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品牌翻译中数字文化负载词的跨文化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品牌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 ,不仅涉及到品牌的语义层面 ,更关系到品牌的文化层面。数字词是负载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 ,具有丰富且细微的文化内涵 ,容易导致不同文化语境中的消费者对品牌的英汉语际翻译的解读产生偏差。从跨文化比较角度 ,对数字语义层面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进行历时与共时分析 ,凸现品牌翻译的跨文化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2.
品牌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不仅涉及到品牌的语义层面,更加关系到品牌的文化层面.数字词是负载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丰富且细微的文化内涵。容易导致不同文化语境中的消费者对品牌的英汉语际翻译的解读产生偏差.从跨文化比较角度,对数字语义层面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进行历时与共时分析,凸现品牌翻译的跨文化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3.
品牌名的翻译是语言的转换和文化的交融,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因素的认识和处理至关重要。本文从跨文化比较的角度,通过对中英品牌名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进行分析,比较了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异同,就如何处理品牌名翻译中碰到的文化问题提出了文化迎合、文化避让和文化转换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肖海燕 《文教资料》2010,(24):44-45
服装品牌翻译是服装企业实行全球战略,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一环。品牌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品在目标语文化中的接受。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市场上的各种服装品牌的翻译,在翻译功能主义理论特别是目的论的指导下,探讨了服装品牌翻译的四大原则和可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5.
任何企业都希望其品牌译文在目的语市场中能够被消费者接受,从翻译的角度上说,就是译文在目标语文化语境中实现交际功能。传统的语言学翻译理论及对等翻译理论强调原文信息及形式的传递而非翻译目标语文化语境中的功能。功能翻译理论强调文本的功能,它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而任何行为都有目的性,翻译的目的就是在目标语语境中实现文本的交际功能。从这一点上看,功能翻译理论适用于品牌翻译。  相似文献   

6.
商品广告除了能够反映商品属性之外,还具有自身独特的美学特征,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外国产品不断涌入国内市场,同时更多的国内产品也打入国外市场,如何正确地翻译商标品牌名称,具有十分重要的广告宣传和现实意义。我们在翻译商品名称的同时也是在从事一种广告翻译,应根据商品名称所表现的美学特征,结合本国的语言和文化的特点,准确、创造性地译成符合本国人审美能力和审美需求,以促进产品的销售。  相似文献   

7.
通过Tecnovap品牌蒸汽机在三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译名的实例,对品牌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在遵循传统的翻译标准的前提下,突出文化适应和文化接受在品牌翻译起的作用。由于品牌的翻译不同于一般的文学、科技、法律的翻译,因此翻译是必须采用跨文化翻译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一种跨语际和跨文化的信息传播。商标翻译则是品牌向另一种语言文化传达其特色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吸引消费者并且促成消费。因此,为了达到目的,翻译必须符合目的语文化,顺应消费者心理,翻译策略也由目的来决定。针对奢侈品中译案例里出现的富贵式翻译方法,从目的论三法则角度进行辨析,探讨翻译目的论在奢侈品牌营销领域的体现,及其对于具体翻译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品牌翻译是翻译实践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有其独特的内涵。然而,由于对中英两种语言所蕴含的文化意识缺乏深层次的理解,现实生活中品牌误译的现象随处可见。这就要求在做品牌翻译时,应遵循一些有指导性的翻译策略,以便能翻译出理想的品牌名称。  相似文献   

10.
品牌的译名也是品牌,是商品品牌国际化的重要一环。文章从中国品牌翻译的现状分析入手,解析了目前我国品牌翻译的方法和误区,进而研究国际品牌翻译成功的案例,探讨了国内品牌翻译的国际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理论对翻译理论有重大影响。本文从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论出发,探讨品牌名称翻译中的文化顺应性。文化顺应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品牌名称翻译中起了重要作用。在顺应理论的框架内,品牌名称翻译应该是以实现品牌的最终目的为宗旨的动态顺应。  相似文献   

12.
品牌不仅仅是一种符号,更是企业文化的象征,也是吸引消费者重要保障,所以在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个优质的品牌翻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收集了一些典型中国品牌,经过系统的分析,从功能对等的角度出发,结合分析的实例借鉴吸收了一些翻译方法,总结归纳了翻译策略,还针对不同的策略提出了建议,从而更好的使消费者明确的认识品牌译名,对产品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商品销售,从而更好的树立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13.
品牌名称翻译是商务翻译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本文以50个美国美妆产品品牌为例,分析了外国品牌名称的翻译策略。品牌名称的英汉翻译需要译者语言、文化、艺术的综合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4.
国内红色文化品牌竞争态势,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孤立分散,即各红色文化品牌处于一种非有效联动的竞争环境之中;二是个别强势,即个别红色文化品牌在竞争中处于一枝独秀的强势地位;三是强调红色,几乎所有的红色文化品牌只主打"红色"要素;四是热推旅游,几乎大多数的红色文化品牌都在着眼经济的前提下热衷于开发红色旅游。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5,(69):27-28
商标之于商品犹如姓名之于人,一个好的商标不仅能够提升品牌知名度,让商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而且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传递一种深层的文化内涵。商标的翻译是商品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各商家对商标的翻译非常谨慎。自语言产生以来,语言崇拜和语言禁忌就随之产生,在各个国家的文化中都有所表现,若商标的翻译不符合目标市场消费者的文化和审美心理,就很有可能导致营销失败甚至带来严重后果。因此,结合商标的翻译策略,研究语言崇拜和语言禁忌对商标翻译的影响,可以促进商品的推广并有利于品牌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6.
中国品牌有巨大潜力走向世界,商标词的国际化是中国品牌国际化的第一步,商标词国际化的最根本的途径是通过翻译这一渠道,而商标词的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接触,更是两种文化的交融。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翻译具有传递“相异性”的功能,即要尊重原作的“异质”生命,在民族身份认同中植入相异性因素,经历一个“本土化”,即“归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品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重视品牌翻译是树立品牌国际形象的关键。本文以品牌文化身份为基础,通过定量方法列举黑龙江品牌英译实例发现英译中拼音直译现象严重,并通过定性考证拼音直译法的不足。通过阐述文化身份在品牌翻译中的重要性,探讨了品牌的翻译策略,为中国的企业和厂商"走出去"提供一定的战略方法使其从品牌国际化战略的高度来重视品牌翻译。  相似文献   

18.
犹太文化是世界上一种既古老又独特的文化。中国文化与犹太文化交流较少导致国内出现了很多关于犹太文化理解和翻译方面的问题。本文探讨了犹太文化及其翻译方法,希望能对促进中犹乃至中西文化交流起到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中文品牌翻译要遵循不同的文化习俗。尤其现阶段许多因中文品牌名称翻译不合理而使贸易受到影响的问题多不胜数,其根本原因在于译者忽视文化差异性,需要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遵循翻译原则并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本文主要对品牌与品牌名称翻译的相关概述、中文品牌名称翻译中存在的问题、翻译过程中需遵循的基本原则与翻译中的具体策略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品不断涌入国际市场.而商品品牌的翻译的成功与否则成为产品是否能占领国际市场,顺利推行品牌战略的重要环节.因此商品品牌的翻译必须注意文化差异.翻译时要考虑品牌的文化意蕴:考虑民族心理和联想意义,选词要符合当地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习俗,充分利用译入语文化典故.品牌的翻译常用音译、直译、意译和音意结合等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