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8 毫秒
1.
阐述体育课程目标的基本概念,其包括体育课程的总目标、体育课程学习领域目标、体育课程的水平目标、体育教学目标。概述新课程改革下体育课程目标与体育教学目标的关系;体育课程目标的纵向层次;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确定了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连云港财经高职校五年制高职学生的体育课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学生体育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教学内容传统,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课程设置不合理且课时短;学生体育需求和认知水平不高.对策:明确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科学设计体育课教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个体感受,倡导快乐体育;把体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3.
<正>运动技能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一项重要的目标和主要内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课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同时,运动技能教学是实现体育课程其他领域目标的主要载体,也是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面对我国高职类院校的体育课程标准与普通高校二者内容同质性显著的现状,从二者人才培养目标的异同性探究高职类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方向,提出:以培养目标为抓手;以专业特色为主要改革方向;以就业需求为主要改革目标构建“业群式”高职类院校的体育课程,以期促进高职类体育课程“以生为本”的职业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论如何关注和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正>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并把激发、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作为体育课程的理念与目标之一,应当说这是我国体育课程的一大进步,我们表示支持和拥护。但是,近年来在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却出现了一种"兴趣至上"的倾向。例如,有的人说,"体育课程改革必须以学生的运动兴趣为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措施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 ,是大多数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站 ,是学校到社会的转折点和学与用的衔接点。同时大学生又处于身心较为成熟的青年时期 ,是接受教育 ,自我完善和实现个体社会化的最佳阶段。因而 ,在高校体育课程教育中 ,着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与习惯 ,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1 以终身体育为主线 ,改革学校体育课程体系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教育 ,从国情和实际出发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体育课程教育必须体现为社会主义教育总目标和学校培养总目标服务 ;把体育课程教育作为完成学校体育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 ,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体育课程教学中 ,应以“育人”为最高目标 ,以“终身体育为主线”把体育与终身受益二者紧密结合 ;教学内容应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成果与继承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相结合。依据以上要求。大学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以育人为最高目标 ,奠定终身体育基础为基本宗旨 ,增进学生健康 ,增强体质 ,发展个性 ,培养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 ,掌握体育基本技术和技能 ,提高体育文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造就一代体质强健 ,身心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根据这个指导思想 ...  相似文献   

7.
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一线体育教师进一步明晰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的关系,以促进体育课程改革在反思中不断深入,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归纳和演绎等方法,对体育课程目标和体育教学目标的关系、体育课程内容和体育教学内容的关系、体育课程评价和体育教学评价的关系、体育课程编制主体与体育教学主体的关系等进行区分,并对这几个关系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重构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关系的对策,即体育课程编制者与体育教师的沟通;建立体育课程咨询机构,使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课程标准具有同质性;通过体育课程论的普及,使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把握课程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8.
一、目标导向与系列模块组合 1.高中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目标导向的特征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除了完成法定的五个共同领域目标之外,其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并形成了两个关系.校本课程开发目标考虑的四方面因素是:基础性、个别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两个关系是:基础性和个别性之间的关系,时代性和实践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青少年体能素质持续下降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如果把这一现象的责任归咎于学校体育课程或体育课程改革,实在有点冤枉我们,因为体能下降是由课业负担过重、营养状况不良、锻炼时间不足、生活方式改变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如果说学校体育课程与这一现象毫无干系,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使人信服的。因为无论是过去的体育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体育课程标准,都明确把“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和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发展”以及“增强体能”等作为体育课程的首要任务或者首要目标。那么,什么原因使我们的体育课程增强学生体能的首要目标完成得不理想呢?认真分析体育课程的核心目标与多元目标及其相互关系,反思由于学校体育课程的目标泛化引发的种种问题,或许会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或许会帮助我们找到促进学生体能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与研究新课程目标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正负两面影响,研究认为:新课程目标体现了人体的"三维健康现",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促进了高校体育课程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也指出新课程目标与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不匹配;高校体育课程中"终身体育"教学目标并未实质性地得到落实;部分课程目标可操作性不强,很难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实施等负面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转型期"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发展与探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对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文献的调研,专家访谈及定量分析,就转型期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发展现状,国内、外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比较与分析;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为转型期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运动处方在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章要在 《体育学刊》2002,9(1):61-63
通过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与传统体育课教学模式的对比实验,论证在高校排球选项课中实施健身运动处方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素质教育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体育经济学的学科属性问题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生命化教育理念的解读,将体育划归于生命化教育轨迹之中,把学生的身心教育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层面,从而为摆脱智育模式对体育课程的束缚,消融智育模式对体育的延伸性影响,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供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14.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关于如何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已经成为人们非常重视社会问题。本文将探索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如何合理开发与实施生命安全教育问题,建立一种全新的模式,让生命安全教育和体育与健康课程协调搭配,相得益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专修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进行研究。目的在于切实改变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人才培养与中、小学体操教学所需相悖之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专修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应以培养未来体育教育者为出发点,以提高中国未来人种素质的责任与使命为己任,以培养未来体育教育者的能力为主线,以内容为依托,使其具备体操教育者的基本能力、基本素质与素养;能够有意识有目的的利用体操专业知识、技术、技能,改善青少儿身体形态、提高青少儿身体素质;培养未来教育者主动学习、与人沟通的良好的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16.
学生学习态度是影响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而学习态度的评价则是体育教学评价的一个难点。"等级记优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体现了评价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关系,突出了评价过程的发展性,评价结果的教育性、激励性和健康性,有利于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从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入手,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4个方面对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进行了论述,旨在为改善体育课堂教学现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建设小康体育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立  胡爱武 《体育与科学》2003,24(6):28-31,27
从社会学视角对建设小康体育相关的社会因素进行分析,其目的在于探讨小康体育所需的社会背景、社会结构及其对建设小康体育的影响。文章认为:新时期体育工作方向明确,全民健身工作稳步前进,社会背景透视出基本具备建设小康体育的条件;社会阶层分布、城市化程度、教育发展水平等是影响全面建设小康体育进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特定场所,而课外则是有机延伸体育这门特殊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你怎样改革,体育如果脱离了课内外结合这一特征,体育教育就不能完成他的预期目标。尤其在健康运动新时代,课外体育需求更加突出出来,在需求与现实存在差异的时候,研究课程与教学,研究协会,研究群体与健康运动等相关因素,并且从深层次入手,去分析、去调研课外体育现状,去探索、去促进他的改革发展方向,就能在健康思路的指引下创新他的模式,构建他的机制,实践"健康育人"的新目标,这就是本项目的研究重心。  相似文献   

20.
新《体质健康标准》视角下构建体育课程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前期体育教学改革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与新《标准》相适应的“以三自主选修课为主体、必修课为基础、课外锻炼为补充、竞技训练课为拓展”的体育课程体系。该体系强调:指导思想一体育课程和《标准》目标的整体性和一致性;方法体系一课程设置与组织形式的复合性和全面性;内容体系一兴趣需要与发展体能的全面性和基础性;过程体系一课程管理、评价、运行的强制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