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男子大级别散打运动员的技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级别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拳法的优势比较明显;腿法技术发展很快,但成功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摔法是大级别散打运动员的一个薄弱环节,要想在国际大赛中夺魁,必须大力加强摔法技术的训练。  相似文献   

2.
运用录像观察、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对目前国际大级别散打运动员和我国大级别运动员技术运用现状对比的基础上,对国外大级别散打选手的技法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性提出了备战2008年奥运会散打比赛的对策。研究表明:国外大级别选手拳法和摔法技术突出,得分主要手段为摔法,得分时机主要是反击。备战2008年散打比赛主要对策有: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强化拳法、积极主动;夯实力量、抗摔巧摔;小分多点、巧打多变;突出对抗,强化体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武术散打大级别运动员总体体能水平不高及伤病较多的实际情况,文章对大级别运动员小肌肉群的训练做了深入实践和研究,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大幅降低了大级别运动员的伤病率,提高了身体素质和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4.
实施新规则对大级别散打运动员组合技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观摩等研究方法,对散打规则修改前后2003年与2004年两次全国锦标赛中大级别运动员的技术过行统计,分析探讨规则修改后对大级别运动员组合技术的影响.结果发现:规则修改有效地增进了大级别散打比赛的激烈程度,提高了观赏的价值;大级别散打运动员2击组合不同类型组击组合的平均每局运用次数,除AB类(拳腿组中,有所下降之外,其它各类组合的运用频率均呈上升趋势;3击组合中,除AA类(学法组合)运用次数有显著上升之外,其它各类变化均不明显,或呈现显著下降趋势;4击及4击以上组合则基本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统计等方法,对中外大级别运动员比赛中的主动进攻、防守反击次数及防守反击的技术运用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中外散打大级别运动员防守反击动作中摔法反击的成功率最高,国外大级别运动员拳法防守反击的运用及成功率高于腿法,我国大级别运动员正好相反;我国和国外大级别运动员对鞭腿进攻实施的接腿摔法的运用及得分较多,在对侧踹腿进攻实施的摔法反击上,我国运动员得分要高于国外运动员,对于低鞭腿的摔法反击得分低于国外运动员.  相似文献   

6.
规则修改对中级别散打运动员进攻组合技术运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观摩等研究方法,对分别在散打规则修改前后进行的2003年与2004年两次全国锦标赛中中级别运动员运用的组合技术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规则修改后对中级别运动员组合技术运用的影响。结果发现:从总体来看,规则修改有效地增进了中级别散打比赛的激烈程度,提高了观赏的价值,基本达到了修改规则的目的;规则修改后,中级别散打运动员运用2击组合技术中,平均每局运用次数除BB类和AB类有所下降之外,其他各类组合的运用频率均呈上升趋势;3击组合中,除BC类运用次数有显著性上升之外,其他各类变化均不明显;4击及4击以上组合则基本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7.
吉洪林  赵光圣 《浙江体育科学》2013,35(1):108-110,124
目的:探讨散打运动员的骨骼状况,完善散打运动的理论体系.方法:采用HOLOGIC公司双能BMD测试仪对41名专业散打运动员的BMD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①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的BMD与一般运动水平的散打运动员的BMD差异具有显著性;②大级别运动员的腰椎、股骨、胫腓骨及趾骨部位的BMD与小级别散打运动员相应部位的BMD差异具有显著性;③不同训练年限的散打运动员各个部位的BMD差异不具有显著性.结论:①优秀散打运动员的骨骼质量优于一般运动水平的散打运动员;②散打训练对大级别散打运动员的BMD影响程度大于小级别散打运动员;③散打运动员的BMD达到峰值后,训练年限的长短对运动员的BMD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不同运动级别散打运动员注意瞬脱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BT-LYR注意能力测试软件(1.0版)",通过对27名高水平散打运动员、40名一般水平散打运动员注意瞬脱现象的测试,结果显示: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注意瞬脱程度较一般水平散打运动员要轻;持续时间短;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注意瞬脱经历了中度注意瞬脱、轻度注意瞬脱、轻微注意瞬脱、注意无瞬脱,而一般水平散打运动员的注意瞬脱则经历了完全注意瞬脱、重度注意瞬脱、中度注意瞬脱、轻度注意瞬脱四个区间。  相似文献   

9.
为探求优秀散打运动员的体重差异与鞭腿技术动作特征是否对击打速度产生影响。方法:运用VICON Nexus 3D运动捕捉系统,对小、中、大三个级别15名运动员运用鞭腿技术动作快速击打目标物时的运动轨迹进行采集。依据鞭打动作特点和下肢关节运动特征,将技术动作划分为四个时刻、三个时段,并对四个时刻下肢关节的角度以及三个时段的动作位移、时间、速度、角速度等运用VICON Polygon分析软件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启动时段(P1)小级别运动员的躯干和支撑腿各关节运动幅度呈"上大下小"状态,大级别运动员呈"上小下大"状态;三个级别运动员作用腿下肢关节的运动方向相同,运动幅度却出现差异,小级别运动员启动时段的动作速度相对较快。击打时段(P2)三个级别运动员支撑腿的髋、踝关节回旋运动方向出现差异;作用腿下肢关节运动方向相同,中级别运动员膝关节屈曲角度相对较大、转动半径相对较小,击打时段的动作速度也相对较快。回收阶段(P3)三个级别运动员支撑腿髋关节屈伸、回旋运动方向出现差异;作用腿下肢关节运动方向相同,小级别运动员作用腿下肢关节转动半径相对较小,回收时段的动作速度也相对较快。不同级别运动员鞭腿技术动作特征对击打速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同级别散打运动员减轻体重、改善下肢关节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幅度,才是提高击打速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散打竞赛过程中技战术行动分类的基础上,运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等,对2010年全国男子武术散打锦标赛前8强和每个级别首轮被淘汰的运动员竞赛中攻守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优秀散打运动员不同技战术使用较均衡,运用技战术手段掌握较全面,表现出竞赛中技战术意识明确,实现技战术手段使用丰富、合理的特征。在不同级别优秀运动员中,中级别运动员在抢攻技战术运用能力上强于大级别与小级别运动员;小级别运动员在防守反击技战术运用能力上强于中级别与大级别运动员。提出在今后的训练中,小级别运动员应加强抢攻技战术训练,大级别运动员应加强防守反击技战术训练,并把全面掌握抢攻与防反技战术手段训练贯穿于训练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男子散打大级别运动员单招技术动作的运用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单招技术动作是大级别运动员比赛中主要的进攻技术和得分手段,运用及得分最多的动作是单招腿法,成功率最高的是单招摔法,单招拳法的运用较少.建议男子大级别运动员单招拳、腿、摔动作的训练分别以冲拳、低鞭腿、贴身摔为主.  相似文献   

12.
以武汉体育学院和湖北省体工大队8名优秀小级别男子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其不同技术动作组合预见能力进行测试分析。研究显示:散打运动员在不同的预见能力条件下,实施接腿摔技术成绩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接后鞭腿成绩高于接前侧踹腿成绩;鞭腿作为主动进攻的技术使用应变为防守反击使用,鞭腿的使用尽量结合组合动作技术来运用,鞭腿、侧踹腿在进攻时要注意打击高度上的变化;不同高度腿法动作直接打击时,散打运动员水平距离变化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拳法直接打击时,散打运动员水平距离变化差异具有显著性。研究认为:加强预见能力的训练可明显提高散打摔法的运用效果,对掌握散打技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级别女子散打运动员摔法技术运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07年全国女子武术散打冠军赛中大级别女子运动员技术运用的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拳法、腿法技术运用是大级别女子散打运动员比赛中使用次数较多的技术,而摔法虽然是成功率较高的技术,却是大级别女子散打运动员运用次数较少的技术,也是大级别女子运动员与小级别运动员相比所欠缺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2012年山西省武术锦标赛女子散打运动员三个级别的比赛进行观看和统计,分析各级别运动员各种腿法运用情况和运用的特点,结果显示:目前山西省女子散打运动员鞭腿技术掌握的比较好,但其它腿法技术掌握情况还很不乐观,并与中外优秀女子运动员进行比较分析,为今后山西省女子散打运动员腿法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科学依据,使女子散打运动员的腿法技术训练朝着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揭示世界优秀大级别男子散打运动员技术运用的特点,并通过对比分析总结中、外运动员的优势与不足,建议我国散打运动员进一步提高冲拳和贯拳的运用质量,以适应当今比赛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加强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提高腿法技战术运用的能力;针对国外运动员腿法的特点,提高接腿摔技术运用的成功率;继续加强贴身摔法的创新,保持摔法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12年山西省武术锦标赛,女子散打运动员三个级别的比赛进行观看和统计,分析各级别运动员各种腿法运用情况和运用的特点,结果显示:目前山西省女子散打运动员的鞭腿技术掌握的比较好,但其它腿法技术掌握情况还很不乐观,并与中外优秀女子运动员进行比较分析,为今后山西省女子散打运动员腿法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科学依据,使女子散打运动员的腿法技术训练朝着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比赛中获胜手段及技法得分的情况,并为我国武术散打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采用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对2006年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男子赛区各级别前八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得分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技法在比赛中得分多少存在很大差异,而且不同级别的运动员运用技法得分的手段也有所不同。提出在散打训练中,不同的级别在训练内容方面的侧重点也应不一样。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男子优秀散打运动员身体素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在训68名男子优秀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对其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1)散打运动员身体素质主要由灵敏协调因子、速度耐力因子、腰腹快速力量因子、上肢快速力量因子和下肢快速力量因子构成,表现出协调灵敏素质突出,速度耐力强,腰腹、上下肢快速力量好;(2)15s连续跳标准擂台、1500m、30 s"两头起"、30 s夹臂俯卧撑和立定跳远5项指标可以作为散打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指标;(3)"离差法"制订的各体重级别散打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标准,能较好地反映了散打运动员的实际身体素质水平,可以作为散打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9.
2001年全国青少年散打锦标赛战术运用特点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001年全国青少年散打锦标赛中各级别运动员战术运用的特点和成功率,具体分析各类主要战术在不同级别选手间的差异,并由此提出青少年散打运动员在战术使用上的具体要求及训练对策。青少年运动员应根据自身技术特点,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战术特点,并不断创新,以适应不同对手术的战术变化。  相似文献   

20.
散打比赛中大级别与中小级别运动员击倒情况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了第一、二届世界杯和十运会男子散打比赛中大级别(85 kg、90 kg、90 kg )与中小级别(大级别以外的其他级别)的击倒发生情况,得出了击倒多发生在比赛的最后一局,多由后手冲拳引起,且大级别击倒率较高的结论,为以后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