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文论述华侨华人历经百年而生生不息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捐助与贡献,梳理这一过程的历史背景、发端缘起、三次高潮与发展趋势,总结其捐助与贡献的几种主要形式、重要意义与一些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简要回顾国内外20个主要个人捐助图书馆的史料和实践,分析两者在捐助历史、公益服务、捐助理念上的相同,对比它们在捐助方法与策略、运作模式、馆藏特色与服务、最终归宿等方面存在的不同,指出为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助图书馆事业,我国政府应鼓励社会力量参助图书馆事业,并精心营造弘扬公益慈善精神的社会氛围,同时各捐助图书馆要不断提高馆藏特色,优化办馆模式。  相似文献   

3.
经过清末、民国时期的全面宣传和介绍,安德鲁·卡内基及其图书馆捐助活动对当时正处于萌芽时期的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卡内基基金会为我国图书馆培养了专业人才和捐助了书刊,另一方面安德鲁·卡内基对图书馆的捐助活动激发了社会力量投入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热情,并为他们参与图书馆建设提供了思路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图书馆社会捐助的缺失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曲晓玮 《图书馆论坛》2005,25(6):144-146
社会捐助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文章从观念缺失、环境缺失、机制缺失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图书馆社会捐助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档案要闻     
辽宁省档案局(馆)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捐助活动2009年12月21日上午,省档案局(馆)在南北两院分别举行了送温暖、献爱心捐助活动。局党组书记、局(馆)长孙成德同志及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捐献,全体干部职  相似文献   

6.
乡村图书馆是繁荣农村文化、促进乡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河南省乡村图书馆建设还比较落后,公共图书馆系统由于自身的生存窘境难以为乡村图书馆建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依靠政府投入的同时积极鼓励和发展民间捐助,将成为乡村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渠道.民间捐助建设乡村图书馆,历史上有成功先例,当代民间亦有良好愿望和较为成熟的条件.分析论述了民间捐助建设乡村图书馆在具体运作中将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数字     
《新闻天地》2008,(8):56-56
“我不单纯是捐助,而是在捐助的同时,教给受助人生存之道。” ——“慈善狂人”邵建波投身慈善25年  相似文献   

8.
在一些捐助类新闻、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对未成年人、受捐助对象、灾难受害者的隐私和个人尊严等不够重视的现象。这些看似帮助采访对象的报道,从另一方面却对采访对象造成了伤害,应该引起新闻界同行的重视和警醒。损害报道对象的现象时常发生在一些报纸刊发的救助儿童的照片中,发现对受捐助的儿童,很少有打上马赛克的,笔者认为这是对未成年人的不  相似文献   

9.
1936—1937年上半年,四川爆发了特大旱灾,川灾救济会积极地参加捐助救灾工作.并做出了显的贡献。但学术界多是从政府角度出发。来研究抗战前夕四川大旱灾的救济,而对川灾救济会的救济工作关注不够。有鉴于此.本拟从川灾救济会的角度,探讨抗战前夕四川大旱灾的救济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杭州市图书馆基金会是我国第一家图书馆基金会,该基金会从2003年成立以来,为杭州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目前基金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工作人员缺乏、业务活动比较单一、活动规模较小、对外宣传力度不足、捐赠多为"一次性捐助"等。基金会要实现良性发展就要做好以下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和具体的工作规划,以促进自身的正规化、专业化发展;面向基层,大力扶持基层图书馆;加强宣传,扩大基金会影响力;建立与企业家的长效合作机制;扩大交流,开展国际合作;拓宽资助领域等。  相似文献   

11.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西北边疆民族地区形成了丰富的汉文历史档案。由于自然、历史、人才、经济、体制和国外等因素的影响该地区汉文历史档案面临着损失、流失和消亡等困境。我们通过启动该地区濒危汉文历史档案的数字化保护工程、整合行政资源、建立多元保护模式、构建完整保护体系、完善流失海外的西北边疆汉文历史档案的征集与追索和共同研究机制等对策,以期保护西北边疆民族地区濒危汉文历史档案,最终实现中华文化尤其是汉文化在西北边疆民族地区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й��Ŵ�ѧ�����׹���֮�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从历史角度观察中国学者对文献的认识及其文献工作实践,说明他们从“档案史料”——“经籍图书”——“有参考价值的史料”到“古典文献”的认识过程。历代学者的文献编纂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由文化发展所促进的。  相似文献   

13.
《吴医汇讲》:中国第一份中文期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姚远  陈浩元 《编辑学报》2015,27(4):307-309
为了澄清究竟哪本期刊是中国第一份中文期刊,我们通过追根溯源,梳理中国期刊发端的史实,否定了某些人宣称的200年前由外国传教士在马来西亚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为中国第一份中文期刊的主张,以雄辩的史料确认:223年前由国人在苏州创办的《吴医汇讲》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份中文期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图书馆学是指中国学者在借鉴两方图书馆学思想以及其它学科思想的基础上,用中国式的、民族化的思维去解释图书馆现象,探索图书馆基本规律过程中所形成的基本观点、思想、体系、结论等.前人关于中国图书馆学历史分期有不同意见.图书馆学历史分期的依据,包括哲学依据、社会依据和学术内在依据.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发展史的分期划分应为:20世纪初-40年代为中国图书馆学的形成时期,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为中国图书馆学的曲折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为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变革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今为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变革中平稳前进时期.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新闻传播领域里 ,华文传媒是大中华文化圈的重要媒介 ,同时是华人与所在国不可或缺的沟通桥梁 ,美国是海外华文传媒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本文针对华人聚集最多的加利福尼亚洲 ,透过访问及调查研究 ,分析华文报纸发展原因、现状和发展范式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法律价值的变向、法律形式的转换、法律规范的创设三个相互关联的参照系为评价尺度,深入探寻档案法规近代转型的主要标志及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7.
何庄 《山西档案》2006,(4):13-16
中国历史档案是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文化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受传统文化重传承、重人文、高度集权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历史档案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四个特征,即强有力的传承性、内容的人文性、主体的垄断性和数量的稀少性。  相似文献   

18.
概述数学文献数字化的国际发展趋势和成功经验;基于中国数学文献继承发展的现状,对数学文献数字化利用的需求做出分析;阐述“中文数学数字图书馆(CNDL)”的建设目标和内容;着重介绍数学史料的调查整理、保存元数据框架的制定、数学史料的数字化、CNDL的系统结构设计与功能模块开发四个方面的进展,并对CMDL的建设经验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19.
对于岩画的史料价值,学界有着不同的观点,推崇者称之为"刻在石头上的史书",贬斥者认为岩画多为"涂鸦"或"随意"之举,难以为之征信。与传统文献相比较,中国岩画资料的确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以崖壁石头为载体,以凿刻、描绘为记录手段,以图像为主传递信息的一种文献形式。中国岩画作为中国传统历史文献特殊形式之一,以直观形式保存了人类远古时期的丰富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