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教育俨然已经成为人的生活方式之一。人不止是一种存在,而是生活着,教育赋予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教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贯穿于人的一生,包括人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以及其他方面。  相似文献   

2.
生谈人     
名一 《成才之路》2011,(20):100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虚度年华;另一种人,过着有意义的生活。在第一种人眼里,生活就像一场睡眠,如果在他看来,是睡在既温暖又柔和的床铺上,那他便十分心满意足了;在第二种人眼里,可以说,生活就是建立功绩,人就在完成这个功绩中享受到自己的幸福。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到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既是他自己,又不完全是自己,因为每个人都不可能离开他人而生活。正是你、我、他的共同生活构成了集体,组成了社会与国家。现实中的每个人既要为自己而生活,也要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而生活,既要承担起对自己的责任,也要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人生活在人化世界之中,也生活在自在世界之中.人类生活的世界是人化世界与自在世界的有机统一.作为人化世界形成基础和作为人类生活外在自然环境并对人类生活发生直接作用的那部分的自在世界与人的关系对人来说甚为紧要.与人化世界一样,作为人类生活外在自然环境的自在世界所引发的生活效应.也是人的现实感性世界的一部分.因此,人对之既要诉诸客体的或直观的理解,也要当作实践去理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抽象自然观的批判,并非主张对自在世界的虚置化.自在世界对人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那种认为"自在世界与人无关"的观点是虚妄之论.它不仅否定了作为人化世界形成基础的那部分自在世界对人而言的积极意义,从而导致对人的实践和人化世界的唯心主义理解,而且会麻痹人们的神经,使人在作为人类生活外在自然环境的自在世界的破坏作用面前陷于纯粹被动的、毫无防备的危险境地.  相似文献   

5.
写好人物是小学生作文的重点,在经过人物的外貌、心理、行动等作文辅导或训练之后,需要进行综合训练。具体训练的方法可以使用对比的手法,如本次批改作文:熟悉的人和陌生的人。另外还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对比描写,如:敬佩的人和平凡的人;快乐的人和悲伤的人……写作提示1.对比两组题,想一想两组题的区别,选择其中一组中的其中一个内容作为写作范围,确定准确的作文题。如:快乐的人和悲伤的人,可以选择写一个快乐的人,邻居张大爷,他是一个生活不富裕却整天说笑话的人。2.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写作,观察生活并不指完全按照现实生活来描写生活…  相似文献   

6.
《小学时代》2012,(3):23-24
从前有个人叫赫楞——名字听起来怪怪的,是吧?他有很多子孙,他们称自己为赫楞人。赫楞人住在地中海一个小岛附近,他们称这个地方为赫拉斯。它的历史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它那么大的国家有名多了。我们把赫拉斯叫做希腊,生活在那里的人叫做希腊人。希腊人信仰多神教,可在神话故事里,他们信仰的那些神灵没一点神的样子,更像普通人。他们信仰的主  相似文献   

7.
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几百万年的人类,自然免不了因适应当地的气候而留下深刻的烙印。各地人的相貌不同,就是其主要表现。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由于那里的光照强烈,气温很高,人  相似文献   

8.
禅与人     
禅不弃人。禅看人,如月在水,本性未失。禅不在生活之外,人却往往在禅外。看破是智慧禅经常说看破、说空,引得太多人望文生义,人云亦云,给这两个词蒙上了悲观和虚无的色彩。  相似文献   

9.
在人学视野下,道德是人的道德,生活也是人的生活,德育不仅应该回归生活,更应回归人。“人”不是抽象的道德主体,“生活”也不是抽象的道德母体,道德更不是所谓的“德育内容”。相反,三者是一体相连、密不可分的。人即人的境况;人的境况即人的生活境况;人的生活境况即人的道德境况。德育不应只是传授道德知识的“知性德育”,也不应只是提供可能生活的“生活德育”。我们应改变这种“给予性德育”思维,让人了解人自身的真实境况,从而严肃地进行道德抉择。  相似文献   

10.
蔡慧 《学习之友》2014,(11):12-12
瑞典人热衷休闲和热爱大自然是出了名的,但85%的瑞典人生活在城市中,所以逃离城市的拥挤和喧嚣成了休假的关键原因之一。除了我们常见的飞行到另外一个国家旅游观光或度假,夏屋避暑则是瑞典人度假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7月初,我受瑞典当地朋友的邀请去他家的夏屋度假,真正体验到了闻名已久的瑞典夏屋生活。  相似文献   

11.
人是目的是教育人学的根本法则,但受科学主义的影响,教育中只有抽象的教育对象而没有具体的人。教育现象学让我们看到了人,看到了具体的人。具体人是生活在鲜活生活世界中的人,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是具体情境下具有独特体验的人。智慧人是教育现象学塑造具体的人的终极追求,智慧人的生成需要机智的教师引导,需要境遇性地成长,需要规范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幽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能给人以快乐、趣味的文化娱乐。但因各民族、各国的文化传统、语言习惯及思维方式不同,在世界花园内就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幽默文化。同样一则笑话,在中国可能逗得人哈哈大笑,但到了外国,它可能就没有什么好笑的。中国应是最懂得幽默的国度。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理应了解“中国人的幽默”方式,做一个幽默的人,为紧张的学习生活增加一些生活的调味剂,让我们在一个张弛有度的环境中快乐地生活、学习、工作。一个真正懂得幽默的人,才是真正懂得享受生活的人。  相似文献   

13.
说到权力和享受,国王可算是一国之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古往今来王位就成了一些人追求的目标,国王生活的样子也成为一般人追求的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人     
<正>古代波斯诗人萨迪在谈到自己时写道:"我花了三十年进行漫游。我同世界各国的人在一起生活过,在无数篝火旁边烤过火。我见到了布满宇宙的伟大的美的一小部分。第二个三十年我用于学习.而最后三十年则用来进行创作。"具有这种生活经历的人是幸福的,他给后世留下了"自己心灵的压模"。  相似文献   

15.
卓玛:走进高中的第一天,我就对自己说:我要成为一个让人敬慕的人,我不能只生活在别人脚下。但是要别人敬慕,要付出不少代价,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学习成绩必须要好。高一那年,我懂得了更多,也更了解社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络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当下人们不仅生活于现实物理世界,而且还应生活于虚拟数字世界。因此,探寻人的发展,特别是探讨人在虚拟数字世界所面临的多重性境遇,实现人在虚实交融场域中的和谐发展,既是一个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性课题,也是面对网络化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现实提出来的重大而紧迫的人的发展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惯装的人     
里斯本 《大学生》2014,(19):75-75
为什么要把标题取得像恐怖小说一样呢?"罐装的人",流动的液体,标准化的味道,加了防腐剂,有了保质期,被运输到各地,被销售被赠送,被偷走被撬开……在人艰不拆的社会,更少有人愿意继续以人云亦云的生活方式安度余生,人人都想叱咤风云。那么,有人认为最简单直率的生活哲学就是和别人不一样,从为了安全而装作与大家都一样,到为了出人头地而装作与大家都不一样,人还是那个习惯要装的人——"惯装的人"。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人     
古代波斯诗人萨迪在谈到自己时写道:"我花了三十年进行漫游。我同世界各国的人在一起生活过,在无数篝火旁边烤过火。我见到了布满宇宙的伟大的美的一小部分。第二个三十年我用于学习.而最后三十年则用来进行创作。"具有这种生活经历的人是幸福的,他给后世留下了"自己心灵的压模"。  相似文献   

19.
人事物     
朱李平 《家庭教育》2014,(4):M0002-M0002
一个人从出生起,就在由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衣食住行、制度规范、家庭社会等合成的环境中生活;环境中所有的人、事、物,便是这个人一生所必须面对的。  相似文献   

20.
尼安德特人是生活在大约10万年前到3万年前的古人类,主要分布在欧洲、中亚和西伯利亚西部。是史前人的一个种,属于早期智人,他们都是相当出色的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