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岳朝天”是指徽派建筑封火墙的一种造型。形式别具一格的封火墙,高于屋顶超过屋脊,砌成马头翘角的阶梯形。一般正面封闭高墙都采取均衡对称的形式,左右高,中间低。随着徽州民居建筑密度的日趋增大和房屋高度的增加。为加强民居的消防功能,封火墙逐渐增高。尤其是进次多而深长的高大楼房,随着屋脊的伸延变化,  相似文献   

2.
窑洞有着独特的建筑特点,具有现代建筑所没有的物理功能。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民居窑洞受到冲击,濒临灭绝。但在提倡环保的今天,人们又开始保护这一传统特有的民居。对于窑洞的保护及发展,需要客观分析它的优劣,认识其低碳环保等优点。同时,用科学建筑技术弥补它功能上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对居住空间的要求,才能使窑洞这种建筑形式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傣族干栏式建筑形式别具特色,它是原始建筑的继承和发展。这种建筑形式、风格及类型与傣族的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民族起源、生活习俗等是密切相关的。只有了解傣族建筑文化的特定背景,才能更好地研究傣族民居建筑.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的 四合院是中国民居形式中一种常见的建筑形式,是北方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院落式住宅。它历史悠久.雏形产生于商周时期.元代作为居住的主要形式大规模地出现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周边地区。明清两代,合院式作为中国民居的主要形式迅速发展。本课通过电影、图片以及文字资料.展示中国四合院的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造型艺术以及雅致的院...  相似文献   

5.
藏式民居建筑广泛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等地。康定地区位于四川西南部,是康巴藏族主要聚集地,康定地区的藏式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内涵和特点,是康巴藏族文化的重要形式,在中国建筑史上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丰富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对现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文化建筑说带保护,而这其中,又是以关中民居的建筑奇特为其中的代表之一。关中民居在中国建筑史上的风格别具一格,他们当中的建筑院落风格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也是我国珍贵建筑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湘西民居建筑雕刻艺术是中国民居建筑雕刻史上的一朵奇葩,它反映了湘西少数民族地区风土人情,民族文化、审美情趣等。本文从湘西民居建筑雕刻艺术中的木雕和砖雕入手,来探讨湘西民居建筑雕刻艺术特点,旨在有利于湘西民居建筑雕刻艺术的健康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传统民居建筑是地域文化的物化形象,各地域文化所映射的传统民居建筑美学特征也有所不同。根据所划分的7大中国传统民居类型,从地域文化背景剖析传统民居的建筑美学特征,从中反映出地域文化对传统民居建筑美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梅州侨乡客家民居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是梅州等地客家侨乡特有的文化景观,这些民居的创建者多有侨居海外的背景,接受了西方建筑文化,将西方建筑文化引入客家建筑之中。文章以六座客家民居为实例,探讨它们的中西合璧的建筑和装饰艺术以及中西交融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0.
图6 .1 不同聚落的景观一、相关变式图(见图1、图2 )图1二、设问与训练1.读图1,山西省有一些老式的四合院民居,其房屋的屋脊呈外向单面倾斜,用当地的话说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1)“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当地                     社会心态。( 2 )同时这种房屋的形式也与                     自然条件有关。( 3)一般情况下,我国南方的屋脊多   式样;北方地区以   式样为多;北冰洋附近地区的因纽特人,则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建筑了特殊房屋   。【解题思路】建筑,是人类理想的物化表现…  相似文献   

11.
陈颖 《甘肃高师学报》2012,17(2):115-117
民居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化表现形式,有着其深厚的历史及文化背景.兰州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城市之一,汇集了多民族、多地域文化进而形成了它独特的建筑形式,民居建筑特色尤为突出.从兰州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兰州传统民居的特点等方面来说明形成兰州传统民居的特征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建筑艺术水平紧密相连.研究兰州传统民居特征有助于理解西北地域传统文化和建筑装饰艺术的精神内涵,对于完善西北的地域艺术资源体系,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考古资料的梳理和分析,认为在汉代北方农耕地区,民居的主体建筑并非标准的"一堂二内"的形式,而是在其基础上有所变化,并与其他附属建筑共同构成封闭的宅院。民房的建筑结构多为木构承重,夯土为墙的土木结构,或有少数以砖石等其他材料辅助。在城市中,民居以闾里为单位,面积较小,分布密集;而在农村,民居多以"田宅"的形式结合,宅院面积大,分布密度小。  相似文献   

13.
纳西族民居建筑从其外观形态、结构空间、材质取舍、布局形式和装饰艺术元素诸多方面来看融合了汉族、白族、藏族建筑的精髓,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和魅力,是纳西族人勤劳智慧的物态展现。经过长时间的实地调研和数据测量分析,可以得出丽江本土的少数民族建筑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布局形式、结构空间和装饰艺术元素。而纳西族民居建筑在其规模与形制及传承与保护方面独树一帜,建筑文化视觉语言的有效保留,装饰艺术元素的合理借鉴应用,形成了丽江大研古镇纳西族民居建筑区域集中量最大,建筑文化及构件保存最为完整的状态,是世界研究人类文明不可复制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教学模型设计制作把二维的纸制平面图转换成三维模型,通过对色彩、材质、工艺、触感、理念、空间思维等以微缩的比例再现了实体建筑面貌,对学生亲身感受和提高对丽江本土民居建筑结构与装饰性元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可持续理论为出发点,分析客家民居建筑的形式特征及生态环境特点,总结出传统山地建筑对环境的适应方式,指出了当前形势下,开源节流,尽量利用自然,谋求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发现传统建筑中的可持续发展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民间建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我国传统建筑有两大体系:官式的和民间的。官式的建筑如宫殿、坛庙、陵寝、寺庙、宅第等;民间建筑如民居、园林、祠堂、会馆等。民居,作为传统建筑内容之一,因它分布广,数量又多,并且与各民族人民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故它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民族特色。从民族的历史实践中,总结出它的优秀特征和经验,在今天的建筑创作中也有加以借鉴和运用。  相似文献   

16.
地处福州与闽南之间的莆仙地区是福建主要侨乡之一,印度尼西亚是其重要的侨居地。从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人文适应性3个层面分析近代莆仙侨乡民居建筑的审美文化。莆仙侨乡民居建筑兼具闽东福州与闽南的传统建筑文化特征,与南洋建筑文化融合过程中表现出局部的洋化现象,形成了东南两方兼得相宜、内敛尝试性开放、中外兼容并蓄的闽东南侨乡民居建筑文化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7.
吴敏 《闽江学院学报》2011,32(3):115-118
闽北与皖南北民居的建筑样式与装饰风格,存在着相同性与异同性,主要是由地域文化、生活习俗、经济交往、人员来往造成的。闽北民居建筑样式受移民文化的影响较大,因此,建筑样式呈现多种风格,除受到赣东北、浙西南的民居影响外,受皖南民居建筑的影响最大。装饰符号决定着民居建筑风格,闽北与皖南民居的异同,在于对装饰图形语境的表达上,通过对两地间的石雕图形比较,从深层次挖掘两地民居的文化特点及民居建筑装饰的异同美。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境内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这使我国各地的民居建筑更是独具特色。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多样的民居建筑代表了我国多样的民族文化。比较新疆喀什高台民居和川西高原藏族碉楼所在的地理环境、建筑造型和两个民族文化渊源,可以进一步认识两个民族的民居建筑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传统民居的形成与社会、文化、习俗等有关,又受到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影响。现把几种典型的民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西南传统民居建筑的构造、布局、色彩和装饰,都是当地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具有很浓郁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本文在分析西南传统民居建筑形武特点的同时.更深入挖掘这种形式下的文化意蕴及艺术价值,井进行概括与提炼,从整体上把握它的神韵,将其与现代商业空间设计理念相结合,探讨如何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商业空间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