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新时代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党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全过程,提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理念被再度强调,并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的新使命和实践要求。而“五育并举”从理论达成共识到向育人教学实践的“五育融合”转化都面临不小的挑战。受教育观念、地区经济、文化差异等要素影响,“五育并举”等先进教育理念的落实还有一定的阻滞;对此尝试从立德树人视域揭示“五育并举”的教育意义和价值,梳理分析“五育并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从解决问题和实质性推进“五育并举”的角度尝试提出一些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代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大背景下,实施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和核心举措。然而,现实中由于片面的教育观、工具化的评价观、应试的教育观使得“五育并举”出现一些困境,高校需要制定完整的育人目标,构建校内校外协同育人机制,开设五育融合课程,改革评价方式,探索实施覆盖德智体美劳的增值评价,通过科学的评价助推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技工院校推进三全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的立身之本。基于“德技并修”人才培养的新时代要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使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是技工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对技工教育提质培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五育融合”、“双减”精神,是育人方式改革提出的重要命题。当前中小学生教育体系中,“德智体美劳”协同育人的效能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过于强化智育的地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新时代人才需要我们更加关注“五育”的内涵和意义,学校教育协同家庭和社会,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五育并举”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任务之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根据高等院校德智体美劳教育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运用教学生态学理论,从教学生态因子、组织生态因子、环境生态因子出发,构建新时代高校“五育并举”生态系统,并通过“主体-教育者、客体-受教育者、介体-教学内容、环体-系统内外部环境”四个方面探索具体可行的实施路径,助力新时代高校“五育并举”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立足自身实际,有效构建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以“党建引领、思想铸魂、理论固本、文化浸润、媒体融合、实践淬炼”为支撑的“一核六维”思政育人工作体系,构筑“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四梁八柱,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成就与实践证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教育是根本。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锚定教育均衡发展的着力点,落实“双减”政策,坚持“五育”并举,推进创新素养教育,激活创新课堂变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实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各领域,最重要的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形成高水平育人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理解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的深刻内涵,研究实施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是教育管理和评价领域面临的新任务。分析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并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三维四度五育”融合为逻辑框架,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人才培养成效评价体系框架的初步思路,以期为开展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当前,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如何让"五育"落地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并产生更高的整体效益,从而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笔者认为,应以"五育互育"促进"五育并举",由此提高五育的整体育人功能,高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要深刻把握立德树人基本内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现实困境,通过建立健全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协同机制、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有效衔接立德树人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等多种途径,全面提高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正>在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政课程发挥主渠道作用,其他各类课程同样肩负重要使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一方面,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立德强调培育学生道德品质,树人则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之成长为符合国家与社会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立德至关重要,直接决定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走向.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3.
推进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育人整体效能的重要举措。优化强化“大体系”,善用活用“大课堂”,建好用好“大师资”,共建共享“大数据”,构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新格局,进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合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这些论述为新时代特殊教育现代化发展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期待和新任务。学习贯彻二十大报告关于人才培养和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论述及新要求,创新特殊教育育人方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特教战线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创新特殊教育育人方式,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以遵循儿童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为依据,以破解特殊教育质量不高主要问题为突破口,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五育并举与多样性、独特性的辩证统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推进家庭、学校、社区协同育人,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5.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政课历经多次改革发展,始终承载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历史重任。新时代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必须立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从“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视角出发,探索新时代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并有效落实立德树人视域下新时代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江苏睢宁县岚山镇中心小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推行精细化管理。在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等方面创新发展,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新体系,打造"五育并举"的特色品牌学校。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的核心职能是人才培养。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环节,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动力,加强党的领导和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政治保证。立德树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思想政治工作、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四位一体,统一于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8.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新时代赋予了高校劳动教育新的使命。高校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教育理念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遵循,与时俱进,创新路径,不断开拓劳动教育的新境界,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鲜明的系统性特征。只有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协同性、整体性、开放性等系统特征,以系统思维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才能把立德树人内化到思政课改革的各个领域、方面、环节,全面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落实落细,整体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20.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主要渠道,也是高校的主要意识形态阵地,担负着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教育者需全面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深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高校在凸显立德树人作用的过程中,应把重点放在德育工作上,扎实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能够充分发挥思想教育和政治理论在培养具有全面德智体美劳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后继者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