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它有助于在消费者和品牌之间建立强韧的关系纽带,同时也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高品牌形象的重要源泉。然而最近几年。从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到双汇“精瘦肉”事件。从富士康“跳楼”事件到Apple“毒苹果”事件等反映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面临着品牌信任的缺失。  相似文献   

18.
正熟悉危机处理的专家都对下面这一论断耳熟能详:"重大突发事故本身往往不会成为危机,而对于突发事件的(错误)应对,却往往成为真正的危机。"两个今年发生在中国周边国家的重大危机事件——马航失踪事件和韩国轮船沉没事件,再一次为上述观点添加了注脚。以上事件不再等同于单纯的国内安全事故的处理方式,必须遵循国际通行的危机处理、媒体沟通、政府协调、法律善后等一应原则流程,以避免出现因为应对不当,而使得危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以来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的实体经济.文章从多个方面阐述了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应如何面对此次危机的方法,如何在危机中抓住机遇把企业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化社会里,大众传媒充当了人们主要的信息源,因而大众传播媒介在危机事件中的表现,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危机的演变和进程。本文拟结合拉萨“3·14”事件、“5·12”汶川地震和“三鹿奶粉”事件报道,来分析新闻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和危机公关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