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陕西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炜 《今传媒》2009,(6):7-9
数字出版是指以互联网、手机及专属阅读器为流通渠道,以数字内容为流通介质,以网上支付为主要交易手段的出版和发行方式.其中由内容提供商、数字出版商、技术提供商、通讯渠道商及读者构成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主体.数字出版内容涵盖互联网出版、跨媒体出版、按需出版、数据库出版、电子出版、网络游戏动漫出版、艺术典藏数字出版、在线出版、手机出版和音像制品出版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2.
引言 学术出版是指专注服务于科学研究成果和学术研究成果的发表、出版传播的一种社会性出版实践活动,包括学术期刊出版和学术图书出版两大部分。相较于大众出版和教育出版,学术出版专业性强、受众群体小、传播范围窄。  相似文献   

3.
蔡学俭 《出版科学》2011,(4):101-102
出版文化观是以文化的视野观照出版工作、出版发展和出版研究的一种学术见解和观点。它阐明出版与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出版的文化本质,以及出版与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关系。它立足广阔的文  相似文献   

4.
聂震宁是当代著名的出版企业家和出版研究专家,出版评论是他对出版界观察与思考的结晶.他撰写的出版评论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出版业管理与经营、出版创新、编辑出版教学、出版人才培养、国民阅读推广等多个方面,兼具理论性、实用性和时效性,并且具有独特的文体价值.聂震宁的出版评论对推动出版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总结出版经营和管理的得失、规范出版行为和提升出版质量、弘扬阅读文化和建构书香社会等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珞珈 《出版科学》2012,20(6):1+16
文化繁荣与出版繁荣相辅相成。出版繁荣是文化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繁荣是出版繁荣的基础和前提。出版繁荣的标志是出版产品的极大涌现,出版质量的极大提高,出版内容建设的极大充实,出版事业和产业规模的极大扩展,出版资源的极大丰富,出版读者的极大普及,出版社会影响的极大增强,这些都有赖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文化繁荣是出版繁荣之本。  相似文献   

6.
王胜海 《出版参考》2011,(22):16-17
应该说没有技术,没有数字化,没有网络化,谈不上数字出版。但是,出版毕竟是出版内容,技术是为内容的出版服务的。我们先从出版本质思考入手,来看看技术和出版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有了出版本质的思考之后,我们就要看一看技术和出版业的关系,和出版的关系。我这里之所以列出技术之于出版和之于  相似文献   

7.
张新新 《出版广角》2014,(18):33-35
正在数字出版已经步入市场化运营阶段之际,我们有必要对数字出版产业化推进进行思考和展望。数字出版发展到今天,在教育出版、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在数字出版已经步入市场化运营阶段之际,我们有必要对数字出版产业化推进进行思考和展望。通过对法律出版社数字出版市场化历程的回顾,我对数字出版产业化  相似文献   

8.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范军在《出版科学》发表文章说,出版评论应该是出版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作为学科层面的出版学研究应该是由出版理论、出版史和出版评论组成,而不是通常人们所说的三个部分:出版理论、出版史和出版实务。把“出版实务”作为出版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不科学的。所谓出版评论,是指以一定的出版观念、出版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9.
有关出版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穗芳 《出版史料》2003,(2):102-112
出版史研究涉及出版活动的起源、出版业的产生和发展、早期出版物与书籍的关系或出版史与书史的关系、出版与纸和印刷的关系等等。研究和撰写出版史最要紧的是明确出版概念,向读者表明作者依据什么样的出版概念来写出版史。对出版史的起点在学界一直存在  相似文献   

10.
章征柏 《今传媒》2016,(3):107-109
随着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不断融合,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传统出版不得不面临数字出版的冲击和挑战.传统出版社的编辑要转变观念、积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及素质,把数字出版技术和互联网思维融入出版的选题策划、生产流程、市场营销宣传中,以适应数字出版时代发展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多元化出版冲击下科技期刊传统出版模式的对策与措施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通过对传统出版和数字化出版现状的分析及<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在传统出版和数字化出版中的探索,认为在多元化出版的今天,传统出版应积极探索数字化出版的方式并主导数字化出版,两者相互包容和促进,并且以技术发展商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才能使我国出版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出版集团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企业信息化的三个阶段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大多数出版企业和出版企业家都已经认识到出版企业信息化对出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意味着什么。 然而,由于出版企业处于的发展阶段和业务规模的不同,每个出版企业在管理信息化方面的期望和需求也不尽相同。一般地,出版企业信息化都会经历三个典型的发展阶段,即:基础管理阶段、出版企业  相似文献   

13.
王家国 《新闻世界》2014,(12):171-172
网络出版改变了传统的出版形态、出版流程和出版的经营模式,是当前出版业的重要形式和发展趋势。本文从网络出版典型形态及现状入手,分析网络出版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探寻网络出版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元代图书的出版系统主要分为五大类:政府出版、私人出版、商业出版及寺院出版、书院出版。苏州地方政府出版主要依赖儒学出版和书院出版。但苏州在元代终其百年,流传下来的出版物寥寥无几,个中原因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5.
观点摘要     
李瑞华:大众出版为何不能迅速地实现向数字出版的有效转型?译林出版社的李瑞华在《出版发行研究》撰文说:为什么大众出版不能像专业出版和教育出版,迅速地实现从纸质出版向数字出版的有效转型呢?这主要是由于大众出版商业和市场的属性更  相似文献   

16.
迟云 《中国编辑》2022,(1):30-34,40
文章从深刻理解精品出版的时代要求,努力把握精品出版的深刻要义,厘清精品出版的制约因素,以精品出版打造企业品牌等方面,详细论述了精品出版对出版企业的重要性、如何打造精品图书等问题.精品图书的出版,体现了出版社和编辑的理想担当.在精品出版中,特色和品牌是精品图书的出版之源,质量和创新是精品图书的出版之基,而人才和机制是精品...  相似文献   

17.
刘倩 《出版科学》2009,17(4):29-32
信息网络技术给传统出版业带来新的变革,由此出现与图书出版相关的新的数字出版方式,本文以普通编辑观察和参与出版社数字出版工作的经验和感悟,反映了数字出版产生的渐进式影响,以及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互相融合的前景。传统出版机构吸收了数字出版的特征与优势,数字出版就不再是竞争对手,而是合作者和技术推进力。  相似文献   

18.
大学出版伦理主要包括"大学出版的伦理"和"伦理的大学出版"两个伦理向度。根据大学出版和母体大学的逻辑关系,大学出版伦理主要来自于以传承大学文化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发展使命。剖析当下大学出版伦理困境情况及其致因,有助于在"大出版"的视域下提出创新大学出版伦理发展的思路和措施,推动大学出版活动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出版媒介技术发展和出版形态的变革二者相互促进。从造纸技术、印刷技术、激光照排技术发展到电子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全媒体技术,我国出版由传统出版形态发展到现代出版形态、数字出版形态,出版媒介融合发展成为我国出版发展的大趋势。"人"对出版媒介的参与和控制表现为人和人、人和出版媒介技术之间的互动融合发展,历史的必然性和文化的偶然性,促进了"人"和出版媒介的意义建构、文化选择,促成了"人"和出版媒介之间的互动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应该说没有技术,没有数字化,没有网络化,谈不上数字出版。但是,出版毕竟是出版内容,技术是为内容的出版服务的。我们先从出版本质思考入手,来看看技术和出版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有了出版本质的思考之后,我们就要看一看技术和出版业的关系,和出版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