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书法的特殊性质及其对书法教学的主要影响任何民族文字的书写都会在使用中提出美化的要求,从而逐渐形成本民族的书法艺术。但是绝大部分民族的书法艺术都属于装饰艺术的范围。只有中国以及受汉民族文化影响较深的一些民族,才使书法超越了装饰阶段,成为一种富有抒情色彩的独立艺术,并且在本民族文化中取得重要地位。中国书法是用毛笔书写汉字,并使其保持丰富表现力的艺术。数千年的历史,使这门艺术积累了大量杰作,在驾驭线及其结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技巧。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篆、隶、楷、草、行等字体。早期的篆书有一些具有象形意味,但随着字体的演变,象形意味越来越微弱,以至无复追寻。  相似文献   

2.
汉字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象征,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然而,在应试教育导向下,学校书法教育日益淡化,学生的书法水平令人耽忧。为此,呼吁书法教育,重新认识书法教育的功能,很有必要。一、普及民族文化的功能汉字首先是为实用服务的,它是我们一切中华文化积淀的载体,更是发展中华文化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工具。通过书法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写好汉字、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弘扬我国书法艺术,增强对悠久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二、有德功能在古代,人们极为重视书法家的品德修养,甚至达到…  相似文献   

3.
汉字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发明创造,是华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书法是汉字存在的一种艺术形式,应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展示汉字的书写技法,将有效降低学生学习书法的难度,扩大学生学习书法传统知识的信息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归纳了新时期教学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书法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放异彩的奇葩.这是因为:书法所写的是汉字;汉字是书法的表现对象和造型基础,是书法的生命之源.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汉字就没有书法,只有在中国文化中,书法才成为一门举足轻重的艺术.本文仅从书法艺术与汉语言文化间的关系,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做好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前提应当是先理解好书法是什么。首先,书法是关于汉字的艺术,脱离了汉字,书法则无从谈起。其次,书法是在汉字书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人们在强调实用的同时,开始关注和追求汉字的审美性的结果。此外,书法具有文化属性和艺术属性。书法是承载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中小学生的书法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是正确的艺术观、审美观,而不是以某种论点或评价束缚或禁锢孩子们的审美想象和审美创造力。在厘清书法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教师需要注意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学生学习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6.
<正>教育的重要使命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书法是最为独特的艺术。书法以汉字为载体,汉字是记录民族语言的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学生学习书法,不仅仅是为了把字写端正、写正确、写美观,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了解汉字的历史,体会汉字的美感,培养他们对汉字以及民族母语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7.
汉字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开展书法教育有助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提升学生书写技能,陶冶情操修养。当下书法教育严重缺失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使传统的书法艺术教育回归到正常轨道。让书法教育回归语文教学的怀抱,是历史赋予语文教师的一项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8.
汉字书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开展书法教育有助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提升学生书写技能,培养学生审美趣味,陶冶学生情操修养。当下书法教育严重缺失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使传统的书法艺术教育回归到正常轨道。让书法教育回归语文教学的怀抱,把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传承给学生,是历史赋予语文教师的一项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9.
汉字,因其象形,而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它集中传承了我们民族文化的悠久璀璨与博大精深。而书法艺术又是文字的装潢艺术,它丰富了文字的内涵,增添了文字的神韵,是民族文化的瑰宝。职业教育开设的书法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有效  相似文献   

10.
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瑰宝。汉字是代表中国的徽号;中国书法是走向世界的最高艺术;书法教育是渗透德育教育的好素材;学习书法是振兴民族文化的需要。书法教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被誉为"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学生在书法教育中不仅能够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技能,还能够了解、传承传统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怀,这对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书法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奇葩,体现很浓的民族艺术色彩.她有实用和艺术欣赏两方面的价值.为了继承和弘扬书法艺术传统,我们试图在书法课上实施主体化教学.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书法如果脱离汉字就不复存在.汉字在书法中占有崇高而绝对的地位.但是单纯实用而没有审美欣赏价值的写字,却不能称之为书法.因为书法中的汉字不是形式的文字、实用的泛文化,它是艺术化了的汉字.书法中的汉字是书法家做为表现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我们在书法课碑贴教学中,应该以此为切入点而展开教学.书法教学,以碑帖法书为教本,从形式入手,首先要进行基本笔画、结构和章法的讲练.所讲练的这些形式都是艺术形式.表现它们需要一定程度的笔墨技巧.尽管人的手可以做出几十亿种动作,但是不花功夫,不经过脑去培养书法意识,这种笔墨技巧不会到手,而信手涂鸦又不能跨进书法门槛.所以对碑帖的个性作直观性教学和临摹,以加强学生手脑之间的双向联系和发展.其次,从艺术形式的训练到审美思想的培养.书法作品是连接书法家和接受者的中介,是书法艺术活动过程中的根本.而书法作品的有机统一性又表现于内容与形式的交融.接受者往往是由书法艺术形式而把握其内在的意蕴,意蕴就凝聚渗透在艺术形式之中.在书法课中,教师得讲解和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3.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学习书法应该从小抓起。教师可以书法教育为立足点,遵循汉字书写法则进行书法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有章法较系统的接受书法教育,训练书法技能,涵养书法文化。  相似文献   

14.
书法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汉字的书写技巧,而且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及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这就要求书法教师在书法教学中要充分挖掘书法自身所积淀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审美心理,把德育融入书法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书法随汉字的产生而产生,汉字始,书法始。低年级的书法课堂教学是书法启蒙教育的主阵地,通过硬笔书法教学与软笔书法教学兼顾的课程实施,在重视培养学生汉字书写实用能力的同时,渗透美感教育,达到从小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升文化品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汉字书法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书法教育在建湖县首先表达为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书华夏文明"。建湖书法教育的核心追求是"写灿烂人生",体现的是一种生命的自觉。  相似文献   

17.
声音     
<正>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它堪称中国的"第四宗教"。从小学阶段就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一粒热爱书法的种子,让书法进课堂,带着孩子们一起感受书写的乐趣,感受汉字的优美,感受书法的魅力……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势在必行的事,也是一件任重道远的工程。小学生学习书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当下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8.
自从在高师文科执教以来,年年兼任书法课。教学之中,偶有所得,就随笔记下。今聊陈于此,权作引玉之砖,诚望能引起人们对高师书法教学的重视。一、高师书法课的意义与目的 1.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交际工具。因此,书法是汉字艺术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统一。作为艺术,它“无色而有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具有极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学习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审美心理,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书法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传统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对书法发展史的了解,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传统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  相似文献   

19.
文化类课程建设是对外汉语专业课程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也是凸显对外汉语专业特色的重要内容。文化类课程包括文化理论课和文化技能课,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书法是重要的文化技能课,它能有效提高学生汉字书写的能力,能够培养学生中国传统文化品格和艺术气质,同时还能够塑造他们的灵魂世界。加强书法课教学,还应营造良好的书法文化氛围,打造艺术化的汉字文化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把传统的书法教学和语文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书法学习认识中国宝贵的语言文字,进一步体会中国悠久的汉字文化;让学生通过练习书法正确认识汉字,体会汉字的结构特点,明白汉字的内在含义和应用价值,从而热爱书法,自觉传承中国传统的文化瑰宝;让学生通过书法学习提高个人的成长发展和精神文化层次,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本文试就初中语文书法教学的现状、意义等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